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张伟,剑走偏锋的睿智女人

张伟,剑走偏锋的睿智女人

收录日期:2025-11-20 17:18:00  热度:13℃

打造一个优秀的品牌,需要有竹子般坚韧的精神,有鹰一样锐利的眼睛,有大海般广阔的胸怀。张伟,正是这么一个睿智的柳州女人。她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中创立了“甲正王”品牌,使一个家庭式作坊成长为一家优秀的正规企业。

剑走偏锋,艰难起步

张伟老家在东北,父母是南下干部,她在柳州出生长大。和许多人一样,她小小年纪就跟着上山下乡的队伍去插队,回城后谈对象,结婚。后来,她被分配到来宾百货公司,负责管理合山门市部兼卖货。

1980年,张伟回到柳州,在百货公司当营业员。在售货的过程中,她发现有些客人体味较重,张伟便主动推荐一些除臭产品给客人。

渐渐地,她有了创业的想法:办实业,生产除臭产品,为有这方面需求的人群造福。

1989年,张伟辞职,当起了个体户。“多少人个人里面才会有一个患狐臭的呀,市场潜力不大,别做了!”亲朋好友都这么劝张伟。她不管,尽管祛狐臭液的行业比较偏门,但是竞争对手少,还是很有市场前景的。于是她母亲借了3万元,办了营业执照。

项目一上马,张伟才知道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面对缺资金、缺人才的局面,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那些日子,她想尽办法贷款60多万元,研制出了人体除臭液,取名“甲正王”。不久,该产品得到卫生部的生产经营许可证,梦想照进现实,张伟非常高兴,信心大增。

历尽艰辛,天道酬勤

1990年1月,“甲正王”第一批产品问世,张伟带着100多件产品到成都参加订货会。在订货会上首次卖出自己的产品,她喜出望外。为让经销商和消费者选择“甲正王”,她到处寻找合适的经销商洽谈合作事宜。为了接近和打动商家,她主动帮商家搬货,帮商家打扫卫生;商家想吃什么,她就去买什么。那一年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张伟没有回家过年,一直在成都东奔西走。她以真情感动了商家,不少经销商更是对“甲正王”情有独钟。

那些年,为了拓展市场,提高“甲正王”的知名度,张伟经常到外省推销产品。为减少开支,她和职员带着报纸、蛇皮袋上火车,见哪有空位就睡哪儿。可有的时候,搭车的人很多,整个车厢挤满了人,他们没有座位休息,就这么站了一宿。火车一靠站停下来,他们仍旧兴奋地下车发传单、推销样品。火车一开动,他们又赶紧跑上车。在车上,她们也没有闲着,通过广播给乘客点歌,同时宣传自己产品。事后,职员向张伟抱怨:“以后不敢跟你一起出差了,实在太累了!”

商场如战场。打造品牌,不容易!在湖南、湖北等地,为了见到商场经理,张伟早早就站在商场门口等候,可她还是常常遭遇冷眼。1993年,在全国百货订货会上,张伟被骗走了100多万元的货。1996年,柳州遭遇百年一遇的“7·19”特大洪灾,产品被水淹了,很多商家要求退货换货,张伟遭受巨额损失。可就在她最艰难的时候,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张伟欲哭无泪,想要放弃自己的事业。可当她看到可爱的女儿以及亲人期待的眼神时,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我越做越觉得有意义。”张伟说:“要干事业,肯定会累。如果想成功,就不能惧怕任何困难,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关爱职工,热心公益

多年来,张伟特别注重抓好职工的管理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福利,对女员工更是关怀备至。

企业安置的职工多数是原国营厂的下岗工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人的文化素质高低不同,张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聘请老师、律师为员工上文化课、法制课,不定期组织他们到先进的企业参观学习,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在金融危机和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她没有辞退一名工人。企业注意抓管理和思想道德建设,成立了厂工会,注重维护职工的利益,定期到困难职工的家中走访。为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企业每年组织员工体检,发放特殊工种津贴费,定期组织员工旅游休养,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关注社会,建言献策

创业初期,张伟为日用化工厂取名“中兴”,寓意“振兴中华”。她认为,自己今天创下的事业是社会给予的,企业得到了发展,所以她也要回报社会。

从1990年起,张伟连续四届成为城中区政协委员,还成为柳州市第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她说:“当选为政协委员,不仅得到了参政议政的机会,更使我深刻体会到这是一种责任感,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

