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杭州灵异事件

杭州灵异事件

收录日期:2025-11-21 04:51:45  热度:11℃

拆庙做屋,剥皮打鼓

地处江干区闹市的三星级酒店,据说从建造开始就事故多多,施工过程几度中断。民间传说是盖楼动了原处的乌龙庙,风水改变所致。

在许多版本的杭州灵异故事中,这一个传播最广。地点是某家星级酒店,毗邻某服装批发市场。

传说中的三起莫名事故

传说中,第一起事故发生在烈日炎炎的午后。工人吃罢午饭,都在简易工棚里躲避毒辣的日头。夏日疲乏,众人昏昏欲睡,半梦半醒间,只听到震耳欲聋的“轰隆”一声,响彻了整个工地。大家慌忙跑至楼前一看,只见粉末飞扬遮天蔽日,砖头散落一地。待到尘埃落定后一看,建了一半的第7层,倒塌得干干净净。工人们四下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因为没有人员伤亡,工程队没有停工。监工仔细排查原因后,找不到事故线索。虽然疑虑顿生,但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只得继续开工。在之后的几个月,酒店的建设都是无风无浪。施工方总算松了口气。但之后的某天傍晚,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作业中,工地里搅拌机、起重机运转得片刻不停。忽然,只听“砰”一声,十几根钢管从近80米的高空天女散花般坠落。往日笔直的塔机歪了,塔吊的吊钩上还吊着一捆钢管,在半空中摇摇欲坠。

工人们半晌回不过神,战战兢兢地爬上事故现场。不幸中的万幸,塔吊上砸下的钢管只是压坏了一些砖头,并没有人受伤。塔吊事故后,工程队觉得有些邪门,暗地里做了些工作,并日查夜查,做好安全措施,只盼顺利交房。但就在整个工程竣工前不到一周,事故再次发生了。

此时,事件有了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两个工人在搬运垃圾时,离奇地从尚未建好的楼梯跌落,被发现时已经断气。另一个说法是,某天,工人们晚上都已经熄灯睡觉,其中有人突然说自己的手电筒落在了工地上,要去取来。大家劝说他明天再去,后者执意不肯,摸黑上了楼。

做苦力的人大都睡得沉,谁也没发现那个人当晚再没回工棚。第二天,大家上工时发现他冰冷地躺在了一楼的水泥地上。

断头刑场,冤气郁结

松木场民国时是一个刑场,行刑之地,血腥之处,总是有冤灵出现。

《杭州市志》里说,松木场,宋时为柴场,也称棕毛场。郊至灵竺香客皆泊舟于此,茶肆、店铺林立,有松木场市之称。民国时为行刑之地。

所以,老杭州人都知道,松木场以前是个刑场。是刑场就是断头台,冤气郁结。这个故事中的酒店在松木场附近。

3号楼的水声

该酒店灵异事件发生的地点,缩小得非常精确。酒店一共有三幢楼,地点就在3号楼。

话说,酒店客房女服务员夜间打扫房间,忽然听闻某个房间里传来滴滴答答的水声,“滴答滴答滴答”……像是有人洗完手后,水龙头没有关紧,水珠敲击池壁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听来,声音特别明显。

服务员侧耳听了一会儿,觉得并没有其他动静,心里嘀咕了两声,开始继续收拾房间。过了一会儿,“滴答滴答滴答”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持续不断。

她正在走廊中央,仔细倾听,但无法确定声音是从哪个房间传出,时断时续,时远时近。那服务员心里涌出一阵瘆人的寒冷,快速地收拾起剩余的床单被单,想离开现场。

此时,水珠滴落声又响了起来。她不想回头,却像有无形的力量令她扭转脖子回头看,只见一个白茫茫的影子在走廊里,一闪而过。

古宅心慌,树老成精

凌晨的天空,发出深蓝色的光芒,不见任何的星星月亮。老酒店走廊尽头,插卡开门,房间中的一切好像开始苏醒,灯陆陆续续打开。还有一个不太灵光的灯泡拼命地挣扎了两下,才把自己点亮。

这么一个诡异的开头,倒很适合超过50年历史的老酒店。只要是古宅,浸染了岁月,未免鬼气重重。这家杭州最老资格之一的酒店,也是西湖边传说最多的酒店。

这些故事,MSN上的朋友说过,西湖的船夫说过,西泠桥脚下拍宝丽来快照的人也说过,可这只“鬼”对于我们而言还是很有说头。

吊死在房间的女人

据说,该酒店在整个集团内部的代码是SLH,非常邪门,新老员工都听说过它的故事。

酒店始建于上世纪40年代,那时候房间都是苏式风格,灰色外墙,屋顶非常高。高度大概在4米,而一般酒店的顶高也就是2米6左右,普通标间面积是50多平方米,足可想见空间的空旷,甚至是空荡。再加之靠山面湖,房间多少有些潮湿,这就在硬件上让酒店有些肃穆。

