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父母亲的旅行

父母亲的旅行

收录日期:2025-11-21 00:37:32  热度:9℃

父母住在遥远的东北,3个孩子却分别在北京、上海和深圳,对此父母是骄傲的:他们的孩子长大了,有出息了。

哥哥和姐姐都分别有了自己的小家,只有我读完博士后还独自一人在深圳教书。哥哥在北京从事IT业,经常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姐姐在上海做生意,时间就是金钱;而我隔得太远,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母亲同父亲商量:“孩子们没时间来看我们,我们就去看他们吧。趁现在身体还硬朗,走得动,到处看看也是好的。”

商量的最后结果是,父母从东北到北京再到上海最后一站是深圳,每家住上一个月。我自然是拍手称快,很希望父母出来散散心,再说我们都有能力让父母生活得更好些,弥补一下内心的愧疚。

春天到来的时候,父母开始收拾行李了。在东北,他们住一套带小院的两室一厅,院子打理得瓜果飘香,倒也自得其乐,从内心讲并不愿意外出,可子女事大啊!

父母的行李很有意思,什么东西都是三份,比如东北的土特产山蘑菇什么的,还有亲手做的鞋垫,儿子媳妇女儿的,用小布袋一一装好。当然,还有他们喜欢的花种甚至花土,他们喜欢看到儿女们的生活花团锦簇。

第一站是大哥家。大哥大嫂工作很忙,父母愣是没让他们接,直接打车去了他们位于中关村的小区。哥嫂的房子不大,父母住书房。大嫂是学院派的,留过学,对父母客气而生疏,话不多,一回来就扎进卧室里关上门享受自己的生活。父母每天给他们做好饭,长时间坐在小高层的客厅里望着窗外等哥哥回来。大哥加班应酬很多,一周有3天回来吃饭就很不错了,母亲的失落可想而知。

大哥大嫂都是不在乎生活细节的人,很少开伙,家里没多少现成的东西,父母为他们添置了一套密封箱,分别装上了木耳、香菇和东北的小米、黑米及大枣,一一贴上了标签,家里多了一些柴米油盐的气氛。母亲叮嘱哥哥,一定要多注意身体,懒的时候这些东西是很管用的,无须费力。

父母到大哥家后,还完成了一件事,为大哥家的阳台添置了一些花花草草。母亲还用东北的大布给大哥和大嫂缝了两个靠垫,放在阳台的休闲椅上,这是大哥后来才发现的。父母在北京的一个月正是大哥最忙的时候,本来有一个双休日空闲,偏偏天又下雨,只得待在家里,大哥很过意不去,可是父亲说:在家挺好的,看到你们我就满足了。

一个月很快到了,父母要去第二站上海。大哥给他们买机票,可是母亲执意不肯,最后在大哥的坚持下,买了软卧车票。姐姐原来是学医的,后来和姐夫一起开了一家公司,做医疗器械,生意不错,忙是不必说了。姐姐家的房子在徐汇区一个不错的小区,顶层,他们的孩子很小,请了保姆,多半时候只有孩子和保姆留在家里。姐姐在我们兄妹三人中是比较出色的,聪明漂亮,也是父母最满意的孩子。

姐姐家的房子大,给父母特地准备了一间房,很大,阳光充足,母亲对姐姐说:你放心吧,这个月我就是你们的保姆,什么活都交给我吧。姐姐歉意地对母亲笑,她给了父母钱,让他们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家务事交给保姆就可以了。

可是父母闲不住,每天接送小外孙、做饭、栽花。姐有头疼病,她一回到家,母亲就给她用东北的土法儿拔罐子,家里俨然一个诊疗室。母亲的一招一式都像模像样,一边做一边数落姐姐:钱少点儿就少点儿,身体最重要,你看你现在身体都不如妈了。姐姐后来对我说:那一个月是她最舒服的时候,每天回来可以享受拔罐子,还可以喝妈妈做的大枣汤,她的脸色红润了很多。虽说以前家里有保姆,但是那样的饭菜终究没有感情的味道。

姐姐家的楼顶除了卧室外,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父母带来的花种又派上了用场。他们每天楼上楼下地跑,用姐姐给的钱请来了花木公司帮忙,把楼顶平台一半种上了菜,一半翻成了小花园,并手把手地教保姆每天怎样打理这些东西:“敏儿(我姐)有一个休息的地方,孩子也可以玩儿,多好啊。”


猜你喜欢

  • 途中树

    我路过很多个城市,站台,村庄,小镇,我常常很快就忘记了它们的容颜,还有那些模糊不清的路人的面孔,但那些一闪而过的树木,却如一枚印章,印在我记忆的扉页,再也祛除不掉。 我记得一次坐大巴,从家乡的小镇去北京,有8个小时的行程。是让人觉

  • 乘着歌声的翅膀

    居家生活中,我喜欢用歌声陪伴自己,无论是刷锅洗碗还是擦地洗衣,总有歌声在我的耳边回响。 平常日子中,我喜欢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而且是德德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湾碧水映彩霞在德德玛醇厚迷

  • 用自己的姿势奔跑

    前不久,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省文学院作家班的学习,头脑里充斥了太多的文学理论和劝诫,我变得无所适从,手在键盘上变得迷茫。原本信手拈来的文字变得飘忽,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疏离感。那些走在我前面的人,就像是一座座山,一座座高不可攀的雪山。为此

  • 石头的价值

    几年前,美国的凯伦到苏必利尔湖观光。晚上,他到湖边散步。忽然,一阵嘈杂声自不远处传来。凯伦走近一看,原来是两伙儿乞丐为了争夺地盘儿大打出手。一会儿,乞丐之间的战争升级了,他们开始改肉搏为捡起海滩上的石块对掷。石头不长眼,就在凯伦决定离开

  • 坐下去,做

    一位老教授来学校做演讲,礼堂座无虚席。老教授的一生真可说是辉煌夺目,专业造诣深厚,桃李满天下,对绘画、书法、文学也颇有研究。 在一个半小时的演讲里,他幽默风趣地讲述了自己的生平,人们听得激情澎湃。演讲快结束时,老教授请大家提问交流

  • 想做就做,没有为什么

    作为一名记者,我习惯了面对任何人、任何事时,都要多问一个为什么。 前不久我采访一个英国籍的在读博士,本来在艺术学校当老师,名叫格法普拉扎。他在伦敦搞三维动画,同班同学好多都在好莱坞挣大钱。 这么一个人,无意中看了一场京剧演出

  • 别有用心的深层

    父亲去世后,11岁的彼得林奇不得不在上学之余去打工,以贴补家里的开销。他在高尔夫球场谋得了一份捡球的差事。其他球童看到林奇长得瘦弱,都有意欺负他,让他专为那些球技差的球手服务,但林奇总是毫无怨言地接受,大汗淋漓地满场奔跑去拾球。 两年过去

  • 表演者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表演者成了他的专属称呼。在B城大剧院演出过的所有人,可以被称为演员、明星,甚至艺术大师,唯独表演者这个称呼,只属于他,不能用在其他任何人身上。 表演者两个月只演出一场,一年只演出六次,但天天都有人来询问有没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