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花魁娘子莘瑶琴的最后结局

花魁娘子莘瑶琴的最后结局

收录日期:2025-11-21 05:24:26  热度:11℃

莘瑶琴,是《醒世恒言》第三卷《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主人公,原为汴梁城外安乐村人,自小生得清秀,更且资性聪明,七岁读书,十岁时能吟诗作赋,十二岁时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飞针走线,出人意表。

尽管个人极为出色,但架不住命运捉弄。莘瑶琴长到十二岁的时候,金军再次南侵,这一次他们不像以往那样抢个够本就走,他们是下定决心要灭亡宋朝了。金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围攻了北宋京都汴京。被死死困在城中的宋徽宗与宋钦宗二帝无奈只能出城投降,最后被金军掳劫到金国。

国家遭受侵略,普通百姓能做什么?一个字逃。年弱的莘瑶琴跟随自己的父母远离故土,逃亡他乡。这还不算是最悲惨的,最悲惨的是十二岁的小瑶琴最后竟然在乱军冲突中与自己的父母走散。

一个不谙世事的美丽姑娘,与自己的父母走散,在世道安稳之时尚且结局不明,更不用说在乱世了。小瑶琴最后被卜乔所骗,卖与粉头过活的王九妈,改名美娘,从此沦为娼妓。

莘瑶琴本就多才多艺,加之姿容美丽,很快就在当时有了名声,人称花魁娘子。

王九妈买莘瑶琴自然不是为了就这样养着她,根本目的本来就是为了钱财。如今莘瑶琴已经长成,通过接客能挣到更多的钱,她自然就要让莘瑶琴接客了。

最开始的时候莘瑶琴自然是不肯,她不是从小就养在妓院的姑娘,小的时候还是接受着良家教育长大的。但是世道使然,莘瑶琴整个人都被捏在王九妈手中,凭白的挣扎一切都是枉然。王九妈看莘瑶琴茶饭不沾,从此托病不肯下楼,不会客,于是便请来刘四妈规劝。刘四妈给莘瑶琴清楚的指明了三条道路,一条是死;一条是自甘堕落;一条是忍辱苟活,等待良机,跳出火坑。

莘瑶琴不仅漂亮聪明,关键还识时务。她仔细思考了刘四妈的话,认为极为准确,在三条道路中,她最终选择了最后一条。莘瑶琴自此想通,再不抗拒接客之事。凡是有客前来,莘瑶琴都,欣然相接,积攒些私房,留心拣个知心着意的从良。

虽然看清现实,屈服于现实,让莘瑶琴的日子好过起来,但是莘瑶琴还是遇见过极为苦痛的事情。一次在游船中,她被吴八公子强暴凌辱,其承受的苦痛该有多大,难以想象。但她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并最终遇见了自己的良人。

莘瑶琴最终的结局,既不是才子文人,也不是富商官宦,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卖油郎。如此的结局,想来跌破了大家对名妓结局的认识。按照市价来算,一个卖油郎的一年所得,绝对抵不上一个花魁娘子一夜寝费。这两个人是如何走到最后,还得了一个好的结局的呢?

一切要源于卖油郎的情深义重和莘瑶琴的认清真心。卖油郎秦重尽管做着薪资不多的工作,但是却对莘瑶琴一往情深,为了能和莘瑶琴度过一晚,竟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积攒了十多两纹银。

而好不容易等到莘瑶琴空闲一夜时,莘瑶琴又酒醉不醒。酒醉之人一般都会呕吐,莘瑶琴也不例外。但是秦重面对呕吐不止的莘瑶琴却没有丝毫嫌弃之意,反而小心翼翼的用衣服接住她的呕吐物,并且细心照顾。莘瑶琴第二日酒醒,知道秦重如此尊重自己,爱护自己,深受感动。

后来莘瑶琴再次遭到吴八公子蹂躏,又得秦重相救。秦重与吴八公子是有身份差距的,而秦重能在此时伸出援手,终于让莘瑶琴知道了秦重对自己的感情多深,最后决心与之相守。莘瑶琴拿出几年来的辛苦积蓄,自赎其身,请来刘四妈说合,拜别了九妈,跟了秦重。并慢慢的买房置业,整顿家业,不上一年把家业挣得花锦般相似,驱奴使婢,甚有气象。

猜你喜欢

  • 路人甲

    路人甲其实有名字,他的名字自然不会是路人甲,只不过,他并不喜欢自己的名字,这个世界有太多他不喜欢的东西了,只是他没有办法去改变,唯一能去改变的就是自己的网名,想怎么改就怎么改,他喜欢路人甲这个名字,路人,所有的人都是在排话剧,排演着他们的话

  • 读书与不读书

    牙子村的老李家已经连续好几天没有消停了。只要天一亮就能听见老李那响亮的声音回荡在整个村子。左邻右舍意见大了,可是乡里乡亲的,又不好说出太难听的话,做出什么伤感情的事情来。现在他们唯一指望的是老李的媳妇儿能让他收敛收敛。其实平时的老李不是这个

  • 懦夫

    安德烈走出地铁站,围了一条苦咖色的呢绒围巾,刚刚修剪过的短发很不符合年龄地暴露几根银丝。三月的天气像混迹人群里的小偷一样叫他不得不把手插进大衣口袋。他的公文包夹在腋下——这是大多数上班族的姿势,如同流水线生产的螺帽,穿着得体的衣服,吃廉价的

  • 热心肠的“帮凶”

    老李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弄得他闷闷不乐。他做了一件好事,不但没有好报而且还差点让人误会是帮凶。那天,他照例帮酒店采购蔬菜。路经一家咖啡厅,旁边有辆白色轿车在他身边停下。车窗被放了下来,一名20多岁的小伙子对老李说:“师傅

  • 那段不能说出去的事儿

    事情发生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全县劳力齐上阵,到北大洼挖沟整方。二哥作为公社抽调的第一批民工,被安排在民兵三连的伙房,为连队做饭。在司务长的带领下,二哥随其他五名队员提前两天,来到离家百里的北大洼。这里村庄稀少,放眼望去二、三十里不见庄

  • 炸弹来袭

    老公为难地挠挠头,“我的信用卡也透支了,本来想着发了工资起码能还上一张卡的,没想到……”他看了看桌上的三张结婚请柬,皱眉抱怨道,“今年结婚的人怎么这么多?”“还不是因为有人说,马年结婚代表着马到成功,夫妻能白头偕老,一生恩爱。”陈菡是咬着牙

  • 雾霾

    雾霾这个名词只是近两年才流行起来。我们小的时候,就没有听说过这个。那时候刮风下雨是个平常事,雨大了就闹水灾,遍地汪洋。当年,毛主席发出号召:“一定要根治海河”,千军万马抗洪修渠筑堤,那才叫个人山人海啊。那时候,挖地三尺就有水,有个水坑就有鱼

  • 拜把子

    “拜把子”是中国人的特色传统,好像外国人没有这样的习俗。最著名的,桃园三结义。据说,蒋中正先生有过成千上万个把子弟兄,多得连他老人家自己都记不得了。只要用得着的,蒋先生都会和别人互递生辰帖子,从而建立暂时的联盟,使对方在把子文化观念的束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