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送礼送鹅毛

送礼送鹅毛

收录日期:2025-11-20 12:47:51  热度:10℃

清朝年间,邓州有个吹糖人的小贩叫林范,他四处讨生活,流落到洛阳一带。这天他在街上吹糖人,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乡音:“小范子!”

他抬头一看,不禁又惊又喜:这人是邻村的吕永。只见吕永身穿绸衫,脚蹬锦鞋,像个有钱人。林范不禁想:这吕永原本只是一个钉锅补锅的手艺人,怎么突然间就发达了?

两人难得在他乡遇到,吕永热情地邀请林范去了一家酒馆吃饭。吃得正高兴,林范问起吕永怎么发的财,吕永说:“咱们邓州有个老乡叫高震环的,在这里当大官了,听说是知府,我找他卖绸缎。”

原来找到靠山了!林范暗自感慨,望着吕永说:“永哥,你能不能给我引荐一下,我……我也想找他。”

吕永犹豫了片刻,说道:“这样吧,我给你指指路,你自己去见高大人。只要讲明你是邓州人,再带点儿礼,他一定会帮忙的。”

饭后,两人作别,林范就带上积攒的十两银子去知府衙门拜会高震环。到了衙门,见过门房,他递上帖子,言明是高知府老家的人。

那门房接过帖子转身去了里边,很快传话回来:“老爷说了,不见。”

什么,不见?林范大吃一惊,心想:他都见吕永了,为啥不见我?难道我带的礼太少了吗?林范说道:“我是大人的家乡人,烦请再通报一下。”

门房说:“老爷都说不见了!你回去吧!”林范又失望又疑惑:吕永又是通过什么门路见到高震环的?

三个月后,林范又去见吕永,把自己送礼碰壁的事讲了出来,最后说道:“我都说了是家乡人,还带了礼,他怎么就不见呢?”

吕永说:“高大人清正廉洁,听说是家乡人求见,难免要避嫌。”

林范反问道:“那他怎么见你了?难不成是嫌我礼送少了?”

吕永一听,又笑了,说道:“实话告诉你,我可连一个铜板都没送。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我只是给他送了一根鹅毛而已。”

林范半信半疑地说:“鹅毛,真的是送了一根鹅毛?为什么呀?”

吕永说:“我也不知道。我爹临死前,说高震环在洛阳这里做了大官儿,要我来投奔他。并说如果他不愿帮忙,可以送他一根鹅毛。我想高震环一定是重情义甚于金银。”

听罢吕永此番说辞,林范心里有谱了。等了几天,他真的又去衙门拜会高震环,在拜帖上写明是老家邓州人,并且附上了一根鹅毛。

那高震环果然是重情义之人,这次竟然亲自来迎接林范了。

到了客厅,高震环命人倒茶,问道:“你哪里人啊?”林范答道:“林家村的。”“哦!”高震环点了点头说:“我们是高楼的,离林家村并不远。”

就这样,两人谈了很多家乡的事,让林范暗喜的是,高震环在他这个老乡面前没有一点儿官架子,非常随和。最后,林范直言,吹糖人赚钱少,并且人生地不熟,希望能够贩点玉器,请高大人多多帮忙。

高震环沉吟道:“我们为官的,应该上对得起天子,下对得起百姓,要是帮你了,那就是徇私……”

林范说:“我是做正当生意的,你是大官儿,只要让手下人多照顾我的生意就可以了,反正这个钱分摊到每个人身上不会太多。”

“让我想想……”高震环又低头深思,良久,好像下定了决心,“好,谁让我们是老乡呢?我就帮帮你。”

闻听此言,林范起身欣然告辞,高震环却拦住了他,说道:“别慌,明天我要在郊外的高风山庄宴请咱们邓州老乡,到时你可一定要来。”

看看,人家答应帮忙,还要请自己,这份深情厚义多难得!林范欢喜地问:“咱们有多少邓州老乡?”高震环笑了,说道:“不多,十七位。”林范听了,一阵感慨。

回去后,林范越想越高兴,晚上就美美地喝了一顿,喝得晕晕乎乎的,竟然一觉睡过了头。眼看要失约了,林范赶紧一路小跑,朝十几里外的高风山庄赶去。

高风山庄是高大人在郊外置办的一座庄院,门楼高耸,林范老远就看到了,可是他却猛然一惊。

高风山庄上空火舌飞腾,浓烟滚滚,阵阵人喊马嘶之声如狂涛一般传了过来。“怎么着火了,怎么着火了?”林范喃喃自语。

附近的人见山庄着了火,都赶着来救火,可大火熊熊,岂是几盆几桶的水就能浇灭的?无奈,他们只能眼睁睁地望着山庄在大火中一点点坍塌。

林范吓傻了,突然,火光中蹿出一个身影,“小范子……”

林范一惊,急忙叫道:“永哥!”

这个从火光中蹿出来的人正是吕永,吕永蹿出来后立即扑倒在地上,左右翻滚,林范也赶紧脱下自己的衣衫帮他扑灭身上的火。很快,吕永身上的火熄灭了,但他的脸上却黑乎乎的。

林范着急地问:“怎么了?”

吕永扭头看看四周,满脸恐惧地说:“快跑,快扶我跑!”

