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清代科考为何被称为史上最严考试

清代科考为何被称为史上最严考试

收录日期:2025-11-20 18:18:48  热度:9℃

在中国古代,由于科举考试成绩与名利、仕途直接挂钩,作弊现象尤为严重。如何确保考试公平,各朝都有一套相应的办法,其中以清朝的考试管理制度最为完备,考场纪律为“史上最严”……

“准考证”上没照片,如何辨识考生?

考试作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人代考,古称“代笔”,又称“倩枪”、“枪手”。古代由于照片技术尚没有发明,功能类似于现代准考证的“票卷”、“考凭”上是没有照片的,考生凭票入场,枪手很容易混过去。

为防止有人钻“空子”,清代考场实行“点名识认”。所谓的“点名识认”就是点名进场,对其进行辨认,这是考生入场必经的首道关口。入场前,在门外设序进牌,上面写明牌数、省份名次,以便考生认明随行,听候点名识认。

古时的考场称“贡院”,“点名识认”程序在贡院的最外一道“龙门”进行。点名好办,识认不容易,守门人都是随机新换的兵役,不认识考生怎么办?考生要拿出“识认官印结”。

“识认官印结”是古代流行的一种行政文书,上面盖有官印,证明考生身份的真实性,防止冒名顶替。这种文书实际作用是一种担保书,一旦出事,“担保人”跟着倒霉。“识认官”就是担保人,其姓名登记在点名册上,叫到考生时他就出来辨认。这种办法其实是一种原始的人工“人脸识别技术”,识认官临场辨别无误后会签字放行。万一识认官不到场,除了将其所报的试卷扣除以外,识认官也将被查处。对国子监、府学出来的特定人群的考生,也可由其老师(助教)一类考官认可的人员出来辨认。需要说明的是,不只考生这样,凡进入考场的人员都要严查,或出示“印结”,或使用专用“腰牌”(临时身份证)。

没有扫描设备,如何查出作弊工具?

经过识认后,考生还不能进入考场,要经过第二道关口“搜检”(搜身和检查所携带物品)。为了防止考生将作弊资料亦即古代所称的“怀挟”偷偷带进考场,甚至不顾及考生的隐私。

宋金时期,朝廷对“怀挟”行为开始严打,女真人建立的金国甚至采取“裸检”手段,考生进场前“行沐浴更衣之法”。由于有悖斯文,脱衣解裤等手段并未被严格执行,一直到清代才又重视起来,搜检时连内裤都要搜。

据清 《钦定礼部则例》(卷91)《仪制清吏司·乡会试场规》记载,顺天府的乡试和会试考生入场时,在第一和第二两道门分两次进行搜检:“令搜检人役两行排立,士子(考生)从中鱼贯而入。以两人搜检一人,务令士子开襟解袜。”后来更规定,考生必须穿规定服装。

经过这次检查,清朝的考场纪律更严,对所有可能作弊的地方都作出明确规定,如对带入的食品,“糕饼、饽饽各要切开”。甚至连考生所穿内衣内裤(亵衣、裈裤)都有强行要求:“裈裤绸布皮毡听用,止许单层。”搜检时,内衣内裤都要搜。曾有人就此举提出异议,乾隆皇帝亲自解释:“设无所别,而一概从宽,则将来裈裤中竟成怀挟之薮矣。”意思是说如果内衣内裤不搜的话,那考生都把作弊资料藏那里了。

每人一间号舍,如何防交换试卷?

之前进考场的两道程序仅是例行检查,防止考试期间作弊才是重中之重。

古代考场与现代不同,不是一人一张桌子,几十人坐在一个考场,而是每人一个小房间,即所谓“号舍”。贡院平时都是关闭的,考试时会派士兵看守、巡查。在开考前,主管部门要安排专人对考场进行一番彻底检查,除了清查安全隐患,最主要是检查预先埋藏在考场内的作弊资料。

从进入号舍考试至交卷,最容易发生的作弊行为是换号、换卷、代考等。考生和枪手都合法入场,枪手把自己做好的卷子换给考生,称为“龙门调卷”。为严防此类作弊出现,清朝考生坐号的编列都是随机分配的,并有多人现场监视分配。监考人员直接监看对应某舍,姓名登记入簿,“倘有乱号等弊,即将某号原查官参处。”

考生在领试卷时,由换卷官验明卷面。然后按指定通道,进入自己的号舍。进入号舍后,工作人员随即“栅门锁闭”。接下来,监考人员要进行查号,再次核对考生身份,由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等大小考场官员负责,分段严查,按照年龄、相貌逐一核对。没有特殊情况,考生不能到号舍随意走动。如果乱入号舍,一经发现,立即赶出考场。如果在场内制造不稳定因素,“照例黜革枷示”。

考好交卷也有规定。交卷后,考生仍由规定的通道直接出来,不得任意驻足,偷归号舍,也不准另入别号。

没有无线发射装置,场外如何遥控作弊?

