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不败将军程不识是谁?他凭什么和李广齐名?

不败将军程不识是谁?他凭什么和李广齐名?

收录日期:2025-11-20 21:58:52  热度:11℃

大才子王勃的一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道出了西汉名将李广的命运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最出名的李广难封吧!可大家又是否知道,和李广齐名的那位叫做程不识的将军呢?他名头还没李广大呢,岂不是更难封?

李广,有名的飞将军;而程不识就和他的名字一样,不被人所熟知,除非你研究过秦汉史,否则你绝对找不到这个人。

汉武帝在位期间,李广和程不识是同级别的官职,都是太守,只不过任职的地方不同罢了,当时两人还齐名来着呢!李广有多出名,程不识就多有名。

程不识恰恰是和李广相反的一类人,两个人站在你面前,你很快就能分辨出来。

李广属于粗狂型将军,他的作战风格十分自由,打起仗来,不是赢得漂亮,就是败得惨烈!很多时候,李广只需要带很少的军队出去,就算对上数量几倍于己方军队的敌军,他也能依靠机动灵活而取胜。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李广上战场,传回来的消息,不是大胜就是大败,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吧!

反观程不识,他带兵严谨,严格按照军规制度来训练士兵,因此他所带的军队出战时,往往人不解甲、马不卸鞍,时刻警惕,敌军攻不破,但他也很难取得大胜。李广以骑兵为主,力求一个快字;而程不识则以步兵为主,力求一个稳字。

程不识的稳重是出了名的,西汉武帝时期,人人都知道汉朝有个不败将军程不识,他打起仗来从不会失败。可是,提起李广来,则有两种极端的看法,有的人认为他很厉害,给他一万的军队,他能当成十万人来用,但是程不识的一万人就只能发挥一万人的作用。有人也认为他很差劲,一下子就失败了。

其实,程不识和李广各有优劣,只要顺应时势地运用好这两个人,那将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武帝在指派将军对战匈奴的时候,专门让李广负责辅助,也不是没有道理。否则李广一个没撑住,捅了篓子怎么办?

个人意见,如果不懂得如何打仗,也不懂如何任用这两种人才,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任用程不识这种稳重型的将军,虽然他无法大胜,但至少也不会失败啊!只有到了最紧急的时刻,才可以让李广这种将军担当大任,说不定能转死回生呢!

李广的结局并不好,因为延误战机,他自杀谢罪了。他的小儿子以为是卫青故意为难父亲,还刺杀卫青,最终事发被霍去病所杀。程不识的结局就好得多,得到了善终。

猜你喜欢

  • 一件有意义的事

    小智上小学四年级时,有一次周末,语文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有一篇作文,题目叫《一件有意义的事》,要求写成记叙文,内容可以写如何助人为乐、如何热爱劳动等等,同时要求同学们必须写出自己真实的活动,不许虚构。星期一,同学们都交了作文。下午的自习课,语

  • 诗人大根

    感觉任何时候,诗人都是被爱慕的对象,男诗人如此,女诗人更加受宠。记得刚工作时,我中学同学大根就遇到了女诗人,而且还是他正儿八经的恋人,这事可大了去了,经过认真思考,老兄决定开始学写诗,不然如何相配?于是一个新诗人破土而出。大根是他家的独儿子

  • 童年的烦恼

    欢乐的童年是相似的,烦恼的童年可能就不一样了,记得我读小学时,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是经常提到嘴边的话题。老师说:敌人就在你的身边,“黑五类”妄想翻天,赫鲁晓夫可能就躺在你的床上,美国的飞机随时有可能到中国来扔炸弹,蒋介石还想反攻大陆,同学们,

  • 不甘愿天使

    不甘愿天使我认识一个孩子,现在在欧洲最好的音乐学院读书,她的转折很有意思:毫无疑问,小时候老师都认为她是个音乐天才,不过,训练太辛苦,她宣布放弃,并对母亲发誓:只要敢逼,就剁掉自己的手。这个狠角色从此再不摸钢琴。四五年之后,来到高二,因为智

  • 彩色青春不打烊

    彩色青春不打烊那一年,我初到广州,像每一个带着梦想来的年轻人一样,既盲目乐观,又一片茫然。那时候,我刚刚落脚在石牌村一个制衣厂做缝衣工,每天的工作简单乏味。下班之后,回到狭窄的房子里,也只能蒙头大睡。有一天,隔壁空置几天的房子里传来一阵惊天

  •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很小的时候,我就对文字和阅读表现出了一种饥渴感,连用来裹带鱼的破报纸都会被我一字不落地读完。从小我就希望父母能给我买很多课外书,但因为家在农村,父母也只有初中文化,完全靠体力劳动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能供我上学已属不易了,哪

  • 8岁女童的千里跋涉

    8岁女童的千里跋涉一位8岁半的女童能够徒步千里?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但是,这种不可能在邵阳女童曾子琦身上变成了现实。在父母的陪伴下,曾子琦从广州出发,步行回湖南邵阳老家。全程700余公里,历时26天。曾子琦自小随父母在广州生活,虽然家庭条件相

  • 花生壳上的激情人生

    花生壳上的激情人生布莱克出生于英国一个破落的农场主家庭。他从小喜欢画画。布莱克15岁那年,他的父亲向朋友借款承包了一个农场,他想东山再起。可是,接连几年罕见的涝灾使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债主纷纷上门讨债。布莱克几乎面临辍学,更别说买画布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