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人都有可怜之处

人都有可怜之处

收录日期:2025-11-21 07:15:24  热度:9℃

人,一撇一捺组成的“人”字,单从字形上看,形影孤单,硬加凑合,互相依附,你牵挂我我挂牵你,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想离开谁,看来,从它一出生就显得比较可怜。它没有“个”的窜头顶立,这一“竖”可以随意拉长,昂首挺胸;没有“大”的极度胸怀,即使字体再小,也是大的含义;没有“八”字的互不服气,即使若即若离,保持距离,也只有这间距,才组成了“八”字,有了“发”的蕴意;没有变形的“儿”字的飘逸飞扬,它可以左拐一下右骗一下,虽然永远成不了大人……而人,有的,令人羡慕不已的,只是相互支撑,相互搀扶,不能说是同病相怜,应该是携手行进的典范了。

人生于世,在一起共事的时间很是短暂,使得人与人之间从时段上讲都显得可怜。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从此有了对人类的不吝惜。而人,愿意和谁在一起,是你的对桌,是你的同室,是你的隔壁,是你的上下级关系……这些东西,由不得你,大多数时候是处于被动状态,这就构筑了人可怜的基础。有关系,有旁门左道,但是没有利用得恰到好处,或者是时机还不够成熟,该进的办公室没能如愿,该坐的岗位没能成行,进一步讲,该晋的职称没达到目的,该爬高一层的职务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实现,这时的人,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可怜。人和人共事期间,几乎是同样的文化文学写作数理化底子,同样的专科本科研究生文凭,同样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年龄段,但是由于善于钻营,擅长投机,于是乎有了第一次的拉开差距,其中的辛苦辛酸和得胜后的得意滋味只有个人体味,到底是谁值得别人可怜,谁又让人可怜。

因为自己的学识水平、智力水平、悟性程度以及勤奋力度,使得人与人之间慢慢产生差距,其中必定有的人值得可怜。一座学校就读,同桌临窗攻读,用了你休息游玩的时间,拾起了你谈情说爱的空间,一门心思钻研,挖空心思改变现状,于是乎才有了后来的飞黄腾达,实现目标,自然觉得时光没有白费,前时的播种自是成就了现在的收获。再看看同窗好友,因了各种原因,未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后悔莫及不说,人生的命运就此有了天壤之别,仔细想一想,有的人确实值得可怜,可怜的是那后悔相,可怜的是对别人的羡慕嫉妒恨。不是不努力,而是不愿意努力,自然,也就有了殊途异归。这时的人,谁叫人可怜,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有人说,一天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张口就动粗,一月不读书智商不如猪。单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超前性而言,每个人的值得可怜之处更为显现。真正知识渊博的,比如季老先生,就连别人称呼其为大师,都感到惭愧,也不愿意别人这样称呼他。学贯中西的许多知名大家,都是谦虚谨慎的典范,这时的他们不能说可怜,而是值得尊敬可敬。再看看身边的“半瓶醋”先生,就真值得可怜了。知之不多,知之不专业,似懂非懂,少不了懵懂,但是还要装出三人行必我为师的样子,指指点点,比比划划,语录遍洒,经验铺地,可每当谈论及实质问题和深层谈论时,却又张口结舌面红耳赤,笑话闹了一大堆却是没有一句话说到点子上,这些人才是值得可怜的人,兴许他们自己也不一定有此感受或者顿悟。

回到现实生活中,人人是可怜之人,人人都有可怜之处,窥一斑而知全豹,知其一点便了解全局。家里头放下葫芦起来瓢,不顺心的事一个接着一个,看看骨堆在墙角的闷闷抽烟者,环顾一下周边眉头紧皱者,用眼睛的旁光掠一下为生计愁眉苦脸者……顿时觉得,人,生来好辛苦,也挺可怜的。正如哲人所言,人,是来到世界上受苦的。一点也不假。这些可怜只是有些可惜,同样是人类的一份子,咋就没有托生在一个家境殷实的地儿,没有降生在条件稍好的官员家庭,或者是有一些积蓄、有一点资本,即使有一个贵人的关系,也不会让人觉得生活的这样子艰辛,值得别人可怜。有些可怜,却是值得可敬,除了刚才说的才高望重的季羡林季老先生,还有甘为事业奔波而终生守望爱情的金岳霖大师,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充军,“岳家军”领袖岳飞因尽忠却被人诬陷而丢甲舍命……他们,他们的可怜,值得后人可羡,赢得后人可尊。

