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书呆子进城

书呆子进城

收录日期:2025-11-20 13:49:32  热度:8℃

我有一个叫书呆子的朋友,书呆子也有一个叫春恋梅的朋友。书呆子和春恋梅是一个村的,也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同学,只不过春恋梅念书读到高二,因家里穷就离开了学校,书呆子高考落榜才离开学校的。所以,春恋梅进城闯社会,就比书呆子早了一年。

书呆子高考落榜后,也想到城里去闯荡闯荡。可是书呆子胆小,一个人不敢进城。只好给春恋梅打了电话,让春恋梅回家一趟,带他进城。春恋梅二话不说,就回了趟家,带着书呆子坐车进城了。

城的南面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公园。春恋梅在山上的公园里,干绿化的临时工。下了车,春恋梅就带着书呆子,往他干活的公园走。

在路上,偏巧碰了几个在公园一起干活的同事,于是就结伴回公园。在快到山前的一个十字路口时,书呆子有些尿急,就对春恋梅说,他想方便一下。

春恋梅朝四处瞅了瞅,见不远有个公厕。就给书呆子指了指,说:“你到那公厕去方便,城里是不能随便大小便的,抓住会罚款的。”

书呆子点点头,就向公厕去了。这时,一个同事说:“我们先慢慢走。”

春恋梅想等书呆子,可同事们慢慢朝前走了,就对还没进公厕的书呆子喊了一句:“我们朝前慢慢走了,你上完厕所了就赶来。”春恋梅听书呆子哎地答应了一声。就和同事慢慢地朝前走去。

春恋梅和同事慢慢地走了好一阵,却不见书呆子赶来。春恋梅有些着急和担心,就对同事说:“我们等会儿。”

春恋梅和同事又等了好一会,却不见书呆子赶来。春恋梅着急了,说:“我去看看。”

说完,春恋梅就返身顺原路找去。在不远的那个十字路,春恋梅看见了书呆子。春恋梅见书呆子满头大汗地,站在马路对面的道牙上看红绿灯。春恋梅有些生气地走过马路问:“你不走,站在这,看什么红绿灯。”

书呆子见了春恋梅,舒了一口气,说:“这红灯怎么一直都不灭。”

春恋梅鼓着气说:“你管它灭不灭的,你走你的路就行了。”

书呆子听了竟一本正经的说:“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春恋梅听后哑然失笑说:“走吧,那红绿灯坏了好长一段时间了。”

春恋梅把书呆子带到城里后,就介绍到自己干活的公园和自己一起干起了公园的临时工。一天的工作,主要是给花花草草浇浇水,修剪修剪,维修公园的一些设施。

头几天,春恋梅发现书呆子,每到中午和晚上吃过饭的一段时间,书呆子就不见了。春恋梅感到很是奇怪,想不出他是干啥去了。

一天,吃过中午饭,春恋梅见书呆子又不见了,就没有午睡,等书呆子回来。好一会,书呆子气喘嘘嘘的回来了,春恋梅纳闷赶紧问:“你干啥去了。”

书呆子不好意思地说:“我上厕所去了。”

春恋梅听了不解,又问:“你到哪里上厕所去了,还跑的气喘嘘嘘的。”

书呆子嘿嘿笑了两声说:“就山下面的那个公厕。”

春恋梅听完又气又好笑说:“这么大的山那么多厕所上不了,非要跑到山下面去上厕所?”

书呆子听后有些脸红小声地说:“你不是说城市里不能随便大小便吗?”

春恋梅听后苦笑不得。

猜你喜欢

  • 明目张胆的故事

    唐高宗时有一位大臣名叫韦思谦,做人正直,时常会劝谏皇上,有话就会直说。他考上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应城县令,后来升为监察御史。有一次,他发现中书令(即宰相)褚遂良以低廉的价钱强行购买邻人田地,正直的韦思谦也不害怕他官位高,势力大,立刻上书举发他

  • 千钧一发的故事

    韩愈,字退之,唐朝邓州南阳人,是当时的大文豪,主张文以载道之说,以复古为革命,用散文代替骈文,影响当时及后代非常大,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劳,他很反对佛教,唐宪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他上表谏阻,得罪了皇帝,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的官,他在潮

  • 运筹帷幄的故事

    语出《史记?高祖本纪》。这一典故说的是西汉初年,天下已定,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喝了几轮酒后,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而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高起、王陵认为高祖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与战略要地,给立大

  • 公而忘私的故事

    春秋时代的晋平公要找一位有贤能的人担任南阳县的县令,因此他找来大夫祁黄羊,想请他推荐适合的人选。没想到,他竟不计前嫌推举了自己的仇人解狐。又有一次晋平公找一位勇敢善战的人担任军中统帅的职位,祁黄羊知道之后,大力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一点都不担

  • 生灵涂炭的故事

    后燕、后秦联合攻打前秦,于是前秦的国都长安被人包围,苻坚因此退到五将山,等待有适当的机会能重新再来。后来苻坚被后秦活捉处死,苻坚的儿子苻丕就一直驻在邺城。不过,前秦的幽州刺史王永听说苻坚已经死了,就请苻丕到晋阳,在王永等人的拥护下,当了皇帝

  • 天花乱坠的故事

    两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全国有寺庙3万多所,僧尼200多万。南朝的梁武帝带头求神拜佛,在全国大建寺庙。他曾经三次舍身同泰寺,他还聘请古印度僧人波罗末到中国讲经。波罗末翻译了不少印度佛经,并培养了许多中国弟子。有了经书,讲经的风气更加兴盛。为了

  • 出奇制胜的故事

    齐泯王是个骄傲、喜欢享乐的人,因此人民生活的很苦,于是齐国的邻国――燕国便派大将联合另外几个国家一同进攻齐国。齐国百姓恨透了齐泯王,因此都无心抗敌,士气也非常低落。后来,他们看到燕兵奸淫掳掠,想到国仇家恨无法棒成,心里非常难过,于是逃往莒城

  • 举棋不定的故事

    春秋时,卫国国君卫献公是个骄横粗暴的国君。周灵王十三年(公元前559年),卫国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用军事政变的手段把卫献公赶下了台。卫献公只好带着母亲和弟弟逃到齐国,过着流亡的生活。驱逐了卫献公以后,孙文子和宁惠子把持了朝政,并新立了卫殇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