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母亲的布带

母亲的布带

收录日期:2025-11-20 15:20:21  热度:9℃

5年前的一天,他正在镇中学给学生上课,突然接到县城民警打来的电话,说他母亲神志不清,找不到回家的路。他心头一沉,下课后便直奔县城。从派出所领回母亲时,母亲竟问他:“你是谁?”经诊断,原来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时年32岁的他,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周一到周五都住在镇中学,周末才回到县城的家——一套两居室的出租屋,他和妻子以及年仅2岁的儿子住一间,60多岁的母亲和90岁的奶奶住另一间。母亲突然患病,谁来照顾?姐姐远嫁外地,妹妹也在他乡打工,妻子是县城一家幼儿园的临时工,还要照顾幼儿和老奶奶。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带着母亲去上班。

从县城到镇中学骑电动车要一个多小时,而此时的母亲就像不懂事的孩子,坐车时一点儿都不安分,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载着她。看到妻子背儿子,他想到了把母亲“绑”在自己背上。于是他从箱底翻出一根旧布带,这是一根2米多长、已有30多年历史的蓝色粗布背带,母亲曾用这根布带,背大了他们姐弟仨。第二天清晨,他将母亲扶坐在电动车上,将布带绕着自己和母亲转了两圈,再在腰间打个蝴蝶结,就这样,布带将他和母亲拴在一起,他可以安心上路了。

自那以后,他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这样度过的:凌晨1点,叫醒母亲上厕所;5点半,再次叫母亲上厕所;6点,陪学生早读;7点,喂母亲吃饭、给她梳洗;8点,上课;每个课间,他都会赶回宿舍看看母亲;直到晚上10点服侍母亲躺下睡觉后,他才挑灯备课。尽管照顾母亲很辛苦,但在工作上他毫不懈怠,他教的两个班的语文成绩一直蝉联当地联考的第一名。

由于长期操劳,他憔悴不少,妻子提议把老人送到养老院,他没同意。他8岁那年,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带着他们姐弟仨讨生活,常常因为操劳过度而晕倒。他师范毕业后回到家乡,就是希望让母亲享福,可没想到,她却患上这种病,他发誓无论如何都不会丢下母亲。他叫陈斌强,2013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评委如此评价:“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来背着你。长大了,这根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

猜你喜欢

  • 那个未张口就输得一败涂地的人

    “好了好了,不说了,我就是想在凤凰园买房子!”你一句话,就封住了那个人的口。那个人说雅景苑环境好,对面是公园,环境清静,她哪知道年轻任性的你只钟情商铺与闹市。被你顶撞得哑口无言,她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回去给你筹借房款的首付。那个人似乎一直都

  • 我也愿意为你挡风遮雨

    在有些人的家庭中,有这样一个人,合得来的,他对你嘘寒问暖,为你挣钱养家,你无论做什么样的决定,只要是正确的,他都支持。他也许不善言语,也很少过问你的学习工作,但他总会在你学习到深夜时,敲你房门问你怎么还不睡觉。当你下班很晚回家时,开了房门后

  • 牵着您的手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是个火爆脾气,每天检查我的作业,不是嫌我作业本用的浪费,就是说我没好好写字,脑袋总是免不了被敲打几下……我从上学起就被算术搞得狼狈不堪,几乎每回考试都是不及格。有一次,我偷改了班上同姓同名同学的试卷,拿回家应付母亲,没曾想

  • 父亲的缝纫活

    我家住在农村。父亲是附近几个村最有名的裁缝。那时,上店铺买衣服的比较少,往往都是扯布后交给缝纫师傅制作。父亲的中山装、喇叭裤等做得很好。做工精细,线路匀称,穿上即贴身又牢实,附近村子里的老人、年轻人和小孩都喜欢到我家做新衣服。每逢过年过节,

  • 有空回家看父母

    岁末,单位工作比较忙。那天加完班从单位出来,已是晚上九点多。街上霓虹闪烁,车来车往,一派歌舞升平。我走到十字路口,等红灯变绿,脚步却迟疑起来,心里生出些许茫然。这条路,我太熟悉了,不知不觉已走了20多个年头。以前下班,我会不假思索地沿着街道

  • 后娘

    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不大的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

  • 隔着两代人的疼

    再见他时我突然被他的苍老蜇了一下时光终归是个残忍的东西,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毁掉一切。如一段长久的感情、一尊精致的雕塑、一个人的样貌,或是拉长了的影子。大四实习还没结束的时候,父亲就不停地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家,他的语气软绵又轻柔,带着点孩

  • 我的疯娘痴爹

    戴亮是上海汽车集团销售主管,在上海闸北区一家茶馆里,他向记者讲述了父母的爱情故事——母亲被强迫出嫁时声声泣血叫着父亲的名字疯了父亲母亲相识于东北,那里与俄罗斯一河之隔。父亲是上海人,叫戴建国。1970年,他初中一毕业,便作为知青上山下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