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炊烟的味道

炊烟的味道

收录日期:2025-11-21 16:21:16  热度:9℃

“很喜欢炊烟的味道!”一位萍水相逢的朋友说。她说出了我心底的话。炊烟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我爱曲曲弯弯从村落农家升起的炊烟,更爱炊烟的味道。

每次乘车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总是会经过很多村庄。我总是会睁大眼睛,很惬意地欣赏村庄。瓦房、村鸡、村狗、牛羊,一张张陌生而又熟悉的村人脸,我都爱看,都有种亲切感。正午前后或黄昏,如果我还没有进入城市,就还有幸看到一缕缕的炊烟,袅袅悠悠地从一个个农家小院升起来。我羡慕这些庄户人,一家人守着一缕香喷喷的炊烟,就是守着幸福。离开一座城市,我总是很激动,因为我又可以靠近一缕缕温暖的、香喷喷的炊烟。每当接近一座城市时,我总是会不断地回头,目光总是不愿离开那远去的炊烟,就好像每次离家时,总不愿放开母亲温暖的手。

十三岁以前,我曾拥有过一缕炊烟。那是从滇中的一个小村庄里升起的炊烟。守住一缕香喷喷温暖暖的炊烟,当然也就守住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家。从十三岁开始,我离开家乡,离开乡村,到城里读书,就离我所熟悉的炊烟越来越远了。

我爱吃腊肉。腊肉是庄户人家挂在梁柁上晾出来的。它久经炊烟熏炙,自然有了炊烟的味道。上大学的时候,尽管偌大的食堂里有几十种菜,只有角落里那位大妈常摆的一小盆腊肉最受我的青睐。吃着腊肉,我可以暂时忘记孤独,会想到炊烟,想到家乡的村庄和亲人。

工作后,一个人孤零零生活在这冷冷的城市,我常常会怀念小时候扶着灶头,一边添柴,一边煮腊肉的日子。腊肉香,炊烟也香。炊烟香,我知道这只是我心理上的感觉。那时家里有时烧辣椒秆、烤烟秆,烟常常熏得我眼睛生疼,鼻涕涟涟。

冬季农闲,每天母亲总要去离村几公里外的山里砍柴。背回柴后,母亲还得忙着做饭。放学回家临近村口时,我们就看到自家屋顶上浮起的一缕炊烟,知道母亲正在做着饭,顿时浑身有了一种温暖踏实的感觉。当了老师后,每隔二三十天,我都得回家一趟,否则我就会无心做事。那是因为我离炊烟、离村庄、离家、离母亲太久了。我骑着自行车,急切地赶回村庄,随着村庄和一缕缕炊烟越来越近,我的心情就越来越好。我一踏进家门,母亲就会急急地去拾柴,生火,为我做饭。尽管我一再表示自己吃碗开水泡饭就行了,但她仍旧会急急地到地里去拔蒜苗,因为她知道我爱吃腊肉炒蒜苗。不一会儿,一缕温暖的、喷香的炊烟就会从我家的房顶上升起来。

也许,在各种清洁、高效能源走入了千家万户的今天,已很少有人对炊烟有什么感情,但我对炊烟的情感依然如故,万分牵挂。没有炊烟,我总有种漂泊无依的感觉。人在故乡袅袅的炊烟里,做个黄粱梦,也美得很。


猜你喜欢

  • 把你的心从竿上撑过去

    一位撑竿跳选手,一直苦于无法超越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他说:“我一冲到起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撑过去,你的身子就一定会

  • 害虫从里面生起

    有一个小和尚从树林里采了许多香菇,他把它们摊开晒干了。当他准备把香菇装进袋子时,老和尚走过来说:“多装几个袋子,分别扎好,不要全放在一个大袋子里。”小和尚很迷惑,但他还是按老和尚的吩咐装了香菇。过了一段时间,小和尚拿出一包香菇做饭,放了野味

  • 自助者有天助

    一个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个和尚正打伞走过,这人说:“大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和尚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和尚说:“我也在雨中,你也在

  • 巨大的空洞

    一个人一直在一家小公司做中层管理工作。当公司被一家大公司兼并后,他失业了。他感到真的会被扫地出门。当他来见职业咨询师时,情绪极其低落。他已四处奔波了很久,但仍找不到工作。咨询师问他:“面对未来,你看到了什么?”他无力地回答:“坦白地说,除了

  • 战胜恐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科学家为了执行希特勒的命令,做了一项惨无人道的心理实验。他们找了一位俘虏,然后告诉他将在他身上做一项生理实验,就是在他的手腕上划一个口子,然后看他身上的血一滴一滴地流光的生理反应。这些德国士兵把这位战俘绑在实验台上

  • 别低估自己的价值

    心理学家在一所著名的大学中选了一些运动员做实验。他们要这群运动员做一些别人无法做到的运动,还告诉他们,由于他们是国内最好的运动员,因此他们能够做得到。这群运动员分两组,第一组到了体育馆后,虽然尽力去做,但还是做不到。第二组到体育馆后,研究人

  • 一对孪生兄弟

    父亲欲对一对孪生兄弟作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一天,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具给悲观的孩子,又把乐观的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房里。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的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新玩具呢?”“

  • 蚂蚁之战

    清朝年间,苏、杭街头曾有蚁战之戏,令人叹为观止。艺人在街头置一长条形桌,黑布桌面,两端分插一红一白两面小旗,然后将两节竹管管口相向分置于条形桌两端,一蓄红蚁,一蓄白蚁。游戏开始,艺人抽出管塞,用手指在两节竹管的管口轻叩数下,蚂蚁遂依次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