答题期间,最隐蔽的作弊手段是内外勾结。古代考场与现代一样,一旦开考要全封闭,与外界完全隔绝。现代场外作弊,可以通过无线装置远程作弊,古代没有这些高科技设备,枪手在考场外怎么知道考题然后将做好的卷子递进场内?

由于枪手直接进入考场代考难度很大,危险系数极高,有的家长往往在考场附近给枪手租个房间,在场外替考生做卷子。试卷如何送出递进?考场内外都有士兵把守巡查,即使没人把守,也无法翻墙。贡院一般有三重墙,内外墙都铺以荆棘,以禁攀爬,贡院别称“棘闱”即由此而来。

清《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上提到了不少场外“遥控”远程作弊手段:“京城举场附近之地,近科以来,闻有积惯奸徒,窝藏枪手,专为场内代倩文字。而不肖举子,勾通外场巡绰兵役及闱中号军,将题目走漏消息,用砖石等物掷出场外。及文字作成,或遥点灯竿、连放爆竹,或将驯养鸽鹞,系铃纵放,作为记号,预行指定地方,以便关通接递……”

猜你喜欢

  • 智夺房子

    一天,小猴出去摘桃子,他走得非常匆忙,都忘记关门。 一头狮子经过,看到这么美丽的房子,就先住了进去。过了一会儿,小猴回来了,他看到一头狮子在自家沙发上休息,吓得连忙跑到门外,大声对狮子说:这房子是我的,你赶紧离开这儿。狮子不理它,

  • 各有所长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动物,一个是长颈鹿,一个是兔子,它们俩是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有一天,长颈鹿看到一颗高大挺拔的苹果树,小长颈鹿的兴致便油然而生,对身旁矮小的兔子说:你看树上苹果都成熟了,我们1分钟内,比比谁摘的苹果多怎么样?

  • 一支奇怪的队伍

    森林有一头骄傲自满的大象,它每天都会欺负小动物。可是这以后它变得非常谦虚,让我们去看看它是怎么变成这样的吧。 一天,森林来了一支奇怪的队伍。队员有:乌龟、蚂蚁和穿山甲。这时,乌龟说:尊敬的大象,听说您能把一只老虎踩扁,能把一只狼卷

  • 狐狸的报应

    自从乌鸦上了当,它为了报复狐狸,用一生的积蓄,参加你想变聪明吗?来吧!我们来教你聪明学习班。 学了一段时间,乌鸦用自己刚学过的以牙还牙的办法来报复狐狸。 但怎么用呢?乌鸦在小河边冥思苦想,突然它觉得自己的肚子在咕咕直叫。它心

  • 蒂伊沙的故事

    从前,在一个长满鲜花的地方,住着很多的花仙子,那里就是花仙国。 有一位老母亲,她怀孕了,这是她第三个女儿。终于有一天,小女儿诞生了,老母亲给她取名为蒂伊沙。 蒂伊沙上学了,她拍打着翅膀向魔法学校飞去。她现在可是学校里最好的学

  • 排队和插队

    小羊、小猫是一对好朋友,她们天天一起上学,下课一起玩耍,中午一起吃饭它俩几乎形影不离。 有一天,她俩一起去食堂吃饭。领餐时,小羊和小猫排在同一个窗口安静地等待着。今天吃鱼,是小猫的最爱。眼看就要拿到饭了,忽然,小熊插了进来,拿走了

  • 红宝石

    传说以前有五个很要好的朋友,分别是鸭、狗、兔子、猫、马,它们是五个好朋友。 一天鸭子去找狗玩,狗对鸭子说我们玩什么?鸭子说我们去森林里玩吧!到森林时,鸭和狗看见猫、马、兔子在讨论谁跑得快。鸭和狗也过去看热闹。鸭说马你们在比跑步你肯

  • 小猪历险记

    一天,小猪来到了青青草原。刚好被灰太狼发现了,小猪一边跑一边喊:救命呀!救命呀!小猪想跑,不过太胖了,不一会儿小猪就累得气喘吁吁的了。灰太狼猛地扑了上去,小猪吓晕了,灰太狼说:今天能吃大餐了。 灰太狼回到了家,红太狼问:有没有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