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领悟

领悟

收录日期:2025-11-21 01:17:39  热度:7℃

传说某地深山小庙住着一位百岁高僧,他门下有三个弟子,个个聪明朴实,勤劳能干。常说一国不能无君,一家不能无主,高僧愈感身体每况日下,料定自己时日不多,必须在圆寂之前定主把持,但眼下三个弟子品貌、修养、智慧均过常人,难分上下,选主之事困难十分。为此高僧心神不定,寝食难安,彻夜深思数日,突想一妙计。

于是将三个弟子叫到身前,称自己身体不佳,需回老家休养一年,在这一年里希望各弟子将门口的三个大水池的水给挑满。再说那水池深足有5米,想要挑满水池,需整整1200桶的水。三个和尚一听觉得这个任务着实简单,均欣然接受。

大和尚性子较急,师傅走后的半个月已经将水池挑满了。二和尚是个慢性子,心想大和尚半个月就挑满了,凭自己的力气顶多十天便可完工,于是决定在师傅回来之前半个月再来完成这个任务。小和尚则是个细心的人,他大致计算了一下,若每天挑4桶水,师父回来刚好能挑满。一年后高僧回到寺庙,看了三人挑满的水池后,当天便将主持的位置交给了小和尚。

原来高僧为试探三个徒弟是否每日都在劳动,便在每个池中放上几条小鱼。大和尚过于心急,11个月前将水挑满后没有继续加水,水池中的水因没流动而变臭,鱼因为没有新鲜氧气而死亡;二和尚过于自信,过了11个月才给水池加水,鱼因缺水而亡;而小和尚因每天挑水,相当于每天在给水池注入新鲜的水源,水池里的鱼因得到新鲜的水资源,不仅在池中生存下来,而且还越长越壮。

不要自欺欺人,以为自己的知识已过于饱满,而放弃对新知识的追求,使自己停滞不前;不要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天资聪慧,而不愿去接受一件小事,使自己在自信和骄傲中沦落;每天去学习和更新知识,细心去做好每一件事,你会发现生活将变得充实而饱满,这能使你在这个“物竞天择”的社会永处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 幸福参照物

    这是我身边的两个朋友。一个很富有,自己经营着一家广告公司,年收入过百万,住在宽敞明亮的高档别墅里,开着价格不菲的名牌跑车;一个很贫穷,从事着城市里“低等”的扫马路工作,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几百元钱,一家三口蜗居在城中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中。

  • 少收了一块钱

    十字路口,绿灯还在将亮未亮的时候,我就猛蹬了几脚自行车,冲了过去,这一冲造成了如下几个结果:身旁一位骑着车驮着孩子挂着菜肉的大婶受了惊吓,手一歪把,母子二人直接奔向马路牙子,叮咣一阵骚动,车仰人翻,喊声哭声响起;交通协管大爷冲着我使劲儿挥着

  • 违反合同要罚款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经济意识不断增强。为了尽快脱贫致富,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眼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个腰包不断的鼓了起来,常人心里非常着急。他多么希望自己也和别人一样,尽快的富裕起来。于是,他四处打听,寻找尽快致富的路子和项目。这天,常人在一张

  • 人人心中有本账

    交通局的会计刘德这几天愁开了,不是为工作发愁,而是愁送礼。别人愁送礼,不是不想送又碍于面子必须送,就是没钱,刘德不是,他打心眼里想送,家境也宽裕,他愁的是有礼送不掉。让刘德送不掉礼的是新来的张局长。张局长半年前从外地调来,上任没几天就逐个了

  • 村口的老人

    我几乎每天都能在村口看到他。老人安静地坐在老式轮椅上,高大的身躯围裹在一条有历史的军绿色毛毯里;眼睛已经不那么清澈了,像蒙了一层雾;脸上布满了褐色的老年斑,还是能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黝黑的肤色;笑的时候能依稀看到仅存的几颗牙;只有花白的山羊

  • 免费检查拿钱来

    农村人有个特点:有事没事就好凑热闹。常人也不例外。一天,常人有事进城。办完事,常人就在街道上溜达起来。就在他东张西望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对面不远处围了几个人。出于好奇就想上前看个究竟。常人靠前一凑,这才看清旁边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电脑看病

  • 老刘自杀以后

    精神文明建设局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局长大刘坐在主席台上,侃侃而谈:“抓精神文明,首先要从孝敬父母抓起,百善孝为先,羊羔方知跪乳,乌鸦也会反哺,何况我们是人,我们都是娘生爹养的,他们吃苦受累,我们不去孝敬他们能行么?不孝顺的子女,他们就不是

  • 张群的逃亡

    我杀了人了!张群绝望的看着自己的双手,只见自己的双手上,沾满了前妻向宁的鲜血,向宁此时因为失血过多,趟在地上不停的抽搐着,因为濒临死亡,一双眼睛死死得盯着张群,而向宁的情人康伟,早已跑得不见了人影。张群傻了眼,惊慌失措的坐在向宁已经冷却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