典蕴文化网>故事>最先到达春天的烈马

最先到达春天的烈马

收录日期:2025-11-20 22:27:43  热度:8℃

她是个爱美的孩子。
春天来的时候,她总会从田野里采来好多鲜花,装点在自己的房间里,土坯做的墙壁在她的妆扮下,显得比皇宫都要华丽;夏天来了,她会在花丛中捕捉许多花蝴蝶,夹在笔记本里做成标本,闲暇时翻开来笑嘻嘻地看;秋天,她还会到自家后面的园子里捡拾枫树上凋零的落叶,那些枫叶火红一片,像一个个写满梦想的青春请柬;冬天如约而至,她会和弟弟一起,在自家篱笆围成的院子里堆一个雪人,还会用菜窖里的胡萝卜赋予雪人一个刘德华一样的鹰钩鼻子。
这些,都是上小学时候的她。上了中学以后,家里人开始发现她变了,以前那个天真无邪的“小燕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像“林妹妹”性格一样的女孩。可能是青春期的缘故吧,爸妈们只有这样设想。
从农村突然到了县城上学,和同学们逛过几次街以后,她再也没有去过任何一条街道,除非不得已路过,她也会尽量强迫自己目视前方,从不左顾右盼。其实,她并不是害羞,而是怕街道两旁橱窗里的时尚服装伤了自己的自尊。
周末回到家的时候,她向父母索要生活费时,逐渐加重了“砝码”。由一开始的30元,变成了现在的70元,甚至还嫌不够。父母问她,怎么了,孩子?食堂里的伙食涨价了吗?
每当听到父母的“盘问”,她总会莫名地对着父母发火。
她开始打扮自己,把自己侍弄得像一盆太阳花般招展。几个室友谈及她,总说她变了,别的室友围了一条苏格兰格子的围巾,她也会买一条;别的室友新添了一双长筒的靴子,她也会给自己添一双;别的同学定做了一条连衣裙,为了买到相同的款式,她会跑遍好几条街。
她最怕别人喊她“土包子”,而她却不知道,她从一个“土包子”蜕变成一个“水晶包”,她的父母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父亲在镇上的建筑工地上做瓦工,磕磕碰碰的,身上的伤常年不断;母亲在饮料厂给人洗药材,遇见一些过敏的药材,往往两只眼睛都肿得眯成一条线……可以说,她是用父母的心血编织了自己的虚荣。
更可怕的是,她的成绩也一落千丈,由当初进班时的第一名,滑落到中等偏下。英语测试甚至已经两次不及格了。
一个午后,班主任王老师把她喊到了自己家里,给她讲了这样一则寓言:
从前,有一只匹小马立下志愿,要做一匹驰骋天下的千里马。做千里马的第一条就是要比速度,然而,这匹小马始终落在别人的后面。几次失败以后,小马泪流满面跑到妈妈那里,把自己的苦衷说给了妈妈听。
妈妈让小马按照比赛时候的样子跑一遍给自己看,小马准备了一个漂亮的起跑姿势,然后有规律地“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
妈妈笑得前仰后合,妈妈说:“孩子,一匹太在乎自己奔跑姿势的马是跑不快的。若想成为千里马,你必须抛弃那些俏皮的姿势,奋力奔跑,这样才行!”
后来,小马按照妈妈的吩咐,终于成为一匹迅如疾风的千里马。
寓言讲完了,王老师从兜里掏出一大叠零钱给她说,这是你的父亲给你送来的生活费,你不在寝室,我替你代收了,我闻了一下,上面充满了扑鼻的砖瓦的味道和药材的香味……
她趴在父亲送来的一大叠零钱上,第一次哭得泪雨滂沱。
后来,女孩谨记着王老师的寓言,一改往常的陋习,考上了重点高中、名牌大学,10年后,她成了某大学文学院的博士生导师。
她给自己的学生们讲的第一堂语言修辞课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一匹正在忙着追赶春天的烈马,哪顾得上其蹄声是否抑扬顿挫呢?不管是华尔兹、伦巴,还是探戈,所有的节拍对于它来说都将是沉重的枷锁。因此,最先到达春天的烈马,在前进的路上,他们都是“乐盲”!■

本文源自:《知识窗》 第2期


猜你喜欢

  • 陈胜借鬼兴兵计

    公元前209年,政府征派里巷左侧的农民到渔阳戍边,途中九百多人在大泽乡驻扎。陈胜、吴广都在征调队伍中,还被任为屯长。这时下起了大雨,道路非常不好走,计算时间已经误了报到期限。依据当时的法令,延误时期是要杀头的。陈胜、吴广坐在一起商量:眼下起

  • 郭舍人计救乳母

    汉武帝小的时候,东武侯的母亲曾抚养过他。长大后,汉武帝就称她大乳母。大乳母一月入朝朝见武帝两次。一次,武帝下令拿一些酒食干粮奉养乳母,并让大臣拿出五百匹帛赏给大乳母;又有一次,武帝又下令给了大乳母想要的一块公田;后来又下诏乳母可以坐车在御道

  • 昭帝慧眼识骗局

    汉昭帝继位时只有8岁,根据武帝遗诏,由大将霍光辅佐幼主,帮忙料理国事。由于国家事务都由霍光决定,因此必然会得罪朝中的一些重臣,如上官杰、桑弘羊等人。上官杰等人为了除去霍光,争得更多的权力,就伪造了一封燕王的书信,派人送到朝廷。信中给霍光捏造

  • 利用小偷灭偷盗

    汉宣帝时,京都长安的偷盗现象十分频繁,社会秩序比较混乱,自打赵广汉被杀以后,京兆尹就换了好多人,后来汉宣帝就调政绩突出的颍川太守黄霸为京兆尹。但是黄霸上任不久,就因为不能胜任这项工作,被免去京兆尹,仍回颍川任颍川太守。如此一来,京都社会秩序

  • 董偃的保身之策

    馆陶公主是汉武帝的姑姑,她号称窦太主,嫁给了堂邑侯陈午。等到陈午死后,窦太主寡居,已经有五十多岁了,却和董偃私通。原来董偃和母亲相依为命,靠卖珠维持生计,十三岁时便跟随母亲出入窦太主家。身边的侍从经常在窦太主面前说董偃容貌俊俏,窦太主便召见

  • 度尚烧财鼓士气

    东汉桓帝延熹七年(164),荆州刺史度尚击败了以潘鸿、卜阳为首的一股巨寇,在败逃的过程中,匪寇从桂阳郡逃窜到了南海郡。度尚并没有就此罢休,也率兵追到了南海。这时,度尚指挥的部队因打了几次胜仗,每个士兵都缴获了不少财物。由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财

  • 杨彪离间除奸邪

    东汉末年,董卓扰乱朝政,后来大臣王允采用美人计将其诛杀。董卓死后,其部将李催、郭汜继续作乱,再次攻进长安,将王允杀死,并纵兵大肆掠夺,其罪行超过了董卓。太尉杨彪等大臣迫于无奈,只好装作顺从的样子,暗地里却在思索着怎样除去这两个祸害。经过多打

  • 貂蝉巧设美人计

    董卓自从废少帝、立献帝后,变得更加残暴了,经常滥杀无辜。一日又给司空张温定了一个谋反罪,命养子吕布砍去其头颅,百官大惊失色。晚上,司徒王允独自在家中后园叹气,一位名叫貂蝉的绝色歌伎听了,忙上前询问其叹气的原因,并表示:如果有用得到的地方,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