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如果别人对你有偏见

如果别人对你有偏见

收录日期:2025-11-20 22:58:17  热度:9℃

我刚工作的那几年,被周围的很多朋友称作“好斗的小公鸡”。

为什么呢?因为我特别容易激动和冲动。最典型的是,我情商最低处表现在:凡事都喜欢和别人争个明白,辩个高下。很多时候,争辩的最后,早已经脱离了最初讨论的问题,就像男女朋友或小夫妻吵架一般,吵着吵着就开始翻旧账、摆立场了。

经过几年血与泪的教训,我开始收起自己略显凌厉的棱角,慢慢地开始走向所谓的成熟和圆滑。因为年岁,真的可以让我们明白很多世事,看清很多人的真面目,看透很多问题的对错真假。

还有,我感触最深刻的一点:

我们对一件事情的评价好与坏,是看这件事情发生在了什么人身上。换句话说,我们不是对某个人的某种行为或言论有意见,而是对这个人有偏见。你若在心底觉得讨厌的人,无论他做了什么事,你都不会觉得有什么好赞颂的;而如果换作自己亲近的朋友,无论他做了什么事,你总会觉得有几分道理或者有一些是可原谅的。

这就是偏见的可怕之处。

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死磕——他觉得自己做得非常正确英明。你为什么不赞同或者不表扬,甚至误解和歪曲我呢?他为自己不值,觉得应该把这件事情和别人讲清楚。这正是我以前走的那条路。

后来,我才慢慢发现,只有很少的人,你能通过和他进行几场或者几十场辩论,彻底改变他对你的认知和评价。

所以,很多时候甚至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行为是徒劳的,甚至是有些可笑的。懂你的人不需要你的解释,不懂你的人听不懂你的解释。

最有价值和分量的,是你的不辩不语和不言放弃。

是啊,我们要做的事,心中认定的路,想过的人生,为什么非要解释给别人听,非要得到所有人的赞同和支持呢?

有人说,如果不解释的话,别人会误解你,自己会受委屈的啊!

这只能表明一点——你还是很年轻。要知道,受委屈几乎是一个人成长最快的途径,吃下去的是委屈,消化后得到的是格局。

人生在世,我们不会遇到一个完全没有委屈的环境,就算在视我们为第一位的父母那里,都有可能会存在委屈,更何况在社会上呢?而且,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些委屈和偏见,不見得是多么坏的事情,反而可能会让你的心智迅速成长。至少,不至于在以后,被别人评价为:这个人,怎么还像个毛头小伙子一般冲动毛躁呢?

大千世界里,我们被很多人看不懂,就像我们也看不懂很多人一样。如果我们坚定自己心底的方向,知道自己的每一步都是在慢慢靠近梦想的光芒,那么,就不必在乎别人是怎么看你的。

母亲曾告诉我一句话:世界上许多人需要的,其实不是实用的忠告,而是充满暖意的附和。

猜你喜欢

  • 官大一级如泰山压顶

    老江本来是一个不起眼的平庸的角色,其实生活就是这么怪,皎皎者易污,峣峣者易折,出头的椽子先烂,多少比老江优秀的人才或者中途遭人陷害夭折了或者遭人嫉妒埋没了,只有老江脱颖而出,当然,有人说话不好听:武大郎开店专找矮子。甭管别人说什么吧,中国人

  • 闲话汇报

    能够走上领导岗位的必然有自己的过人之处,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要不然怎么不是你坐在“一把手”那一把交椅上呢?我曾经有一个同事阿彪,是一个典型的痞子加无赖,一次有几个女同事路过他的寝室,顺道进去看一看,他一屁股就坐在板凳上再也不敢起来,后来女同

  • 趁虚而入

    王先生是一家子公司的主管,论工作经验及工作能力都是上上之选,但是工资及待遇却一连几年都是平平淡淡,根本没有上调的趋势。他身边的同事,甚至比他年轻和资历小的同事都当上了部门主管,而他却始终如一,至少什么原因,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为此王先生整天

  •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识,连三岁大的小孩子都懂得。而且,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同时还是一种可以推广的理论,也就是教师常说的举一反三的道理,这就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所以值得一说。 单位单身宿舍楼是前年夏天装修的,资金控制在牛

  • 美国人为何不信任精英

    由于在美国人与人平等的价值观深入人心,一般美国人对精英/非精英的说法都会非常反感。美国人把资质、兴趣、才能的差异视为“差别”和“不同”,而不是“高下”或“优劣”,因此美国人比许多其他国家的人更关心那些看上去是“低下”得没有希望的人群,包括社

  • 绝对不改版

    很多年前我读大学那会儿,平面设计还是一个时髦的工作。班级里有男生买了PHOTOSHOP教程学做图,收获女生仰慕的眼神无数。那时的电脑还很笨重,会在电脑里装一个PS软件,偶尔打开来修几张素材图、拉拉渐变、覆盖图层的男人,侧影背影都很帅。毕业时

  • 牛圈历险记

    怀着在尝试中探索学习的态度,大三下学期,我开始广投简历,为自己的暑假谋一份实习工作。意外且幸运地,我被微软录取为一名PM暑期实习生。总听学校老师说那儿是个“牛圈”,各色牛人相聚一堂,有幸闯一把这个传说的超级牛圈,近距离观察学习大牛是如何炼成

  • 论坛“通缉令”

    员工在公司面临倒闭之际,携带着重要的技术机密“潜逃”。老总反守为攻,展开了一场奇特的网络“追捕”……当刘军来到周伟的办公室时,心里难免有些不安和紧张。早在一年前,周伟就曾邀请过刘军到他的公司里上班,那时刘军所在的公司发展势头正猛,因此他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