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十二枚野鸡蛋起家

十二枚野鸡蛋起家

收录日期:2025-11-20 16:28:45  热度:7℃

江西省铜鼓县大土段镇大土段村青年农民黄长生,靠从山上捡到的12枚野鸡蛋起家,如今已成为百万富翁,这一奇迹让许多创业者惊叹不已。

1964年,黄长生出生在一个1000多人口的穷村子,交通闭塞,山多田少,经济十分落后。

1995年年底,黄长生带着2000元血汗钱回到了家里。

1996年清明节那天,黄长生领着儿子、侄女上山去给父亲扫墓。突然,在墓地旁的杂草丛中“呼”的一声惊飞起一只野鸡,几个孩子好奇,一拥而上钻到草丛里寻找,竟意外发现了一窝野鸡蛋,黄长生数了数,一共是12枚。

看着一只只可爱的小鸡,黄长生心里十分高兴。他将8只小鸡放在纸箱里,并弄来一些玉米、黄豆、高粱等打碎喂给小鸡吃。又过了40天,小鸡最大的已长到了8两,其中六只母的,两只公的。

1996年8月,黄长生饲养的野鸡开始产蛋了,他捧着产下的第一枚野鸡蛋,心里热乎乎的,这么久的苦总算没白吃啊!接着,其余几只野鸡开始陆续产蛋。因为产下的蛋较多,再用老办法孵化是行不通了。9月底,他请来篾匠做了几个蒸笼,将野鸡蛋铺在蒸笼里,再罩在一个大木桶上,在木桶里放上4盏灯泡,自己设计了一个温控器将温度控制在37℃至39℃之间。

没人买,这300只野鸡还得继续养着,黄长生只好四处借钱买饲料。忍无可忍的妻子大骂丈夫是鬼摸了脑壳,一年到头钱没赚到,成天围着野鸡转,还欠了一屁股的债。黄长生为这些野鸡也整日闷闷不乐。

黄长生养野鸡赚了大钱的消息轰动了当地,没多久,宜春地区行署副专员带领铜鼓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和当地新闻媒体的记者赶到他家开了个“特色农业现场会”。没想到这个现场会竟帮了他的大忙,此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大酒店纷纷找上门来订货。

1997年冬,黄长生花8万元买下当地一家祠堂作为养殖基地,继续扩大规模。黄长生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对野鸡十分熟悉。当地的野鸡有许多种,有一种芦花野鸡,毛长个大,最重的达6公斤。此外还有雉花鸡、角鸡、锦鸡等。他找到当地的猎户,告诉他们,只要捕到活野鸡,愿出高价收购。猎户们自然乐意,拿着网深夜上山去捕捉。没多久,猎户们便给黄长生送来了4只不同种类的野鸡。他在省科委专家的指导下,利用不同种类的野鸡进行人工杂交,成功地培育出一个新品种——锦风野鸡。

锦风野鸡食料粗,耐寒耐热,不但外形美观,而且肉质细嫩,商品鸡4到5个月便可出栏。

由于肯动脑子,加上勤劳肯干,黄长生的养殖业越做越红火,到1998年末,他便有了100多万元资产。

黄长生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动脑筋创富的传奇人物,在生活中,人们常常感叹钱难赚。而像黄长生这样脑筋不断运转的人,赚钱应该是不成问题。正是我们平常要多动脑筋,才有日后赚大钱的本事。因此,“鬼点子”越多,越能赚钱,只要多动脑筋,超越常理,一定能出奇制胜,赚大钱致富并不难。

猜你喜欢

  • 抬起头来

    抬起头来伴随着匆忙而过的日子,很多人习惯了低头行走。无论是为了查看手机上的最新消息,还是为了避开陌生人的目光,我们的视线很少抬起。然而,我们是否意识到,当我们低头时,我们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事物和机会呢?仰望星空,抬起头来。这个简单而又深刻的忠

  • 片段

    片段,是时光流转中被切割下的一部分。它是一个故事中的短暂瞬间,仿佛镜头下的快照,充满了生动而鲜活的画面。在那个厚重的雨季里,我曾经被困在一个小镇上。这个小镇坐落在一座山的脚下,四周被茂密的树林环绕。每当黄昏时分,云雾笼罩着整个小镇,弥漫着一

  • 吹灭二十个火苗

    吹灭二十个火苗有一座小山村,村中的人们信奉着传统的风俗和习惯。每年的冬天,村民们会举行一个独特的仪式,叫做“吹灭二十个火苗”。这个仪式是为了祈求来年岁月平安、丰收和健康。仪式前的一天晚上,村中的每个家庭都会在自家门前生起一束火苗。火苗会一直

  • 那声“鲸鱼的哀鸣”

    那声“鲸鱼的哀鸣”深蓝色的大海无垠而宁静,阳光透过海面洒下来,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远处,一只庞大的鲸鱼浮出水面,喷出一股巨大的水柱,犹如一座水柱守卫着海洋的守护者。这是一只悲伤了的鲸鱼,它的眼神充满了无尽的孤寂和哀伤。每次它开口,发出的声音都

  • 一件小事

    一件小事从时间上来看,这件事情发生在两个年轻人相识的一个晴朗的春天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微风轻轻拂过,带着花香与希望的味道。这对年轻人不同于往常,在这个午后相遇,彼此的心里充满了期待与好奇。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刚刚步入大学的年轻人

  • 一个陌生女孩的来信

    亲爱的朋友,我收到了一封来自一个陌生女孩的信,这封信让我感到非常好奇。随着信封被我轻轻撕开,一封纸上的字迹映入眼帘,那是一个又细又流畅的字迹。“亲爱的未知朋友,你好!希望你能接受我这封来信。尽管我们相互之间并不认识,但我相信文字可以越过陌生

  • 做主

    做主母亲生前常常教导我要自主、勇敢做主。她说,一个人只有勇于承担责任,敢于做主,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而现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深刻地理解了这番教诲的含义。记得在大学时代,一次班级活动中,同学们要投票选出一个代表,负责和学校协商一些事

  • 那夜的烛光

    那夜的烛光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外面下着雪,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在黑色的夜幕中。我坐在窗前,静静地凝视着窗外的静谧,思绪被深深吸引。我的目光被一束微弱的烛光吸引住了。那烛光闪烁着柔和的亮光,照亮了房间一角。我好奇地望向烛光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