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癞蛤蟆和天鹅的爱情

癞蛤蟆和天鹅的爱情

收录日期:2025-11-21 13:27:07  热度:9℃

一只癞蛤蟆爱上了天鹅,这是真的,不是寓言。

当天鹅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没有谁知道她是天鹅。她没有和其他鸭子一起去游泳、觅食。她长着一身和大伙儿并不协调的羽毛,不懂得像其他鸭子那样迈着四平八稳的八字步,早就成了所有人的笑柄。

“嗨,你好。”

天鹅回过头。却什么也没看见。她茫然应了一声:“嗨你在哪儿?”

“我在这里。”草丛里跳出一只癞蛤蟆。

天鹅看看他。虽然这会儿心情不太好。但她还是忍不住笑了。他简直就是一个小丑,比她个头小,皮肤上长着一个又一个疙瘩,眼睛凸鼓着,似乎要挣出眼眶,而且好象是长在脑袋后面一样。她没有见过比他更难看的动物,甚至比不上一只青蛙,青蛙还有一身光滑如锻的皮肤呢。

“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不和你的姐妹一起玩呢?”他看向不远处。那里,鸭子们正在愉快地戏水,拍打着翅膀,洋溢着欢快的笑声,激起阵阵水花。

天鹅低下头,眼泪流出来:“我只是一只丑小鸭,不会八字步,也没有他们那样扁平的嘴巴和光滑的羽毛。”他尝试着走八字步,却笨拙的摔了一跤。

“其实,你走的步子比他们漂亮多了。”癞蛤蟆眨了眨眼睛,望着天鹅,“你会唱歌吗?”

“不会。”她轻轻应了声。她不敢张口唱歌。每次其他鸭子愉快地“嘎嘎”叫着时,她都只能躲在一边。她的声音和他们不一样。她的声音高亢而尖锐,不像其他鸭子那样沙哑而低沉。

“你不必害怕。”癞蛤蟆毫不在意,“别人都说我唱的不好听,可这并不能阻止我高歌;别人都说我长的丑,可这并不能阻止我快乐。”他鼓足气,唱了起来。

天鹅看着他,突然觉得他蛮有意思。他长得丑,声音也不好听,可他就是比自己强,因为他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她的心跳了一下,莫名其妙的喜欢他。

“你也来一个吧。”唱完,癞蛤蟆咧咧嘴,像个明星般摇晃了一下没有头发的脑袋,两只大眼睛如同灯泡一样望着她。

“我不会。”她忧心冲冲地望了望远处,鸭子们还在“嘎嘎”叫着。

“不要管他们。其实,你的歌声比他们好听多了。”癞蛤蟆鼓励着。

“哦,是吗?你什么时候听过?”天鹅诧异地低头问。

“奥奥……”癞蛤蟆低下头,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局促地的不知说什么好。看着他受窘的摸样天鹅忍不住笑了,心情从来没有这样舒畅过。

“你要是不意思的话,可以晚上来,对着月亮唱是没有人笑话你的,那感觉好极了。”癞蛤蟆鼓足勇气说。

于是,他们天天晚上在一起。在万物收敛激情的傍晚,天鹅对着月亮,对着那一池湖水,自由地歌唱。她的声音很高,常常飘到远处的山间,回音袅袅。癞蛤蟆总是用动情的眼光看着她,眼中有一丝悸动、一丝犹豫和颤动。

天鹅没有留意到,和癞蛤蟆在一起的时间,她学会了歌唱。在湖边,她有时回兴奋地舞蹈。虽然没有观众,只有蛤蟆、天上的明月和静静的湖水,她还是饶有兴致地歌着舞着,自由而欢畅。

日子平淡而静谧,但是有一天,这种平静被打破。

打破他们的平静的是一群远徒者。那是一群天鹅,纤细而修长的脖颈散着雍容华贵的气质。他们高歌时,山谷林间也会回响动听歌声的余韵;他们舞蹈时,水面上如同飘来凌空飞渡的仙女。鸭子们屏息静气,充满敬慕地看着他们。


猜你喜欢

  • 一箭双雕的故事

    出处: 《北史·长孙及传》 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及,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馒,遂一发双贯焉。 释义: “雕”,一种凶猛的大鸟。发一枚箭就射中两只大鸟。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故事: 南北朝时,北周有一个智勇双全的人

  • 一毛不拔的故事

    出处《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项放踵,利天下,为之。释义 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愉非常吝啬自私。故事 墨子,名翟,是站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

  • 有志者事竟成的故事

    出处《后汉书·耿合传》 帝(刘秀)谓合曰: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 有。久者事竟成也。”释义久”终于。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事情,最终能成功。 也作有志者事竟成。”故事 有

  • 一日千里的故事

    出处: 《史记·刺客列传》臣闻骐骥盛壮之时,—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驾马先之。 释义: 指马跑得很快,一天能跑一千里,现在形容人进步很快或事企发展极其迅速。 故事: 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在赵国作人质时,与同在赵国、尚未做秦王的赢政

  • 以卵击石的故事

    出处《墨子·贵义》 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 不可毁也。释义以卵投石”也称以卵击石”,意思是鸡蛋碰石头。比喻自 不量力,自取灭亡。故事 有一年,墨子前往北方的齐国。途中遇

  • 以貌取人的故事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

  • 指鹿为马的故事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

  • 凿壁偷光的故事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