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温柔一刀

温柔一刀

收录日期:2025-11-21 04:48:01  热度:11℃

小编为大家带来:温柔一刀

“哎呀!大哥,我可找到您了!”这天,我刚走到一个街角,突然有一位穿着比较朴素的漂亮女人迎面向我走来,并如此说道。

“啊,您是……?”我被她的话语一下子给弄蒙了。

还没我反应过来呢,她又接着说道,“上次要不是您的帮助,解决了我一时的困难,我真的不知会咋样呢!这是我现有的一点钱,虽够不上您那一百块钱的数,但也表示我的诚意,我说过,一定会还给您的,你是个好人啊……”然后边说边向我鞠躬,并飞快的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散碎的毛票子、钢镚,就往我手里塞。

我惊诧地缩回手:“大姐,您认错人了吧!我怎么不记得有这回事啊,我印象当中真的没有借过钱给你呀,真的没有!”

但那女人却一副十分肯定的样子,又伸手来抓我的手:“没错,就是您呀!您是个好人。我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今天一定要还给您!好人一定要有好报的。”

我急忙缩回手,“你肯定弄错了,绝对不是我。”说完,我因为有急事要办,就赶紧走开了。

可她还在身后“大哥,大哥… … ”的叫着。

对于刚才那一幕,我没有过多的去想。

不料,次日,又在那个街角遇见了那个女人。

她还是不由分说地拦住我,并十分诚恳地说:“大哥,没错,就是您,一定是您。要是您还不肯答应我,我就天天等在这,不走了!……”

说着,她又从口袋里掏出那一把钱来,使劲地抓住我的手,把钱硬塞到我的手中。为了牢靠,她又细心地将我的手捏了又捏。我忽然感觉到她的手,竟然是那么的修长、柔软、细滑,那柔柔软软的手竟让我忽然想起了“女人是水做的”这么一句话来。

偏偏这时候,不远处有个人又在叫我,“大哥,请问去花园路派出所该怎么走啊?”原来是一个问路的。我正要回答那名路人呢,那女人松开我的手,什么话也没说就走开了,并很快的消失不见了。

我帮那路人指完路线后,那人道了声,“谢谢!”可数秒钟之后,我却凄厉地 “啊”出声来,“我靠!” 原来我手上的那枚数千元的结婚戒指没了,丝丝的鲜血正从指缝里探头探脑的钻出来,像是嘲笑,又像讽刺一样,啪嗒啪嗒滴在地上,变成一朵朵血色的小花。

学门教育网带来:温柔一刀

猜你喜欢

  • 筚路蓝缕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军攻打郑国,郑国派大夫皇戍[shù]到晋国求援,并称楚人很骄傲,现在出兵可以大败楚军。下军副将栾[luán]书极力反对,说楚王灭庸以后经常教育百姓,不要忘记楚国先君若敖开创基业时筚路蓝缕的生活。晋国出兵,结果被楚军打败。

  • 积羽沉舟的故事

    【发音】jī yǔ chén zhōu 【释义】羽毛虽小,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细微的东西可以汇成巨大力量;也比喻坏事虽小,积累下去会产生严重后果。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示例】元·无名

  • 秦镜高悬的故事

    【释 义】 秦镜:相传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知道心的邪正;悬:挂。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不徇私情。也比喻人料事清楚,见解深刻。 【出 处】 《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

  • 磨穿铁砚的故事

    成语出处:宋·陆游《寒夜读书》诗:“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须忧。” 磨穿了铁铸的砚台。《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初举 进士,主司恶其姓,以

  • 破甑不顾的故事

    典故出处:《后汉书·郭泰传》:“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成语资料:成语解释: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常用程度:一般

  • 矮子看戏的故事

    古时候有个小镇,镇上有个小矮人,身高不足三尺,他特别喜欢凑热闹。一天,他在街上闲逛,忽然听到一阵锣鼓声传来,心想:真热闹,是干什么的?去瞧一瞧!”他顺着声音找去,只见不远处聚集着一群人,不知道里面在干什么,他急忙跑过去看个究竟。

  • 短兵相接的故事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写《九歌》热情讴歌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祭祀他们,歌颂他们的忠毅。诗文内容为:“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光。” 【解释】短兵:刀剑等短兵器;兵:兵器;接:交战。意思是车轴相撞,刀

  • 知已知彼的故事

    知己知彼,亦作“知彼知己”。对敌我双方的优劣短长均能透彻了解。语出《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孟氏 注:“审知彼己强弱利害之势,虽百战实无危殆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 郭仲晦 云,用兵以持重为贵,盖知彼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