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沿着最初的理想走下去

沿着最初的理想走下去

收录日期:2025-11-20 14:34:28  热度:8℃

沿着最初的理想走下去

整部电影基调温柔、文艺,且抛出一个相当有趣的数字游戏:说出10件以下你喜欢或讨厌的事情。影片告诉你,真正活得积极有味的灵魂,喜欢的事情会远远多于10件。

寻常的市井生活中,如片中老演员那般“乐活”的姿态实属少见,多的是女主人公这样平凡奋斗的年轻人群。在纷扰的都市里为未来拼搏的日子,毋庸置疑要和无尽的辛劳与烦忧形影相伴:疲于奔命、薪水不高、压力过大、工作单调、闲暇稀少……努力不去抱怨已属高度乐观,强颜欢笑,从少有的闲适感里挖出10件喜欢之事显然过于梦幻。

令我们真正在意的事不多,或许比10件更少。我觉得对于在大都市闯荡打拼的年轻人而言,生活的天平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砝码,即使此刻你手里仅简简单单攥着一两个前行的理由,维系心灵的平衡和有序才是你应当在意的事情。无论何时何地,同自己的心和平相处,比什么都重要。

朋友圈里有不少刚离开大学校园,投身社会一年半载的职场新鲜人,与他们交流的若干片段剪辑在一起,完全是一部反映青年心态的纪录片。一个经典的情节便是,职场新人频频换工作,而其中心境平和者屈指可数。“没意思”“不耐烦”是常见的理由,不少人的状态全然表现为一种持续奔波的茫然,他们对自己的每一任东家都心存不满,抱怨职业与个人志趣不合,或者自怜明珠暗投,被烦琐杂事消耗青春,或者全程一无所获,技能未得到明显的提升……打游击式地换一大圈工作,消极状态却一如从前。这一类职场新人起步时喜好不明,却格外看重自己每一步前行会有什么收获,时时计算一份工作给予内心满足感的砝码分量,可谓“步步惊心”。然而反复计较砝码的得失,却不知回头审视和调整内心天平的平衡,竟导致年纪轻轻就暮气沉沉,聊起工作便如怨妇。

想说说与众不同的一个。朋友J小姐自中学起便有志于媒体,高三时当其他人抱着数理化题库和高考作文指南按部就班备考时,她“不务正业”地挤出闲暇阅读报刊上的优质新闻报道。上大学时担任校刊主编,在宿舍通宵达旦地写稿排版,假期通通用于去各大社会媒体实习。毕业后新闻系的同学都一窝蜂拥向政府和外企,她上海的家人也托人给她安排妥了舒适稳定的工作,男友留校读研,她却执拗地一人拖着行李箱一路北上——那家知名媒体仅提供实习机会,并没有承诺会录取,“我就是喜欢做新闻,活这么多年唯有这件事带给我快乐”。背对着千里之外家人忧心忡忡的目光,J小姐白日里在偌大的北京城为了找新闻四处奔波,晚上回到“蜗居”的出租房还要对付永远堵塞的下水管道,施展不太娴熟的厨艺准备隔日餐食。

大学班级微信群里渐渐涌现各种晒优越感的签约消息,也有人褒贬不明地嘀咕一句:瞧,咱们班也就北漂的那位同学还有新闻理想呢。J小姐淡淡一笑,打开文档继续编辑采访稿。那家知名媒体最终破格录用了她。还记得她签三方协议后和我说,最喜欢杨德昌导演的《一一》,因为拍得透彻、明亮。人不可能看到生活的每一面,所以为了避免患得患失,遵从内心的喜好去选择总是没错的,心安为上。

