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收录日期:2025-11-20 19:28:04  热度:10℃

现代竞争社会,虽然比较的是一个人能力和动机,但同时也是一个人的乐观精神的较量。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即便是将动物和人置于绝望的环境中,人为地让他们无法逃脱失败或惩罚,仍然有四分之一个体永不放弃,这就是说,群体中天生地存在乐观差异,少数个体是最为乐观的。

美国的总统选举中,乐观可以有效地预测当选者。最后的成功者九成是乐观者。

如果父母悲观,孩子通常也具有悲观的性格。乐观可以通过教育而形成,一个悲观的人通过心理训练可以转化成为乐观的人。

我们的学校和社会倾向于认为一个人成功取决于能力和动机欲望,如果一个人拥有天分并且很努力地投入学习或工作,他就一定会成功。但赛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天分意愿都很充足时,失败也可能发生,这仅仅因为这个人是一个悲观的人。

悲观的人特征是相信坏事都是自己的过错,发生的坏事一定会持续很久,并且会毁掉一生的一切。而乐观的人遇到同样的厄运时,会认为现在的失败是暂时的,每个失败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错,可能是

环境、坏运气或其他因素带来的后果。比如,面对考试失败,悲观的人往往认为都是自己不好好复习,能力差,这次考不好意味着永远考不好了,自己不是上大学料。你可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区别,它往往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中的成功,身体与心理健康,甚至寿命。

赛利格曼的一个博士研究生给老鼠注射了癌细胞,将老鼠安排于不同环境中。第一组老鼠可以通过逃避(如抓碰开关)而成功地摆脱电击(乐观组),第二组则在第一组成功逃避电击时候被电击,因为前者碰到开关则同时接通了它们的电击线路,它们无论如何也逃避不了电击。第三组老鼠在没有危险的环境中。结果第一组老鼠中患癌症的大约只有四分之一,第二组为四分之三,而最后一组有二分之一得癌症。说明积极有效地应对危险可以提升免疫力。

乐观的人稍有些主观,有些“傻”。他们习惯于歪曲现实世界,当现实世界不利他们发展或有些危险时,他们倾向于人为地忽视危险,或缩小危险,乐观地认为,天塌不下来,睡醒再说。


猜你喜欢

  • 青蛙与小蝌蚪

    青蛙带着他的孩子小蝌蚪在池塘里游玩。青蛙划着池里的清水,赏着岸边的花朵,忍不住地唱了起来:呱呱呱,呱呱呱青蛙回过头,对身后的小蝌蚪说:孩子,唱歌能愉悦身心,抒发感情。咱们世世代代都是唱歌的能手,你跟着我一起唱歌啊!小蝌蚪跟着青蛙游啊游,突然

  • 二恁子

    后山上,有一群羊,那是二恁子放的。春天里,正是春笋冒出的时候。二恁子把羊赶上山、六七条,就和隔壁的小鼠子到处找春笋去了。说来现在二恁子放羊特容易,只要把羊赶出门放上山就基本不用管了,然后晚边再赶回羊圈,一天的事情就算大功告成。现在的后山、没

  • 做人,要会控制“闲”度

    人不能太闲。一旦太闲,就容易想得太多,先是前思后想,接着左思右想,最后胡思乱想。别人也许无心的一句话,闲人听了就要浮想联翩,对号入座。《西游记》中,孙悟空之所以大闹天宫,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的闲。刚当弼马温时,老孙其实很喜欢这份工作,算得上

  • 每次只追一个人

    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史密斯为了挑战自己,报名参加了海军陆战队后备役军官训练班。在训练班结业时,学员们要进行一场“杀人比赛”。规则很简单,以个人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互相躲避和追逐,“杀人”越多成绩越好。比赛开始后,史密斯很快对躲在大树后的艾

  • 生命是很残忍的

    有时,分明夜已极深,人也极倦,这一天该做的事情做了,该想的事也都想了,剩下来唯一可做的事,就是上床睡觉。可是,就是不想睡,硬撑着,不想睡。睡觉本来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人都要睡觉,似乎没有什么人可以例外,大家都以為理所当然,

  • 只好说是缘

    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这不是科学家研究的课题。科学家是说不出所以然来的,文学家最多也只能描述一些情意很深的人之间的情形,但道理何在,一样说不上来。说起来,只有一个“缘”字可以解释。但是,缘又是什么呢?一样说不上来。人们对缘,总

  • 包总是很重的人,很难取得成功

    大街上总是能看到有人提着鼓鼓囊囊的包急匆匆地走着。可能这一天,包里装着必须给客户看的样品和资料,这样还比较好理解。但如果每天,通勤的包都满满的,问题就来了。包总是很重的人,很难取得成功。我身邊的成功人士,总的来说,随身携带的东西都不多。包太

  • 离开是为了回来

    “你的旅行都有伴吗?”“大部分都没有,在网络上查特价机票,看到日期合适、便宜的,就走了。”“通常离开家多久会想要回家?”“两个礼拜。”好像多数人离开家到了一段时间就会想家,长时间奔波在外的我更认同“离开是为了回来”。流浪的结果終归一种极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