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全才作家”柯于明

“全才作家”柯于明

收录日期:2025-11-21 03:53:57  热度:10℃

许多年前,柯于明任《南鄂晚报》总编时,在与他的一次闲聊中我对他说:您最适合当文联主席。其一,你政治素质高,一直在文化宣传部门工作,把握得住文艺创作的轻重;其二,你文艺细胞多,对各类文学艺术都懂,是内行。果然,几年后他做了咸宁市文联主席。这不是相术,也不是戏言。我的判断基于我对柯于明的解读。

柯于明年长于我,在我用笔去敲文坛的门时,他已颇有成就,并且在咸宁文坛与梁必文、饶庆年、刘明恒、杨弃等同是领军人物。

我说柯于明是“全才”,一点不假,不是无限放大他的才能,更不是巴结。他不发我的工资,没发过我的作品。我是成年累月在各种媒体看见他的各类文艺作品才这样说的。然而,柯于明总是谦逊地说:哪有什么全才,我只是爱好广泛而已。

柯于明的“全”,也体现在他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广泛爱好上。他喜爱音乐、书法、美术、摄影、民间文艺,是省音乐家、书法家协会会员。他会弹古筝,是“鄂南普及古筝第一人”。他会吹葫芦丝,是中国葫芦丝学会会员、咸宁市葫芦丝学会会长。他会作曲,创作了歌曲、器乐曲50余首,有《月亮湾》被评为“我最喜爱的咸宁名歌”之一。他还研究朗诵和表演,唱起京剧,有板有眼;登台朗诵,绘声绘色。

柯于明的“全”,还体现在他既从政又从文的“双重角色”上。这些年,从报社老总到文联主席,他尽职尽责,鞠躬尽瘁,一路创业,一路拼搏,多项工作成绩成为全省亮点。作为咸宁市作家协会主席,他乐于做“文学义工”,连续多年组织远程文学笔会,带领咸宁作家“行万里路”,足迹踏遍十余省市。他组织咸宁作家创作出版《这是我的城市》《潜山风景线》《温泉放歌》《脚印鄂南》等;组织了“咸宁文学奖”评奖活动,评选了咸宁“十大优秀作家”“十大优秀青年作家”;依托自己主编的文学刊物《九头鸟》和在各地开展文学培训,培养了一大批鄂南文学人才。

可以看出,柯于明是在执意求“全”。他不断拓宽知识面,除了文学,还研究哲学、美学、新闻和文学批评,在各级媒体发表文艺评论60多篇,结集出版了《眉批斯文》。他拓宽生活面,曾当过教师、照相师傅、电影放映员、专业编剧、主编……曾深入湘鄂赣三省边地采访,成为“徒步穿越幕阜山脉第一人”,被全国多家媒体予以报道。

这种求“全”,就是追求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精神世界的丰富。全面的才能,使得柯于明方方面面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多种文学体裁的探索,有助于圆他的文学梦;不同艺术门类的融会贯通,有利于他艺术水平的整体提升;而丰富的生活积累,让他更深刻地把握生活本质,历练思想,铸造灵魂,完善品德,提升境界。在他身上,真正体现了“崇德尚艺”和文人操守。

猜你喜欢

  • 幸福生活:九月末,带着喜悦与忧愁南下

    九月三十日,送儿子回来,我去了汽车站,打听了一些南下的汽车都经过哪里?打听完了,回到家,我坐卧不安,想爸爸,想妈妈,想妈妈和爸爸是不是在田里干活?家里有花生还有黄豆,爸爸妈妈都六十岁了,身体也不好,如何受得了农忙的劳累?可是,这里的我离不开

  • 我的老咪

    老咪做我喽罗的时代已经再也不会回头了,没准没过几个年头她就变成别人的老咪了六岁以前我被一个叫老咪的女人欺负得死死的。她小时候的爪子比猫还尖,性格蛮横甚于野猫,我脸上愣是让她弄得疤疤瘌瘌的。当时姥姥看着我的小脸蛋那叫个心疼啊,要知道女孩子的脸

  • 妹妹的“情书”

    我有一个孪生妹妹,她叫尼莎。如你所知,尼莎和我的模样如出一辙:天然的栗色卷发、微笑时露出两个小酒窝、鼻头调皮地翘着、眼睛碧蓝澄澈。父母认为我和妹妹是上天赐予他们的最神奇的礼物,他们也像许多拥有孪生宝贝的父母一样,总是把我和妹妹打扮成一个模样

  • 必须赶走猫头鹰

    想起小时候看到过一篇文章,说猫头鹰这种动物,是吃母亲肉的。母亲生育了它,抚养了它,倾其一生,连同最后的一身血肉还是在未谙世事的年龄,我便知道母亲与父亲是合不来的。他们很少说话,常将我关在房门外吵架。战事往往由母亲挑起,房门里边,她的声音大而

  • 和祖父在一起

    每年和祖父一起住上一段时间并不是一件容易事。祖父是一位86岁的退休生物化学教授,他总结出了几条人生智慧:不能放进微波炉烹制的食物不值得一做;冷冻蔬菜比新鲜的好;在股市里要放短线做长线;没必要喝热水;见到喜欢的物品买两份;别胡乱丢弃东西。尽管

  • 我与“瓷”父

    我的父亲是个瓷”父,一个跟我铁瓷铁瓷的爸爸!小时候,爸爸爱我那不用说了,每次出门都把我往自行车后座一放,哪怕是去趟离家100米的早市呢,他都乐意我屁颠屁颠地跟着。上了高中,不知是叛逆还是怎的,我交了一个男朋友。一天傍晚,爸爸遛弯

  • 一辈子陪伴

    我一直在思忖:要不要给父亲打个电话,要不要呢?父亲一定是不在家的。他这时也许正站在5楼或者8楼的脚手架上奋力扔上了又一块砖,擦一擦汗的工夫,就被人拼命地吆喝。十几年了,人也上了50,不知道他,还受不受得了。但父亲是心甘情愿又志得意满的,至少

  • 天使的翅膀

    阿立是我哥哥,也是我们小城里有名的地痞。谁都知道他的拳脚不长眼睛,也知道他的匕首一刻不离身。老人们说阿立是恶魔转世,天生的孽种。但我知道阿立的恶并非天生。阿立大我三岁,小时候和他玩过家家,总是我揪着他的耳朵,逼他趴在地上给我当马骑。那时阿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