这是几年前的事了。最近一次联系J小姐,她居然人在香港,听筒中依稀可辨四周熙熙攘攘的市井声,没想到她跑去了更远的异乡追随梦想的感召。听到故人问候,J小姐语气里满是激动,吐了一串“好开心”。聊起前程,压力大,异地恋,但暂时不打算回来。“沿着最初的理想走下去,生活的确更累了,不过精神也更安定了。”时光轻飘飘地溜走好些年,J小姐生活的天平上始终只有两个砝码——喜欢、理想,可就是这两个少得可怜的抽象理由,让她的心灵世界运转得井然有序,她不汲汲于眼前得失,活得骄傲、平和而自在。

说起工作,许多青年将其理解为选择的问题。的确,如今职业选择的范围和自由度都变大了,在一处干得不如意还有若干出口和门路。但这不应成为青年逃避矛盾的万能借口,丰富的选择是为了让每个人更明晰内心真实的喜爱和在乎的人生志向,收获属于自己的生活平衡。

生活不如意事常八九,而人心自有平衡的法则。J小姐执着地追随初心,安然迎接每一场征程赋予的阳光或风雪,然后更加热情有力地拥抱命运在下一个路口的安排。电影《10件或更少》中,老演员教导西班牙女孩,要不顾一切争取、抓紧自己在意的任何人生砝码——比如果断甩掉沉闷的小超市工作,去建筑公司面试——但更关键的一点是,无论故事结尾时何种选择降临,你都要学会乐在其中,享受轻重疾徐的步调,不去抱怨。这,就是我们心灵平衡的要义。

人心当有平衡的法则,让生活不纠结,世道再难,也能呼吸顺畅。

猜你喜欢

  • 一鼓作气

    一鼓作气在大江南北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故事流传至今,其中一个最具感染力的故事便是关于“一鼓作气”的。它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奋斗和坚持,鼓舞了许多人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困苦。故事发生在一个古老而贫瘠的小村庄里。这个小村庄位于山区之中,由于自然条件

  • 鲍叔牙荐管仲

    鲍叔牙荐管仲公元前7世纪的中国春秋时期,鲁国是充斥着内外纷争的时代。在这个动荡的背景下,一个了不起的故事开始展开。那就是鲍叔牙荐管仲的故事。鲁国当时的君主是公子纠,他因为缺乏明智的统治和明晰的政策而备受诟病。而在另一方面,鲍叔牙和管仲这两位

  • 共和行政

    共和行政在一个远古的国度里,存在着一个独特的制度,被称为共和行政。这个国度以公平、平等、民主为基石,每个公民都有权力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共和行政成为了这个国度的骄傲,在这里,权力不再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是由全体公民共同管理,实现最大程

  • 周公辅助成王

    周公辅助成王在古代,有一位智者名叫周公,他以聪明才智而闻名于世。相传,周公曾经在一次将要战败的战役中辅佐成王,帮助他实现了逆袭获胜的奇迹。这个故事被后人称为“周公辅助成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传世佳话。周公是春秋时期的伟大国君周文王的弟

  • 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武王伐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这段历史发生在公元前11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故事始于商朝的末期,当时的国王纣王因为昏庸无道,残暴而腐朽,众民苦不堪言。在不同领域里,如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陷入了困境。而

  • 奴隶为相

    奴隶为相在古代的中国,奴隶身份低微卑贱,他们的命运往往被主人所掌控,生活在一片黑暗的底层社会。然而,在这个承载了着无尽传奇与令人感慨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奴隶凭借其出众的才智和勤奋,最终走上了改变自己命运的道路,成为了一位相国。他名叫樊昕,出

  • 盘庚迁都到殷

    盘庚迁都到殷盘庚,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伟大的君主。据传盘庚是黄帝的后裔,他才华横溢,在位期间,为国家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而盘庚迁都到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据记载,盘庚生于上古时代的夏朝,担任过多个重要的官职,积累了丰富的管理

  • 商汤讨伐夏桀

    商汤讨伐夏桀商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凿记载的国王。夏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他专横跋扈、昏庸无道,引发了社会动荡和民不聊生的局面。商汤作为一个有远见和才干的国君,决定联合其他诸侯国讨伐夏桀,为民伸张正义。商汤睿智地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