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海兰珠为何比孝庄受宠?海兰珠几岁嫁给皇太

海兰珠为何比孝庄受宠?海兰珠几岁嫁给皇太

收录日期:2025-11-20 14:41:48  热度:11℃

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可以说是对清初历史影响最大的女人,她生了顺治帝福临,又一手培养出了清初明君康熙帝。后世对孝庄太后颇多赞誉,但实际上在她的夫君皇太极在世的时候,布木布泰并不显眼。

三位科尔沁姑侄是皇太极后宫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孝庄太后却是科尔沁三位女人中最不起眼的一位。孝庄姑姑哲哲是皇太极正妻,她的姐姐是皇太极最爱的女人。

其实不止是孝庄,海兰珠在的时候皇太极的其他女人都比不上海兰珠。而海兰珠比孝庄晚9年入宫,她是如何战胜孝庄,获得皇太极盛宠的呢?

海兰珠成为皇太极女人的时候已经26岁。从外在条件上来看,后世有人猜测,26岁的海兰珠应当具有成熟女人的独特韵味,所以更能吸引皇太极这样的英勇男子。

孝庄13岁嫁给皇太极,当时还是个半大小孩,估计发育都没有健全,自然也就不能吸引皇太极了。

海兰珠26岁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中,她前25年时光成迷。后世流传有海兰珠嫁给皇太极之前,实际上已经许过人的说法。看孝庄13岁就出嫁,海兰珠之前嫁过人也不是不可能。

从内在条件上来看,历史上说海兰珠贤淑温柔。百炼钢城绕指柔,没准儿皇太极喜欢的就是这一挂。而看皇太极封她为宸妃,赐居关雎宫,可以知道皇太极对汉文化十分感兴趣,亦或是了解甚深。

海兰珠的性格也许更倾向于汉家女子的温柔小意,将皇太极视作自己的天,所以引发皇太极的保护欲,从而宠爱万分也是可能的。

再反过来看孝庄,她经历了丈夫和儿子的先后早逝,却仍然坚强的屹立,甚至还培养出了康熙帝这么一位盛世明君。足以见得,孝庄是一位坚强而有主见的女子。她的性格也许与海兰珠正相反,从而比不过自己的姐姐。

除了内外条件之外,个人认为海兰珠还有一个地方胜过了孝庄,那就是生子。海兰珠是第一位为皇太极生下既有蒙古黄金血脉,又有建州女真血脉的女人。

皇太极为何一连娶科尔沁三位女人,正是因为满蒙结盟的关系。而除了婚姻之外,兼具双方血脉的继承人,更是巩固盟约的最好条件。

皇太极先娶哲哲又娶孝庄,两人所生都是女子,只有海兰珠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有这份原因在,加之海兰珠本来就受宠,所以宠爱更甚。

海兰珠生子之后,皇太极欣喜若狂,宣布大赦天下,简直将这个孩子当做继承人看待。这是皇太极心中最特殊的孩子,其余子嗣都比不上。可惜的是这个孩子早夭,顺便还带走了海兰珠的命。

海兰珠病重之时,皇太极正在前方征战。当她听到海兰珠患病之后,不顾前线紧急,命众将士固守,自己掉头回了盛京。而等他赶到,海兰珠已经去世,皇太极悲痛欲绝,可见海兰珠对皇太极的影响。

从各个方面来说,皇太极在海兰珠感受到了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纯粹喜爱,所以海兰珠成为他最钟情的女子。

而孝庄本身拼不过自己的姐姐,而又有流传说她亲自说服洪承畴降清的故事。如果这事儿是真的,估计也是她比不上海兰珠的一个原因!

猜你喜欢

  • 开门揖盗的故事

    东汉末年,江东的孙策有一次出去打猎。他遭到了刺客的暗算,被弓箭射伤了面颊。孙策临终时,长史张昭等人都来看他。他对张昭说:请你们好好扶助我的弟弟孙权!”这时,孙权才15岁,他见哥哥去世了,万分悲痛。大臣们都劝他不要过分悲伤,可他还

  • 困兽犹斗的故事

    春秋时,晋国发兵去救援被楚攻打的郑国,可是晚到了一步,郑国已投降了楚军。这时晋军主帅荀林父主张退兵,可副帅反对,最后由于意见不一致,晋军被楚军打得大败。 晋景公得到这一消息,很是气愤。晋军将领回国后,晋景公立即叫人把败军将领带上殿来,

  • 老马识途的故事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管仲、隰(xi)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 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释义 “途”路。老马认识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 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故事 公元

  • 力不从心的故事

    出处: 《后汉书·班超传》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释义: 比喻力量不够,无法实现愿望。故事: 东汉时,班超受明帝派遣,率领几十个人现使西域,屡建奇功。然而,班超在古西域经过了27个年头,年事已高,身体衰弱,思家心切,于是就

  • 洛阳纸贵的故事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

  • 老生常谈的故事

    出处《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此者生常谭(谈)。释义 老书生常讲的话,没有新的意思。比喻听惯听厌的话。故事 三国时候,有个名叫管辂的人,从小勤奋好学、才思敏捷, 光其喜爱天文。十五岁时,已熟读《周易》,通晓占卜术,

  • 论功行赏的故事

    出处《史记·萧相国世家》释义 论功行赏”又论功行封”表示评按功劳的大小,给予封 赏。汉五年,既灭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故事 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史称 汉高祖。接着,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

  • 滥竽充数的故事

    战国时候,齐国有位国君叫齐宣王。他喜爱音乐,特别喜欢听竽乐合奏。吹竽的乐队越大,他听得越起劲儿。 有个南郭先生,既没有学问,又不会劳动,专靠吹牛拍马混饭吃。听到齐宣王要组织大乐队的消息,就托人向齐宣王介绍,说是吹竽的高手。齐宣王很,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