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狼狈之中出创意

狼狈之中出创意

收录日期:2025-11-20 22:49:13  热度:10℃

1984年,自山东潍坊的龙头蜈蚣风筝被当成礼品在联合国总部放飞之后,潍坊风筝就开始走向世界,而潍坊也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筝出口地。可是,由于是传统技艺,风筝受到人工的限制,所以到目前为止,潍坊的风筝企业绝大多数还处于家庭作坊的小规模经营状态。可在这样的市场竞争格局当中,王永训却是个例外。

王永训在潍坊风筝圈里是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是有名的产业化经营带头人。目前为止,他的风筝厂拥有近百名员工,年营业额可以达到300多万元。可就在前几年,王永训其实也和大多数风筝商户一样,属于作坊经营、小打小闹的状态。短短几年时间,王永训靠什么与作坊拉开这样巨大的距离呢?

几年前的一个晚上,忙着做风筝的王永训特意腾出一点时间,说要出去看花灯。因为是临时出来的,所以王永训只穿了一双拖鞋。随着人群还没走几步,王永训就感觉自己的鞋子被人踩掉了,于是他俯身去捡。可就是这样简单的步骤,他也没办法做到,因为人实在太多了,他压根儿就看不到自己的鞋在哪!花了12元钱买的一张门票,花灯还没看到几个,却要打着赤脚回去,这让王永训好不郁闷。

回家的路上,水泥地面让王永训感觉到一阵阵冰冷。可也就是这样的冰凉,给他的脑袋提了一个重重的醒:之所以我这么狼狈,是因为人太多了,如果我把我的风筝也弄一个类似的展览,会不会有一样的效果?这样想着,王永训开始兴奋起来,一回到家就跟家里的人商量这件事,所有人都说这个主意很不错。

为了能在展会上亮相更多的风筝样式,王永训一边叫家里的人紧锣密鼓地制作和创新,一边在哈尔滨联系展览会的事项。展览很快就推出了,让王永训没想到的是,来看风筝的人比灯展上的还多,门票出售出奇的好。不仅如此,前来购买风筝的人几乎都是排着队,而刚好有做出口的几个商贸公司更是在展览会上与王永训签下几批订单,叫他在较短时间内赶制出这些风筝。这次展览,让王永训彻底翻身了。

这之后,王永训慢慢扩大了自己的生产规模,开始招收越来越多的员工;与此同时,他也不忘四处寻找机会,为自己的风筝做宣传。几次大规模的展览下来,王永训已经打开了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市场,成为潍坊风筝企业的龙头老大。

一次狼狈的“掉鞋”,意外地让一个作坊变身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这足见王永训的灵感、智慧和勇气所在。创意其实无处不在,就看你从哪个角度能发现它。


猜你喜欢

  • 牛角两端

    一只十分勤奋的蚂蚁,有一天误入了牛角。蚂蚁很小,弯弯的牛角在他看来就像是一条极宽阔的隧道。他想,走出隧道,定会是一个水草丰美的洞天福地,谁料,脚下的路却越走越窄,到后来竟难以容身。为此,蚂蚁不得不停下来认真思考,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

  • 倘若拾到钱

    有两个穷人,实在还不了债,趁黑夜外逃了。跑出很远,天也快亮了,两人心情也不再那么急迫了,就边聊天边赶路。其中一个人说:“咱们这么走着,要是捡到一大笔钱的话,你说应该怎么办?”另外一个人说道:“如果捡到那么多钱,甭说,见面分一半儿,得给我一半

  • 鹅卵石的故事

    善射者所以成名,不在其箭,而在其的。在一次上时间管理的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当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道:“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

  • 为何而学

    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而言,所有方向的风都是逆风。有个人一心一意想升官发财,可是从年轻熬到白发,却还只是个小公务员。这个人为此极不快乐,每次想起来就掉泪,有一天竟然号陶大哭了。办公室有个新来的年轻人觉得很奇怪,便问他到底因为什么难过。他说:“

  • “低就”未必低人一等

    戴着手套的猫,抓不到老鼠。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麦当劳总公司看好台湾市场。打算正式进军台湾岛之前,他们需要在当地先培训一批高级干部,于是进行公开的招考甄选。由于要求的标准颇高,许多初出茅庐的青年企业家都未能通过。经过一再筛选,一位名叫韩定

  • 自我反省

    人生最大的成就在于不断重建自己,使自己终于能知道如何生活。夏朝时候,一个背叛的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打败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

  • 少了一个发夹

    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受;孤单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转身不一定最软弱。国王有七个女儿,这七位美丽的公主是国王的骄傲。她们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远近皆知,所以国王送给她们每人一百个漂亮的发夹。有一天早上,大

  • 有黑点的珍珠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个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爱不释手。然而,珍珠上面有一个小黑点。渔夫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于是,它就用刀子把黑点刮掉。可是,刮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刮一层,黑点还在,刮到最后,黑点没了,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