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马祖岩的传说

马祖岩的传说

收录日期:2025-11-20 09:24:17  热度:11℃

马祖岩的前身又叫佛日峰。在赣州东郊贡水之滨,高不过263米。却是俯瞰赣州城的最佳处,伫立山巅南可望郁郁葱葱的巍巍崆峒山;西可眺望匍匐于贡水之南的耸秀古城;北面是比马祖岩还得名更久远的储山;东边是翠色宜人的逶迤的群山。在这山环水抱、人杰地灵之所,即可窥视孤郁的郁孤台、望阙台,又可见古天竺寺、江东庙。山上既有茂林修竹、珍禽异兽,山下又有村舍人家、田野阡陌,既有清澈溪流,又有野花芬芳。这如此般的宝地被马祖一眼看中,遂马祖率众修建了寺院,成就了马祖的心印传授,使他成为了一代宗师。也使佛日峰成了今日的马祖岩,成为了佛家圣地。

马祖,四川什邡县人,俗姓马,号马祖。佛号叫:道一禅师。唐宪宗赐谥大寂禅师。据同治年间(赣州府志)记载:道一禅师,“容貌奇异、牛行虎步、引舌舐鼻、足有二轮文。”这位奇人,师从怀让和尚。据说马祖道一,在湖南南岳衡山建草寮整天盘腿静坐冥思,怀让认定其为佛法大器,便去问他:“大德坐禅,冀图个什么?”马祖说:“欲求作佛。”于是怀让禅师拿了一块砖,日日去他坐禅的庵前去磨。马祖问师“磨砖作甚?”怀让云:“磨作镜。”马祖曰:“磨砖岂得成镜?”师曰:“磨砖即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马祖于是大悟,便参怀让为师,随侍十年,得入堂奥,密受心印。为传心道,马祖来的了赣州水东佛日峰。

(一)袈裟取地

为了更好的传扬宏道,马祖师要建造一座庙宇,首先要办的就是选地。

据传,马祖仔细观察,见山峰高耸叠嶂、天上众星拱月、山水毓秀锺灵,知是风水宝地。他想,若能在此传道弘佛,可谓佳也。于是便向山主龚公募化道场基地,龚公慷慨应允。并问马祖要化多少地?马祖说:化一袈裟之地就可。龚公听了笑道,袈裟之地有何不可。马祖答道:“一言为定。”龚公道:“一言为定。”马祖即烧香施法,当众抛袈裟于空中,袈裟散开,红光闪亮,在空中飘荡,袈裟遮盖着主峰,飘带遮盖着左右两坑。左为出水坑,右为南极坑(后人又称这两坑为飘带坑)。袈裟复盖之田山二十余里,共有数百亩之多。龚公见此情景,立即与夫人商议。夫妇两人一贯乐善好施,见马祖师之法术如此高超,表示愿施全部田山给马祖传道弘佛,另择吉地开居。

马祖禅师化得了此山,非常高兴。见龚公夫妇表示愿另择一吉地开居,马祖便交一把伞给龚公,叫龚公次日往西边行去寻觅吉地。并叮嘱龚公说:行程中若遇下雨,小雨切勿开伞,大雨时开伞避雨之地,便是你应开之吉地。次日,龚公遵嘱西行择地。龚公行至林头地方,马祖变开始施法降小雨,预算龚公行至鹭溪(即今白鹭)时则降大雨。不料龚公性急,忘了马祖交待的小雨勿开大雨开的叮咛,一见天下小雨则开伞避雨,故末行至吉地鹭溪,却在林头重新开基创业,至今宗支繁衍、世泽绵长。

马祖得了龚公山后,便率众弟子在龚公山结峁开山,建立禅居。

(出木井取木)

马祖禅师地选好了,建造一座庙宇,首先要办的就是选购木材了。

一天清晨,马祖禅师扮成拾粪老人来到水东河边,见靠岸一带停满了木排,心中十分高兴。他左手提粪筐,右手拎粪耙,沿东河漫步而下。他时而停住,举起粪耙往木排上笃笃敲几下。刚走出卧蓬的木排老板,看见一个身材瘦小衣衫褴褛的老人在敲打木排,心中不禁生疑,便粗鲁地吆喝道“喂!小老头,你在干什么?”

马祖禅师随即答道:“我想买木头建房屋。”

木排老板心想:“这小老头又瘦又矮,一副穷酸相,哪像买木头的人?”便戏弄似地问道:“你想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建房子?”

马祖从容地答道:“我已在峰顶破土动工,正等木材用!”

木排老板更不相信这小老头有这能耐。便赌气道:“你能在峰顶建房屋,我把这批木材全部送给你了。”

马祖禅师赶紧将军:“当真?”

木排老板跟着回答:“不假!”

马祖禅师咬住老板:“一言为定!”

