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东林党三君邹元标简介 邹元标是怎么死的?

东林党三君邹元标简介 邹元标是怎么死的?

收录日期:2025-11-20 18:19:33  热度:7℃

邹元标自幼聪慧好学,有神通之名,九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儒家经书,通《五经》。二十岁左右,跟随胡直出游,边访名山大川、各地书院,吸收各家学说,成就自己的学问。

万历五年,邹元标高中进士,入刑部观察政务。虽然刚刚入仕,但是却正直刚强,不畏权贵,勇于批评时弊。当时内阁首辅张居正父亲病死,张居正却夺情不丁忧,继续在朝为官。邹元标立即上书反对,认为张居正不回家服丧是不孝之举。同时还指出了张居正政策的某些失误,劝说皇帝没必要夺情张居正。

当时反对夺情的吴中行等人正在接受杖邢。邹元标丝毫不惧,等人打完了,将奏疏交给中官,谎称是请假的奏疏。这封奏疏后来被张居正看到,十分生气,下令对邹元标杖责八十,贬职流放都匀卫。

虽然遭到贬责,但是邹元标却丝毫不后悔。到了贬谪任所之后,专心学问,使得他的学问在这段时间得到迅速的增长。

万历十一年,张居正去世,邹元标这才被召回,为吏科给事中。在职期间,弹劾违法官员,上疏陈述有关时事政治六件事。在这封奏疏中,因为有提到让皇帝节制自己的欲望的语句,被明神宗认为是讽刺自己,于是将邹元标贬职为南京刑部照磨。调任兵部主事。征召改任吏部,提升员外郎,因病免职。

此后朝廷曾经多次准备起复邹元标,邹元标都委婉拒绝,专心在家读书学习,还有为别人讲学。在万历十八年到万历四十八年,这整整三十年的时间里,邹元标都居家讲学。正是在这么长一段时间的讲学之中,发展壮大了东林党人的势力,成为东林党三君之一。

天启元年,在家闲置了三十年的邹元标,重新回到朝廷。这个时候朝廷内部党派纷争已经十分严重,邹元标看到这种情形之后,多次向皇帝上书,请求处理朝堂内部不和睦的现象。与此同时,向皇帝举荐了涂宗浚、李邦华等十八贤才,为治理国家出力。这些意见,皇帝大部分都赞同采纳。

天启二年,针对丁巳考核的不公平现象,邹元标上书说明。他说这一年的考核,因为党派斗争的关系,实际上对京官的考核是不公平的。

考核官专门打压与自己意见不相同的人,而对于同属一党派的人则大力提拔,并没有站在才能的角度,公正公平的评断。并且明确提出,请求明熹宗收留录用章家祯、丁元荐、史记事、沈正宗等二十二人。在邹元标的运作之下,许多被冤枉的朝臣得到平反。

邹元标自身也带有东林党人的标签,所以当时与东林党人相对的党派官员,害怕邹元标在京考中对自己不利,于是想尽办法的想赶邹元标走。正好当时邹元标与冯从吾创建首善书院,自己也想更加专注于讲学,于是便上书请辞。虽然皇帝多次挽留,但是最终还是离开了朝廷。

邹元标离职之后,皇帝下诏加赠太子太保,乘驿车回家。回家之后,邹元标专心讲学,不曾多问世事。

天启四年,七十四岁的邹元标在家中去世。天启五年,被大奸宦魏忠贤剥夺官籍。崇祯初年,追赠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号忠介。

猜你喜欢

  • 水火之间

    有一个担水的僧人,长得五大三粗,膀阔腰圆。由于他脚力好,力气也比常人大,所以,即使他一人担着四桶水,也面不红,气不喘。众僧见了,都忍不住对他竖起大拇指,称其“神力”。和他住在一个禅房里的,是一个烧火的僧人。相比之下,他就长得文弱多了,像根豆

  • 圆谎

    临近冬的时候,铁蛋的母亲去世了,死于劳累。十岁的铁蛋从此成了没妈的孩子,都说没妈的孩子苦,铁蛋的父亲是深有体会,一个大男人又当爹又当妈还要上班,那里照顾得过来铁蛋。他思前想后决定再婚,对象是托媒人找的,一个离异没有孩子的女人。相处时,女人表

  • 绝招

    在一网能捞起一个县委工资的年代,我们县有一位姓胡的的老师自动提出回家,去捞鱼,挣大钱。胡老师回家后,没有挣到县委级的工资,在家混得可惨了,四个未成年的孩子成天是衣不遮体,吃不饱不说,有时是吃了上顿无下顿。二十年下来,欠集体的缺粮款接近两千元

  • 准天才的沉没

    面试结束后,我跟老总说,我选择薛宜做实习生。小薛是内秀的女孩儿:交待打印的文件,第二天页码排好整整齐齐搁在桌上;帮编辑部同事定盒饭,每个人的口味都问得清清楚楚;最叫我惊叹的是她修改的标题,很有感觉。这些惊喜,我背地里一遍遍跟别人说。但我还是

  • 叶润九找工作

    叶润二十多岁,没文化没文凭,体力也不怎么样,就决定在饭店找点活做。叶润来到了一家鱼馆,做的是传菜生。这家鱼馆有道鱼菜分为大锅和小锅,刚好有两桌客人分别要了大锅和小锅,叶润在传菜时没看仔细,把大锅当小锅传了上去,结果自然是被辞退了。叶润又来到

  • 上门的推销员

    有一个星期天,小麦在家休息。虽说是休息,可是家里一大堆的家务活儿要干,比上班也轻松不到哪儿去。就在他忙活时,门铃响了。“谁呀?”小麦没有立即开门,而是问了一声。“是我!”一个陌生女人的声音。这种简单的回答就跟没有回答一样,小麦心想:“你知道

  • 借烙铁

    小麦从小就记得,家里有一个长把烙铁,是铸铁的,烙铁头是等腰三角形的,两寸多高、约半寸厚,把儿长将近二尺。这个烙铁可是妈妈的宝贝工具,用来熨衣服、熨夹纸(由多层布粘在一起,是做鞋底的材料)。使用之前,将烙铁头放在煤火炉上烧热。不能烧得太热,否

  • 四女婿拜寿

    四女婿拜寿一个是穷得身无分文的青年农民,家里还有一个有病的母亲,又无社会靠山;一个是富得漏油的、身价过亿的大老板;穷小子如何得到他心爱的小女,又怎样继承他的全部财产的,故事贫富悬殊、曲折离奇、融合美好的婚姻爱情。想知道就请看现代故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