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请对爸爸温柔些

请对爸爸温柔些

收录日期:2025-11-20 23:07:25  热度:8℃

丫头,题目是个祈使句,你应该秒懂。

丫头,你仗着爸爸对你的爱肆无忌惮,你认为这个男人这辈子除了对你死心塌地,再没有第二条活路。你常好心提醒我:妈咪你还是要稍微拾掇下自己。我怎么难看怎么野蛮,爸爸都不会嫌弃,而你,就难说了。

不得不说,你对人性洞若观火。你知道爸爸对女儿的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任你随意挥霍而无后顾之忧。可怜你老爸,在外堂堂正正人模人样,到了你面前,瞬间成了没脾气的孩奴。他只能跟我吐槽,末了总结陈词:伢儿大了,脾气也大了。

丫头,不是这么回事。人越长大,应该是脾气越小,因为他的世界更加宽阔,逐渐明了控制情绪的重要性。你不是脾气大,只是胆子大。

父亲的地位演变,在我们这个东方古国非常戏剧性。针对女孩子比男孩子彪悍的现实,孙云晓曾写了本书《拯救男孩》,切中时代痛点,现实意义非凡。我觉得他的下一部力作可以以《拯救父亲》为题,再次为广大男性群众的根本利益呼吁一番。

你不以为然,说这是妇女同志们自己争气。古有花木兰,今有娘子军,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从来都是实力决定生存现状,不服欢迎来战。

这是我要絮叨的第一层意思,女人能够“骄横跋扈”,其充分必要条件是——男人足够温柔。丫头,托起你静好岁月的,不只有老母亲的微笑,更有老父亲的温柔担当作基础。只不过,父亲的温柔相对隐蔽,他们更沉默厚重,更包容踏实,他们的温柔静水深流,却又是如影随形。

第二层意思,就是趁热打铁告诉你,你的温柔、你的肯定、你的认同、你的笑容,对你的双亲很重要,对爸爸这个物种尤其有特效。

男人到了中年,旁人的话会适当听一听,可对自家小棉袄,却是言听计从。以做饭为例。一次只有你俩在家就餐,你各种浪费,他唐僧般说教: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你怎么能浪费呢?你差点哭出来: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你咋能做得这么难吃呢?他从此断了亲自洗手为你做羹汤的念想,自家厨艺太烂,他就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到处觅食,但凡在外头吃到好的,总想着给你带点,才不在乎是否婆婆妈妈。

你是个吃货,从小就讲究色香味和新鲜度。然后悲剧就发生了,你吃剩的统统归他。于是他逐渐变得腰腹滚圆。某天他幡然醒悟,立志消灭肥膘。减肥这样的世界级难题,居然就被他给攻克了,一年内掉了三十斤,成了苗条地球人,副产品是面黄肌瘦。你嗅出其中的危险气息,捏着他长残的老脸,严厉警告:再减肥,我就不认你这个爸爸!之前我已经各种踩刹车,然而收效甚微。你一出手,他很恐慌,立马表态不减,此后真就消停了。

多年母女成姐妹,多年父女成朋友,这几年我们开始被你带节奏,你的意见,我们都会好生对待,跟研究上級文件一样认真。相反,对于爸爸的可行性建议,你的态度就潦草太多,甚至懒得在表面上应付一下。丫头,跟爸爸的温柔相比,你偶尔露出的温柔,真是轻如鸿毛。

别告诉我你的温柔深藏在小宇宙的每一个角落,你只是刀子嘴豆腐心。NO!我十万八千个反对所谓的刀子嘴豆腐心。只图口舌舒畅自在,无视他人痛苦无奈,往小了说,是缺家教缺修养,往大了说,是缺德缺品缺自省。我不希望你成为这样的孩子,无论在家还是在外。一个人的嘴,往往就是她自身最大的风水,你得小心。

最后抛出第三层意思,最重要的一点,落实到操作层面:请你学会温柔地表达,来回应父亲的温柔。

这其实很容易,只要从小事做起。例如爸爸适量喝点小酒,释放下压力调剂下生活,你就睁只眼闭只眼好了。尤其在大庭广众之下,请别试图阻止他,给爸爸留点面子,大家都有面子。嗯,这点对你未来老公同样适用。

嘴硬这个毛病,也得稍微改改,不能等有事求爸爸了才服软嘴甜。尤其是金钱观上的分歧,需要彼此磨合让步。你喜欢高端大气上档次,你爸爸倾向于经济实惠性价比。成长环境不同,没有对错,有我从中调和,你只需向爸爸撒撒娇即可。撒泼那套,例如试图通过噘嘴、拉脸、摔门等手段来争取你心仪的东西,即使最后达成目标,怕也是打了折扣。购物过程不愉快,会大幅度影响使用体验的。

丫头,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好好说话,善待爸爸,温柔些吧!

猜你喜欢

  • 朱德的故事

    朱德十一月廿九日于晋洪洞战地当音讯全无、生死两茫茫的时候他是多么急切地想知道亲人怎样、家事如何;而当亲人来到身边带来的消息却又是忧多乐少。两位年届80的生母、养母虽然健在却又遇到荒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的威胁。虽身为八路军总司令,却身无分文

  • 揭秘毛泽东三次受军纪处分的真相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党内错误路线作怪,毛泽东曾先后三次受到“纪律处分”。对此,他既坚持正确意见,又能服从组织决定,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1927年11月:第一次受处分1927年“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党中央委托,到湖南传达会议精神

  • 朱德的故事

    朱德十一月廿九日于晋洪洞战地当音讯全无、生死两茫茫的时候他是多么急切地想知道亲人怎样、家事如何;而当亲人来到身边带来的消息却又是忧多乐少。两位年届80的生母、养母虽然健在却又遇到荒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的威胁。虽身为八路军总司令,却身无分文

  • 华雄被斩之谜

    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很多,里面有一段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情节。写得太好太经典了,经典到没看过三国的人也都听说过。 关羽温酒斩华雄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发娇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中,描述了身为马弓手的

  • 刘春霖: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中国古代自隋朝实行科举考试到1905年满清废除科举有1300余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陆陆续续产生了600多名状元(武状元除外)。那么究竟谁才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呢?笔者通过查阅史籍得知:清光绪年间的刘春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 戚继光的故事:斩子之谜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是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谣中的戚爷指的是明代著名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倭寇的形成,最早要追溯到元朝。为了剿除倭寇之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素

  • 刘伯温功成身退的故事

    为朱元璋平天下,治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伯温在功成之后,多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其原因亦是主动与被动两种因素相撞促成的结果。洪武三年(1371年),朱元璋授予刘伯温弘文馆学士,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刘伯温为了免遭朝廷

  • 李光弼的故事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朔风正劲,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守将、唐朝河东节度使李光弼(708—764年)迎着凛冽寒风,心里急啊:自己刚派出主力支援朔方,叛将史思明、蔡希德偏偏带领10万大军攻城来了。城内兵力不满一万,如何抵挡呢?史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