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书神冯立:当我读完第1738本书

书神冯立:当我读完第1738本书

收录日期:2025-11-20 14:34:41  热度:11℃

从300本读书计划开始

在想象中,这样一个读书大神不仅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还有可能有些“呆气”。然而在咖啡馆见面时,他与所有普通的清华同学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有些胖,笑眯眯的,若非要说有什么不同,大概是他身上有一种少见的自信,有点像老北京的侃爷,仿佛见惯一切随时都能说个不停。他几乎可以轻快流畅地回答所有抛出的问题,对人名非常敏感,对读书时间和数量有着精准的记忆,对陌生人的好奇也早有准备,唯独在提及女朋友的时候才从一个经验分享会的模式中走出来。“我和我女朋友就是在甘阳老师办的一个学术夏令营上认识的”,这是他第一次露出腼腆而放松的笑容,提醒着大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男生。

谈及读书的缘起,也似乎有些普通。只是觉得大学过了一年有些荒废,想看看能读多少书,冯立很轻松地说,没想到大四上学期就提前完成了三年读完300本书的目标,一读就停不下来了。

碎片化时代的阅读适应

被问到如何有这么多时间看书,冯立闭眼想了一会儿,“大概是有空就看吧,我很少拿出整块的时间来读,日常生活往往是见缝插针地阅读,再一个读得多了速度也会上去”。他的作息是“朝八晚十二”型,其实他并没有因为大量看书而耗费太多时间,甚至如某些猜测那样“不通世事”,他数了数,大学生应该体验的生活从打游戏到谈恋爱,从上课到做助教,从实践到旅行,一个不落全都体验过。

他的身上有很多打破人们通常设想的地方,满足着人们的好奇心,其中有一条就是人们对纸质书与电子书乐此不疲的优劣争论,在他这里似乎失去了意义。有的人可能就是喜欢“读书的感觉”吧,提到现在有些人对纸质书的执着,冯立不以为意,“有读书的感觉不等于有效率,读书这东西入门很重要”。

比起读书形式和读书心得,冯立更看重实在的内容和深入的思考。通过对各种学术著的阅读与思考,他写道“读书要读出不同的维度,而不仅仅是停留在阅读的表层,简单阅读就去表扬或批驳某本书的优劣”,在用显眼的数字打头作标题的总结文章里,这样的思考和各个角度的点评才是主角,恍惚间有指点江山的气势。“读书多了写得多其实很容易,读得多了,写得不多但能给别人传递得更多才见功力”,冯立并不只单纯追求知识的输入,他觉得,大学给大家提供了很多知识,但“忽略了传授学习方法”,例如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读书写作。在最新一篇《1700本书阅读总结》里,冯立推荐了《如何阅读一本小说》《如何阅读一本书》等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还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结果带到了他担任助教的课堂上,让自己的学生读书评,练习写作。“说理工科学生不擅长写作,这完全是误解”,在冯立的眼中,不少理工科学生表现优秀,很有潜力,而他也露出一种为人师的喜悦,晃了晃头。

唯有爱与学业不可辜负

虽然读书、思考甚多,冯立却坦言自己不算是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中学时代,他一度不被看好,但超常发挥的高考和自招还是让他幸运地进了人大国学实验班,学了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凡是感兴趣的东西就去学,本科期间他在人大、北大、北师大等学校旁听了20门课,“是像选课一样听课写作业的”,他补充,“比起为了名气去听课,可能真正教得好的老师反而帮助更大”。本科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三位老师——讲授社会调研方法的潘绥铭老师、讲授文学阅读的王以培老师和指引音乐赏析的毕明辉老师——都是在旁听课时认识的。

“除了与学习有关的奖学金,其他的奖学金我都拿了”,他带着一点自豪,特别说起自己本科时期参加的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这个项目他带着两个同学一起,写了八万四千多字的报告,获得了全校人文组的第一名。课题与名人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有关,初时没人愿意参加,他只好拉来好友与下铺的哥们儿,三个人一起回到他的老家湖北黄冈做调研。“很多名人啊,李贽、闻一多、黄侃、熊十力……”一连串被写在中国历史上的人名从他的嘴里冒出来,“这些人的故居和讲学之地我们全都跑遍了”,“不过收获最大的应该是呼吁复建了黄侃夫妻的合葬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想必是很多人的梦想,对冯立来说,这也是他正身体力行的东西。