可怜之人,有时又有可怜之“福”。有意搭装出一副可怜相,取得别人的同情;有意识地点头哈腰,取悦上司或者是管用的人,进而取得一官半职,从此便有了今后的颐指气使,有了趾高气扬,这属于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类型。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循规蹈矩,加上名师指点,帷幄运筹,仕途便得到扶摇直上,高人一等,下面的事情与己无关高高挂起;有了一定的职务,便模仿别人的样子,发票多开点,“二奶”精养点,做绝的事适度办点,能使的绊子尽量使点,为了既得利益不给别人留点白给别人喘口气的机会……这些人的可怜,倒是有点可怪、可恨了。

人人都有可怜之处,更多的时候,是教我们懂得可怜的本质含义,学会可怜人。这是宽容之举,大度之措,自我解嘲之风,更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应有之意。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庄子的警世恒言已经切切实实在警示我们世人。懂得可怜,也就有了对别人做法的理解;知道可怜,也就会觉得别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容易;打心眼里实践可怜,也就有了对人的温暖有加。相互可怜,同时也就把不该办顺利的事情,办得很熨帖;把别人的困难之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情来办;把别人的可怜之处,变成了对别人可爱之处的褒扬。试想,这样的世界该多么美好。

猜你喜欢

  • 给予的力量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下午,在英国一个乡村的田野,一位贫困的乡下人在田里耕作,听见一个少年救命的呼喊声,一个少年落水了。在这危险时刻,乡下人奋不顾身,把孩子救了上来。事后知道这个孩子是贵族世家的儿子。贵族带礼物亲自登门致谢,乡下人却拒绝了。故事并

  • 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

  • 幸福没有标准答案

    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可能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发现自己前面无时无刻都在走动着一个导师,他给我们指引道路,他告诉我们什么是幸福,并帮助我们定义成功。这个导师其实并不止一个人,而是一类人,而且往往是那些身份高贵、财产丰富的人。我们时常赞叹:

  • 打开心窗

    一栋房子如果没有窗户,温暖的阳光就无法照进来,新鲜的空气也不能飘进来。人也如此,“心窗”没有打开的时候,就会感到气闷;“心窗”打开了,心才能够通达,心灵的视觉才更清晰。一旦心窗打开了,心灵的空间也就豁然开朗,对于一些事情也能看得更透彻了,如

  • 养成幸福的习惯

    一天清晨,在一列老式火车的卧车中,有五个男士正挤在洗手间里刮胡子。经过了一夜的疲困,隔日清晨通常会有不少人在这个狭窄的地方进行一番洗漱。此时的人们多半神情漠然,彼此间也不交谈。就在此刻,突然有一个面带微笑的男人走了进来,他愉快地向大家道早安

  • 享受生命中的自然

    一只青蛙看到一只蜈蚣想,用四只脚走路已经够麻烦的了,蜈蚣是如何用一百只脚在走路的呢?它怎么知道是哪只脚先走哪只脚后走?接下来又是哪一只呢?于是它叫住了蜈蚣,并把自己的疑问告诉它。蜈蚣说:“我一生都在走路,但从未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我必需好好思

  • 别让心里扎了刺

    鸟儿子问鸟爸爸:“人幸福吗?”鸟爸爸回答:“他们没咱们幸福。”鸟儿子接着问:“那是为什么呀?”鸟爸爸回答:“因为人的心里扎了根刺,这根刺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们。”鸟儿子问:“这刺叫什么?”鸟爸爸回答:“叫嫉妒。”我们往往是在和别人的比较中才

  • 寻找幸福

    美国教育家杜朗曾叙述过他如何寻找幸福。他先从知识里找幸福,得到的只是幻灭;从旅行里找,得到的只是疲倦;从财富里找,得到的只是争斗与忧愁;从写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劳累。直到有一天,他在火车站看见一辆小汽车里坐着一位年轻妇女,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