街头巷尾、菜市场、公园常常会有个身影在忙碌着,听百姓心声,闻群众意见和建议……不管工作多忙碌,身为民营企业董事长、厂长的张伟,总是抽出时间走到群众中去,听街头巷议论,开展调查工作,她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食品安全、卫生、环保、精神文明方面。“因为这些都与百姓色生活息息相关。”每年,她都会根据群众意见和建议写提案,她说:“这是我作为一个政协委员的责任。”

张伟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各种活动,与其他委员共同撰写了《关于如何让市民吃上放心豆腐》《加大力度搞好柳州经济工作》《全面规划治理柳江》等多份提案,得到好评。其中关于免费开发公厕和让市民吃上放心豆腐等三项提案获得柳州市政协优秀提案。

一路艰辛一路歌,张伟的事业成功了,但她还是感到有些遗憾:多年来忙于事业,疏于照料女儿,心里有愧。好在女儿很懂事,一直理解并支持母亲的事业。我们相信,“甲正王”的明天更美好!

猜你喜欢

  • 世上没有永远浑浊的小河

    记得小时候父亲带我去砍柴。那一天,天气异常炎热,我口干舌燥,喉咙仿佛要冒出烟来,十分地难受。父亲也是十分的口渴,于是父亲吩咐我:“刚才我们不是过了一条小河吗?那儿的河水清澈,可以解渴,去取些来。”于是我返回小河取水。没想到,我回到小河边一看

  • 人生如船

    偶然看到一幅风景画:一艘几乎占满了画面的三桅船,正激着浪,鼓着帆,扯直着角旗向前疾驰。船下是波涛汹涌的海,海天相接处有一线乌云,虽然已风云乍起,但在航船那一往无前的气势面前,乌云却似乎已在退缩。从那帆上的斑斑征尘,船上的累累锈蚀、绷得紧紧的

  • 生命·幸福·我

    有人说,生命是儿时的无知,童时的天真,青年的成熟,中年的练达。有人说,生命是杨玉环手中的轻罗小扇,是昭君出塞的风沙,是貂禅口中的吕布,是西子坠湖时溅起的水花。有人说,生命是余晖衬夕阳、青松立峭壁;是万里平沙落秋雁,三月阳春映白雪;是宝刀快马

  • 给生命减负

    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这是美国好莱坞影星利奥·罗斯顿的临终遗言。罗斯顿死于肥胖症,尽管抢救他的医生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和医疗器械,也没能留住他的生命。后来,罗斯顿的这句遗言,被医院作为警示语铭刻在医院接待大厅里。我

  • 设身处地

    美国哲学家、诗人爱默生,有一天和儿子想把一头在牧场上撒欢奔跑的小牛犊赶回牛栏,父子俩好不容易把小牛犊驱赶到牛栏旁边。爱默生在后面使劲推,他的儿子在前面用力拉,但是小牛犊就是不愿跨进牛栏。它倔强地低着头,死死地抵住地面,不按父子俩的意愿行动。

  • 那一套与另一套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盲人自有盲人的一套。他们的那一套是独特的,行之有效的。健全人一掺和进来,就麻烦了。说到底盲人总是弱势,他们对自己的那一套在骨子里并没有自信,只要和健全人相处,他们会本能地放弃自己的那一套,本能地利用健全人的“另一套”来替代

  • 一幅画的启示

    美术课上,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手,手握成拳状,一根大拇指高高竖起。“这代表什么意思?”老师指着那只画在黑板上的手问我们。“称赞别人。”我们齐声回答。然后老师沿着那只手继续画下去,画出了一个人。原来,画上的人竖起大拇指,并不是在赞美别人,而是

  • 抓一把沙

    我一直喜欢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男孩嗜糖如命,恰好他又跟一个制作糖果的女人比邻而居;男孩的家很穷,不可能满足他每日吃糖的奢望,于是,他便天天偷偷溜到邻居那里想方没法弄到一点糖吃。他踮着双脚,费劲地将手探进高高的蜜缸里,用手指蘸一点蜜汁送到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