2015年是冯立在清华历史系读博士的第二年。从人大搬到清华,问到清华有哪些不一样的资源值得同学们珍视,他最先称赞的不是大家引以为傲的食堂和宿舍,而是仿佛挖到宝藏一样得意扬扬地说,清华图书馆能提供的服务超出一般同学想象,比如说可以办北大图书馆的借书证,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知道,而且清华图书馆的借书期限为8周,远远长于一般学校,特别是还能借很多台版书,这都是其他学校所没有的资源。这样的口袋一旦被打开,话题就一个接一个被倒出来,他仿佛是对自己的玩具了如指掌的小男孩,坐拥数座自己无比熟悉的图书馆,大到历数全国能够外借台版书的高校,小到一个博士生一个月最多能借59本书,侃侃而谈,显得异常满足。他在文章里写阅读速度时说,“没有100本的阅读量无从谈技巧,没有300本的阅读量无从谈速度”,而认识他的人则戏称,他有时候让人觉得“没有读过几百本书无从与之交谈”。

猜你喜欢

  • 随机应变的男孩儿

    三国时期,有一个叫诸葛子瑜的人,他的脸长得特别长,很难看。有一次,他的国君宴请文武官员,诸葛子瑜带着他的儿子一同参加。宴席上,国君竟然当场派人牵来一头驴,驴子额头上贴着“诸葛子瑜”的字条,以此取笑诸葛子瑜,逗大家开心。在场的人见到驴子长长的

  • 挑剔的鹭鸶

    一天,一只长颈长嘴的鹭鸶悠闲地走在湖边。微风徐徐,碧波荡漾,她时而梳理一下自己的羽毛,时而瞥一眼湖面上自己的倒影。离湖边不远的湖水里,几只鲤鱼正在玩耍。鹭鸶轻而易举就能捉到他们,但是此时她毫无捕鱼的兴趣。因为她是不随便进食的,她的每顿饭都严

  • 两只野鸭

    两只野鸭,一只黑色的羽毛,一只黑白相间颜色的羽毛。他们是兄弟,一起在湖边玩耍,一起到水塘里捕鱼,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有一天,祸从天降,一个猎人抓住了他们,把他们装进了笼子里。两个兄弟住在笼子里,是那么怀念外面自由自在的生活。黑色的野鸭

  • 不听劝的夜莺

    夜莺和蝙蝠是好朋友,他们天天晚上一起出来寻找食物。可是最近,夜莺不愿在夜里出来了,为什么呢?原来,夜莺天生一副好嗓子,经常在夜里唱歌,他的歌声吸引了很多动物和人的注意,大家都谈论这只在夜间唱歌的鸟,期望他在白天唱歌。夜莺无意之中听到别人对自

  • 金丝雀的友情

    一只小金丝雀离开家,想到外面开开眼界。这天,他来到一个大森林里,一群小动物正在做游戏,有猴子、小兔子、松鼠等许多小动物。金丝雀被他们快乐的笑声吸引,就停住了脚步,站在树上看他们玩耍。机灵的小猴子,看到一位来自森林外的金丝雀,连忙发出邀请:“

  • 孔雀与寒鸦

    今天是鸟世界大选的日子,他们要选一位有才能的鸟成员做他们的国王,带领他们战胜各种危险,过上幸福而快乐的日子。你看!大选的会场里多热闹,从各地赶来的各位代表都争相发言,选举自己心目中的国王。鹦鹉说:“我认为大雁应该做我们的国王,他每年从南到北

  • 达芬奇画蛋

    达芬奇从小就非常喜欢画画。他经常兜里放着笔和几张纸,看到什么喜欢的东西,就画下来。爸爸妈妈看他如此喜欢画画,就为他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专门教他画画。上课的第一天,老师拿出一个鸡蛋,对达芬奇说:“今天我们画鸡蛋!”达芬奇想:画鸡蛋太简单了!于是

  • 铁棒磨针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一生写了上千首古诗,被人们誉为“诗仙”。他小的时候,学堂的老师让李白背诵古人写的文章,文章又长又枯燥,很难背,李白很不喜欢背诵,于是,渐渐地他对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有一天,上课的时候,他趁老师写字的工夫,偷偷地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