真正让SLH有灵异传闻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一件事。

据说,当时有个男人到酒店入住。办好住宿手续后,洗漱完毕准备睡觉。半夜突然觉得异样,猛然惊醒,起夜上洗手间,竟然发现角落有个女人吊死在屋顶。

男人当时即被吓呆了,连滚带爬冲下楼,到酒店大堂呼救。后来的统一说法是,女人先吊死在房间内,但因为房顶太高房间太空,男人入住时比较劳累,起初并没有发现。

这个说法是否如此,无法考证。只是,此后会有客人投诉:晚上的时候,洗手间有流水的声音,比较极端的还能听到刷牙的声音。但SLH的“鬼名”,慢慢就传开了。到了现在,SLH的鬼故事有了升级版。

还是服务员整理房间,明明是刚刚收拾好的房间,但是好像又有人住过了。杯子里有水,牙刷上挤了牙膏,电吹风也放在桌子上。起初,服务员以为是自己恍惚了,就又重新收拾了一遍。在她继续整理隔壁房间时,却被检查客房的经理训话,说漏了一间。她一看,发现那间就是收拾了两遍的房间,里面的东西全部被“人”用过。

但,走廊里的监控录像显示没有人进过那个房间。

由此产生的说法是,以后有机会去SLH,晚上睡觉一定不要关洗手间的门。因为会有一个女人推开每间客房的洗手间找东西。即便睡前洗手间的门关得好好的,第二天多半还是会打开。

猜你喜欢

  • 母亲的一份

    进入夏季,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一个星期天,我们哥四个一商量,回乡下老家母亲身旁避暑。汽车经过两三个小时的颠簸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们几家大小一路欢快地向早已守候在村口大柳树下的母亲奔去。母亲见我们能如此整齐地回到她身边团圆,高兴万分,汗流

  • 傻傻的父母满满的爱

    国庆節,我请老家的父母来小住。之前,我再三叮咛他们到站提前打电话,并说会让老公开车去接。可他们直到出火车站才给我打电话,说什么也不让过去接,坚持要自己坐出租车。我在家带孩子,走不开,过一会就打电话问他们走到哪,可是我拨一次,他们挂断一次,令

  • 净水之爱

    只要能给你带来光明,他就燃尽所有。在热浪里赶回家去的第一件事,便是捧起父亲倒好的水大口地喝,喝完之后幸福地一抹嘴,说,还是家里的水甜。只这一句,即刻让父亲咧开了嘴,笑着冲母亲说,怎么样,还是咱们闺女慧舌识好水,这一个小时的队,果真没有白排呢

  • 心中的那一丝牵挂

    原来,多少次的光汇聚成的,是一丝牵挂,父母对孩子难以割断的一丝牵挂,缠绕又拴紧了心间。沉重的步伐踏在一级级台阶上,声音在楼道里回响。我推开家门,毫无波澜,果然,爸妈还在加班。低垂着头,我又回到熟悉的环境,空无一人,今晚又没有晚饭。早已习惯于

  • 父亲和母亲的爱情

    逢年过节,清明中秋,母亲经常跟我们兄妹几个念叨,说不知道父亲在那里过得好不好?还说父亲一生清苦,没有享到一天清福,而把人间所有的福分都让她一个人享了。母亲年轻的时候长得很漂亮,秀美的脸庞、明亮的眸子、两条黑亮的长辫垂于腰际,村里人都说母亲像

  • 放下最笨的亲情

    1。不受欢迎的奶奶暑假,奶奶要来了。她还没到,家里就起了硝烟,妈妈和奶奶关系处得很不好,据说当年奶奶相中的是和爸爸同村的姑娘,曾强烈反对父母的婚事,他们结婚时奶奶没给彩礼,连面都没露,之后多年没走动,直到我3岁。母亲常对父亲说:“刘常书,你

  • 只欠母亲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1955年8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我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但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8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

  • 七块红烧肉

    我13岁那年的正月十三,天下着蒙蒙细雨,母亲挑着担子送我去五校读书。那是我第一次离家住校。担子一头是两床被子,一头是衣物和米,还有一罐子咸菜。担子很重,但一路泥泞,母亲不能放下歇肩,只能以换肩的方式来放松疼痛的肩膀。“妈,我来挑一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