木排老板不知弄假成真:“绝不反悔!”

夜里,木排老板睡在卧蓬里,听见木头在水里移动。他心疑有人偷木头,就悄悄起来察看,可到处搜寻都不见人影。闹腾半夜,木排老板累的疲惫不堪,终于回卧蓬睡下了。

他哪知道,马祖禅师已从峰顶打开一口直通水东河底的井,他的木头正通过河底流道,一根根运往佛日峰顶呢。

天明,木排老板发现自己的木头全部都不翼而飞,只剩几根小木头托着他的卧蓬,孤零零地浮在江边。他大惊失色,急忙寻找守木排的伙计,只见伙计们被抛在沙滩上,一个个睡得如同死猪一般。他吼醒伙计,破口大骂:“死猪!你们干什么去了?木头都偷走啦!我叫你们坐牢!”

木排老板派出众伙计上岸四处寻找,一找找到佛日峰顶看见遍山堆满了木头。马祖禅师站在一口大井边,正指挥众徒弟从井里捞木头呢。取出一根又升一根,如此升取不绝,直至庙堂竣工,还没有取完木材,传说还有一根留在井中,故此井叫出木井。

伙计们看见如此情景,赶快回去告诉老板,老板一听后,气的捶胸顿脚,他恍然大悟,原来这小老头是神人!他后悔不该以貌相人。

寺庙很快建好,马祖禅师立即开坛宏传禅学,许多民众云集听法,使禅宗大盛,也使该寺庙成为了一方名刹。

(千人锅、万人床)

相传,在寺院的古庙里,有一口大锅。一次煮食可供千人进餐。有一张床,睡万名僧人也不觉得拥挤。一日,伙房一僧人早晨起来熬稀饭时 ,不慎掉入锅中,竟被熬化了都无人知道。过堂时,一僧人用饭钵进斋发现了人的指甲盖,忙口念“阿弥陀佛”。这时,千人锅和万人床竟飘飘然飞上了天空,不知去向了。听说庙里现在还可找到当年做饭的遗址呢!

猜你喜欢

  • 一村菊香

    一村菊香禅师院子里种了一棵菊花,第三年的秋天,院子成了菊花园,香味一直传到了山下的村子里。凡是来寺院的人都忍不住赞叹道:“好美的花儿呀!”一天,有人开口,向禅师要几棵花种在自家院子里,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选开得最鲜艳、枝叶最粗的几棵,挖

  • 禅师的哑语

    禅师的哑语弟子前去拜见禅师,问道:“师傅,为什么我觉得自己这些年来总是进境缓慢,难以突破?”禅师笑着说:“我来给你倒杯水喝吧!”于是就拿起桌上的茶壶,往杯子里倒水。水块满了,但禅师却仍不罢手,依旧往杯里注水。弟子提醒他:“杯子已经满了。”禅

  • 舍得放弃

    舍得放弃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各个方面都强过别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有大学问的人。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可学业却没有什么长进。他非常苦恼,特地去向一位大师请教。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那山上有许

  • 玩火自焚

    玩火自焚《杂宝藏经》第十卷《婆罗门妇欲害姑缘》中叙说了一个媳妇欲害婆婆,结果反而自害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婆罗门,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她欲情深重,心性淫荡,因为有婆婆在,便不能随心所欲。为此,她想方设法要害死婆婆,表面上却装作孝顺的样子以蒙

  • 山高怎阻野云飞

    山高怎阻野云飞善静和尚27岁的时候,弃官出家。他去乐普山投奔元安禅师,禅师令善静管理寺院的菜园,在劳动的过程中修行。有一天,寺内一位僧人认为自己已经修业成功,可以下山云游了,于是就到元安禅师那里辞行。元安禅师听了僧人的请求,决心考他一考,便

  • 水中倒影

    水中倒影据《大庄论经》第十五卷记载,释迦牟尼说过这样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有一个富家媳妇,因为常常被婆婆责骂,便赌气走进林中,想自杀了结性命,自杀没有成功,她便爬到树上,想暂时安歇一个晚上。树下有一个池塘,她的身影倒映在水中。这时走来一个婢女

  • 刮金救人

    刮金救人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来到荣西禅师面前,向他哭诉:“我们家已经好几天揭不开锅了,上有老人需要供奉,下有孩童需要照顾,一家人眼看就要饿死了。师傅慈悲,救救我们吧,我们一家人将永远记得师傅的恩德”荣西禅师面露难色,虽然他想救这家人,可是连年

  • 求人不如求己

    求人不如求己有一个佛教徒走进寺里,跪在观音像前叩拜,他发现自己身边有一个人也跪在那里,那个长得和观音一摸一样。他忍不住问:“你怎么这么像观音啊?”“我就是观音。”那个人回答道。他很奇怪:“既然你是观音,那你为何还要拜呢?”“因为我遇到了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