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铁匠请教孔子

铁匠请教孔子

收录日期:2025-11-20 12:05:28  热度:10℃

春秋时期,楚国都城里有一个铁匠,他的手艺精湛,无论打造兵器,还是制做农具,都供不应求。看自己的手艺这么受欢迎,铁匠便让他的儿子跟自己学打铁。

对于自己的儿子,铁匠毫无保留,几十年的经验和盘托出。而且,为了让儿子学得更快,少走弯路,铁匠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儿子如何炼铁,又如何打磨成型。在父子俩的齐心合力下,打造出的每一件铁器都很精美。

流光飞转,儿子很快成年。老铁匠便打算着让儿子在都城里再开一家铁匠铺,去独立谋生。他认为凭儿子的手艺,绝对有这个实力。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儿子的铁匠铺开业没多久,非但没有生意兴隆,反而受到很多人指责。人们都说,他的儿子打造出来的铁器常会有一些瑕疵。无奈,儿子的铁匠铺只好半途夭折。

对此,铁匠除了悲戚,更有疑惑,他教得认真负责,儿子学得也是努力刻苦,怎么会没有学成呢?

有一天,大教育家孔子来到楚国,铁匠早闻孔子善于育人,便找圣人解惑。

孔子听了铁匠的疑惑,便问他:“你可是一直手把手地教他找铁?”铁匠点头。“在你手把手地指点下,他是不是一次都没有出过错,打出来的铁器都很完美?”孔子又问。铁匠又点了点头。

两个问题问完,孔子捻须而笑,说:“问题就出在没有出过错上,你总是把手把手教他如何把铁器打好,一点出错的机会都不留给他,他怎能学得精?要知道,练好一门技术,需要好的经验,更需要错的教训呀!”

孔子说完,铁匠明白了,原来是自己太心急了,不想儿子走弯路,便手把手地不让他出错,反而是让儿子走上了弯路。

猜你喜欢

  • 儿子的“寻人启事”

    看到儿子拿回来的勉强及格的试卷,我失望透了。儿子都11岁了,还一点儿都不懂事,一点儿也不听话,一点儿也不争气,各方面都不如同龄人。失望之余,我写了一篇《寻人启事》来发泄心中的怒火,全文如下 我有一个好孩子,可是后来丢失了。现在

  • 生存第一

    法国有位少年,从小喜欢舞蹈,他的理想是当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可事与愿违,因家庭贫穷,10多岁时,他就被父母送去缝纫店当学徒工,他伤心极了,觉得自己是在虚度光阴,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甚至认为,与其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早早地结束生命。

  • 爱生气的代价超乎想象

    每个人都会生气,就算是脾气很好的人,在遇到让他不舒服的事情时,也多半会在心里咒骂几句。但有些人就是修养好,不会让你听到他的咒骂声,因为他知道,愤怒发作之后,或许会产生一时的畅快感,但之后的副作用,往往要花很多力气收拾。 发泄愤

  • 走出心中的沙漠

    这是一场惨烈的战争,几乎所有的士兵都丧命于敌人的刀剑之下。 命运将两个地位悬殊的人推到一起:一个是年轻的指挥官,一个是年老的炊事员。他们在奔逃中相遇,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同的路径─沙漠。追兵止于沙漠的边缘,因为他们不相信有人会从那里活着

  • 没有被摘走的南瓜

    主人屋后有一片荒坡。主人见这山坡荒着太可惜了,种点什么肯定有所收获,最后,主人在坡上种了些南瓜。 一天天,南瓜秧不停地长,南瓜藤向四处蔓延。后来,那片荒坡上爬满了绿色的南瓜叶,很是好看。 不久,南瓜藤上开满了南瓜

  • 学分不等于成绩

    政治老师姓杨,课讲得非常好,大家都很喜欢听。但杨老师喜欢不定期点名,上第一节课时他告诉大家,如果一学期缺课三次以上,就不用参加期末考试了。 大家闻言都很紧张,于是政治课谁也不敢逃课。只是没想到课上到第四周的时候,他老人家不知是

  • 每个女人面前都有一条女神之路

    6年前的光阴,在她的脑海里渐渐被磨得珠圆玉润。那时的她,黑且胖,刚刚从学校毕业,刚刚从别人给的胖子称谓里走到社会上,最初做电话推销,一天的话讲下来,口干舌燥。每天八小时的班,不上班的时候,还干着一份推销信用卡的工作。 那时她坚

  • 青春没有回车键

    他本是一位聪明善良的好孩子,家住美丽的人间天堂苏州。在一个公园门口停下来,看看身后,没有人追赶。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坐在地上掏出口袋里的钱,一张一张地数。总共1500元,完全能够赔偿那辆自行车了。 第二天,他回到学校,把钱赔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