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纸飞机

纸飞机

收录日期:2025-11-20 14:56:48  热度:8℃
彼得和邓肯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会折各种各样的纸飞机,喜欢看纸飞机在天空中飞翔。但是因为飞机是纸折的,飞过两回就仍掉了。
这一天彼得和邓肯去爬山,虽然爬山很累,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两个人非常高兴。他们来到山顶悬崖边上,彼得说:“邓肯,我们折个纸飞机,写上自己的名子,在这里放飞吧!”“好啊!”邓肯高兴的回答。
“彼得号、邓肯号飞吧!”两只纸飞机同时飞了出去。
这时,邓肯一不留神一下滑下悬崖。彼得伸手去抓邓肯,不料自己也跌下去……
彼得号、邓肯号飞行速度很均匀,象在太空中一样,它们骄傲极了。“可惜我们落地后生命就结束了。”彼得号说。“也许不会的。”邓肯号回答。这时它们看见主人从悬崖上掉下,幸好被峭壁上的一棵树接住了。
“会有人去救主人吗?”彼得号问。“恐怕离山顶太远,人们听不见它们的求救声。”“那怎么办?”邓肯号沉思了一下:“现在只有看我们的了。”
两只纸飞机落在山下,一只蝴蝶飞过。邓肯号喊:“美丽的蝴蝶,你能帮我们飞到山顶吗?我们要救主人。”
“可我的力气太小了,我帮不了你们。”说完蝴蝶飞走了。一会儿,一只老鼠爬过来。“老鼠先生求你把我们带到山顶好吗?”“没工夫,我还没找到晚餐呢。”老鼠不耐烦的走了。
又过了一会儿,一只啄木鸟落在树上。彼得号和邓肯号一齐喊:“啄木鸟先生,求您帮帮忙,把我们带到山顶好吗?我们要救主人。”
“哦,是这样呀,好吧。”说完,啄木鸟衔着两只飞机落到悬崖上面——
这时,一位护林员正好走过。他看见悬崖边上有两只纸飞机,而且上面还有两个人的名字。护林员觉得是不是有人掉到山下去了呢?于是他大声冲下面喊:“下面有人吗?”
一会儿,他隐约听到有人喊:“救命!”然后护林员找来几个人,开始救援……
彼得和邓肯被救了,他们激动的流着眼泪说:“谢谢叔叔救了我们!”
护林员说:“孩子们这两只纸飞机是你们折的吗?”“是呀,我们写上自己的名字就扔出去了。”“这可真是奇迹,它们竟然能飞回来。如果不是纸飞机,我根本不知道你们在悬崖下面,要谢你们就谢它们吧!”
从此,彼得号邓肯号再也没有被主人丢掉。

猜你喜欢

  • 纵虎归山的故事

    东汉末年,刘备处境艰难就去投奔曹操。曹操的谋士程昱知道刘备不是等闲之辈,劝曹操尽早除掉刘备。刘备为麻痹曹操,装做种菜不问政治。曹操灭了吕布后,刘备请求带兵攻打袁术,曹操给了五万军马,刘备离开曹操自立旗号。 释义:把老虎放回山去。 比喻

  • 筚路蓝缕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郑国派大夫皇戍[shù]到晋国求援,并称楚人很骄傲,现在出兵可以大败楚军。下军副将栾[luán]书极力反对,说楚王灭庸以后经常教育百姓,不要忘记楚国先君若敖开创基业时筚路蓝缕的生活。晋国出兵,结果被楚军打败。

  • 积羽沉舟的故事

    【发音】jī yǔ chén zhōu 【释义】羽毛虽小,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细微的东西可以汇成巨大力量;也比喻坏事虽小,积累下去会产生严重后果。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示例】元·无名

  • 秦镜高悬的故事

    【释 义】 秦镜:相传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知道心的邪正;悬:挂。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不徇私情。也比喻人料事清楚,见解深刻。 【出 处】 《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

  • 磨穿铁砚的故事

    成语出处:宋·陆游《寒夜读书》诗:“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须忧。” 磨穿了铁铸的砚台。《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初举 进士,主司恶其姓,以

  • 破甑不顾的故事

    典故出处:《后汉书·郭泰传》:“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成语资料:成语解释: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常用程度:一般

  • 矮子看戏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小镇,镇上有个小矮人,身高不足三尺,他特别喜欢凑热闹。一天,他在街上闲逛,忽然听到一阵锣鼓声传来,心想:真热闹,是干什么的?去瞧一瞧!”他顺着声音找去,只见不远处聚集着一群人,不知道里面在干什么,他急忙跑过去看个究竟。

  • 短兵相接的故事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写《九歌》热情讴歌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祭祀他们,歌颂他们的忠毅。诗文内容为:“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光。” 【解释】短兵:刀剑等短兵器;兵:兵器;接:交战。意思是车轴相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