两人朝无人的远方跑去,身后,熊熊大火,吞噬着周围的一切……闻讯赶来的高大人似乎正在指挥众人救火。

吕永见后面无人追赶,这才让林范停下来:“停下……停下……”说罢呼呼直喘粗气。

林范焦急地问:“这到底是怎么了?”吕永又回头朝高风山庄的方向望去,恶狠狠地说道:“他……他真是人面兽心!”

林范一惊,问:“谁?”

“高……震……环。”

“他?”林范疑惑了,心想他不是热心帮老乡、是个重情义的人吗?

吕永喘口气说:“我才知道……他把所有给他送过鹅毛的人都请进山庄,说……说好是请老乡,其……其实是想杀人灭口……”

“杀什么人,灭什么口?”林范更加奇怪。

吕永惨然一笑,说道:“杀我们这些给他送鹅毛的人……”

“给他送鹅毛的人?那不是也包括我?”林范甚是不解。

吕永说:“不错……”说着就讲出了一件很可怕的事:高震环在邓州老家时只是一个穷酸书生,屡试不第,后来连进京赶考的盘缠都没有。无奈之下在三年前的一个晚上,他伙同自己的几个表兄弟扮作蒙面土匪,烧杀抢掠了附近的几个村子,吕永家的吕庄和林范家的林家村都在其中,随后他就捐了一个知府在此做官。可是他扮土匪的事情被吕永他爹和几个邻居知道了。因为高震环他们烧杀抢掠时曾经头插鹅毛,扮作鹅毛帮,以掩人耳目。吕永他爹知道高震环在洛阳一带做了大官儿,就命儿子前来投奔他,说如果他不愿帮忙,就送以鹅毛。

“此举并非是‘千里送鹅毛’之意,而是暗含威胁:如果不肯帮忙,就要告发他。我以前不知道此中秘密,就让你和其他老乡都给高震环送鹅毛,唉……那高震环见前来送鹅毛的人越来越多,愈发不安,便起了杀心。”

林范感慨:幸亏自己昨晚喝醉了酒,睡过了头,否则只怕也要在山庄丧命了。

后来,林范和吕永去巡抚处告状,那巡抚经过查证将高震环革职查办了。之后,吕永还钉祸补锅,林范还吹他的糖人,他们都感叹以后做人不可太贪心……

猜你喜欢

  • 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梁惠王看到庖丁正在分割一头牛,但见他手起刀落,既快又好,连声夸奖他的好技术。庖丁答道:“我所以能干得这样,主要是因为我已经熟悉了牛的全部生理结构。开始,我眼中所看见的,都是一头一头全牛,现在,我看到的却没有一头全牛了。哪里是关节,哪

  • 养豹捕鼠

    养豹捕鼠从前,有一个人叫猗于皋。他听说有一个姓尾勺氏的人家饲养了一只豹,这只豹善于捕猎野兽。猗于皋非常羡慕尾勺氏家养的豹子,他想:要是自己也养一只豹子那该多好啊!于是就用一双洁白无瑕的璧玉,把那只豹子换到了自己家。换回来以后,他把豹子精心饲

  • 画皮

    画皮从前,太原地方有个姓王的书生,人们都叫他王生。有一天,王生早起外出,遇见一个女子,怀抱着包袱,在路上艰难地走着。王生有点可怜那姑娘,他疾走几步赶上那姑娘,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美丽姑娘。王生非常爱慕她,于是问道:“姑娘,你的家人

  • 献鸠放生

    献鸠放生每逢元旦,邯郸一带的老百姓都要成群结队去山野里,捕捉许多斑鸠,送到赵简子的府第上。赵简子看着一笼笼活蹦乱跳的斑鸠,非常高兴,命人取出金银,厚厚赏赐给每一个献斑鸠的人。有个人在简子家做客,见了很奇怪,问简子要这些斑鸠干什么。简子回答说

  • 生木造屋

    生木造屋高阳应打算盖一所房子。他请来了很多的工人去伐树,刚砍回来的树木堆在院子里,他就对木匠说:“现在木材已经齐了,一根都不少,你可以动工了。”木匠说:“不行啊!这些木材都是刚伐回来的,还没干,如果把泥抹上去,一定会被压弯。用新砍下来的湿木

  • 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战国时期,在宋国有一个农民,在乡下种了几亩田地,他的性格很急躁,自从春耕播种以后,就天天到地里去看秧苗。有一天他去地里锄草,看到自己家的秧苗比别人的都稍微的矮一些。他心想:这秧苗长得太慢了,我得想办法帮它长得快一些。但是怎样才能使秧

  • 熊奶奶的幼儿园

    1.熊奶奶很喜欢小动物,她想在森林里办一家幼儿园。“办了幼儿园,谁家的孩子都可以让我来带啦。”熊奶奶想。2.准备了很多天,熊奶奶真的把森林幼儿园办起来了。3.住在河对岸的动物宝宝,想上熊奶奶的幼儿园。4.住在山那边的动物宝宝,想上熊奶奶的幼

  • 掌声

    大树底下有许多人在乘凉。这时,一只百灵鸟飞了过来,落在树枝上,开始婉转啼鸣。顿时,树下一片寂静,人们静心倾听,全都陶醉在悦耳的鸟鸣声中。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蚊子。它听到百灵鸟的歌声后,不服气地对百灵鸟说:“都说你是著名歌手,有着‘金嗓子’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