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小女孩给萧伯纳上的一堂课

小女孩给萧伯纳上的一堂课

收录日期:2025-11-20 13:38:32  热度:8℃

1931年,75岁的爱尔兰著名剧作家萧伯纳,从苏联游历归来,回到自己久别的家中。在苏联的所见所闻让萧伯纳非常兴奋,以至于他逢人便讲。

一天,有几个作家朋友相约一起来看望萧伯纳。一顿闲聊之后,其中有一人问他在苏联有没有学到什么新的东西,萧伯纳想都没想便答道,有。然后便讲了一个故事。

萧伯纳说,有一天,自己在街上遇到一个聪明又可爱的苏联小女孩,于是便饶有兴趣地跟她玩起了游戏。两人玩了很久,直到暮色开始降临。

“临别时,我对她说:‘回去后,如果你妈妈问你今天跟谁在一起玩,你就告诉她是跟当今世界上最知名的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萧伯纳!’”

萧伯纳停了停,然后问几个朋友们:“你们猜小女孩会怎么说?”

“她一定会说,我太激动了,太幸福了,请给我签一个名吧。”一个朋友抢先答道。

“她一定会吃惊,没想到跟自己玩的居然是大名鼎鼎的萧伯纳!”另一个朋友回应道。

“她肯定会极力邀请你去她家做客,让父母用最好的酒菜来招待你!”又一个朋友自信满满地说。

“她必定会告诉你,她读过你很多的作品,喜欢得不得了,她身边的伙伴和同学们也都无比喜欢你的作品!”最后一个朋友这样猜道。

听完了朋友们的猜想后,萧伯纳摇了摇头:“你们猜得都不对!”

“那她究竟说什么了?”有人着急而不解地问。

“可能是我说话的语气太傲慢了吧,小姑娘竟也学着我的口吻说道,‘请回去告诉你的夫人以及孩子们,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姑娘娜达莎!她既聪明又可爱,比你年轻、灵活多了!’”

朋友们听完都笑了,然后不约而同地说:“果真是年幼无知呀,多么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

“哦,不,不,她虽年幼但却有知,噎得我无话可说。”萧伯纳感慨地继续说道,“她说得一点没错。看来,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的成绩,都应该以平等的眼光和心态去对待别人,因为任何一点趾高气扬和自以为是都可能会引来别人的反感。我今后一定要保持谦虚和谨慎,这个叫娜达莎的小姑娘,给我这个70多岁的老头,上了一堂重要的人生课,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一课!”

当我们试图用自己所谓的了不起的成功去征服别人,抬高自己时,却表明我们已经失败了,因为那样永远无法赢得别人真诚的信服。

猜你喜欢

  • 和平艾琳娜和龙凤海马的传说

    在太平洋西岸的东海之滨;在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脚下;在行将剪彩的迪尼斯上海游乐园的北端;一座以法兰西凡尔赛宫为蓝本的“梅香和平御园”,落成在上海浦东新建的高端社区“金大元御珑宫廷”的西侧。如果抽闲步入“和平御园”观游,便会惊讶的发现,这是一座

  • 和平女神艾琳娜

    很久以前,在大陆的东边坐落着一个富饶且美丽的村庄。由于村子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土壤肥沃,加之村民们勤劳朴素、善良勇敢,使得整个村落一派繁荣,人们和谐相处、怡然自得。艾琳娜就生长在这样一个宁静、和谐的环境里,每天都无忧无虑、幸福快乐。艾琳娜的

  • 朱元璋倡廉反腐

    “四菜一汤”其首倡“四菜一汤”相传为朱元璋首倡。1368年,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遇上天灾,各地粮食欠收,百姓生活十分困苦。可一些达官贵人却穷奢极欲,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出身贫苦、讨过饭的朱元璋,对此非常恼火,决心予以整治。一天,适逢皇后生日庆

  • 宋太祖的“ 诚信 ”公关

    1964年,宋太祖赵匡胤平定了南唐,本打算一鼓作气攻下吴越。谁知吴越国王钱俶亲自拜见赵匡胤,并献上了吴越国的地图,以示臣服之意。赵匡胤见钱俶来访非常高兴,便留他在汴梁游玩谈心,而钱俶却在暗地里贿赂大宋的重臣,希望能为他说话保住吴越国,深受皇

  • 光武帝为何退功臣而进文吏

    南北功臣的制衡光武“以征伐济大业”,故建武元年(25年)六月初即位时,非但不“退功臣”,反而任之以显职。据万斯同《东汉将相大臣年表》,其时除太傅卓茂外,大司马吴汉、大司徒邓禹、大司空王梁、骠骑大将军景丹、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建义

  • 神武不可测的汉光武帝——刘秀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明太祖,康乾盛世。但对东汉开国皇帝,神武不可测,允冠百王的刘秀却知之甚少。这位庙号世祖,谥号光武帝的刘秀名气显然不如前面所提的几位皇帝和那些著名的亡国之君。但在作为方面丝毫不逊色

  • 在死牢里长大的皇帝

    长安天牢里的刘病已是一名钦定的死囚。他这辈子连平平安安做个老百姓都是奢望,却鬼使神差地成为皇帝。刘病已登基后改名刘询,史称汉宣帝,被誉为西汉王朝的“中兴之主”。这个原本与皇位绝缘的孩子,最后成了一代明主,有人说他是“长安牢狱中走出的天子”,

  • 明清皇帝用人:咸丰疑人敢用崇祯疑人敢杀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事实胜于雄辩,在这方面我拿崇祯和咸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