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正确选择,野蛮生长

正确选择,野蛮生长

收录日期:2025-11-20 22:49:45  热度:9℃

世界上有两种人生,第一种叫过日子,95%的人在重复这种人生,每天你不讨生活就得饿死,这是社会的绝大多数。但还有5%的人过的是第二种人生挑战命运,创造生活,改变自己的未来。这些人进入另外一个气场,衡量他们的是非标准也不大一样。比如冯小刚今天下了班没陪老婆孩子,舆论会说他不对吗?大家都不说。但是你下班不陪孩子,很多人都会说你。

年轻人开始创业时,很多人是在幻想着能有第一种人生的安定,能极好地控制风险、成本,然后期盼着第二种人生的辉煌、成就。这两件事是不能放在一起谈的,就像我碰到一些人,他们总说创业不容易,那你就换一种活法,换个容易的活法,不去创业不就得了。如果你要创业,又想能按时上下班,基本上这件事情不会实现。

年轻人肯定会有很多困惑,并不是很确定自己要过第一种人生还是第二种人生,这时候该怎么办呢?我也有小孩,他曾经也一样困惑。有一年过生日时,我跟他讲了一番话,就像我刚才讲的一样:第一种人生和第二种人生。我告诉他,如果你想过第一种人生,遇事就要多听老师的、爷爷奶奶的,他们讲的基本都对。但你如果打算过第二种人生,有些事就可以自己拿主意。比如想请假,却怕被老师说,没事儿,我帮你,反正我们没干坏事,我们有别的事要去做。如果想过第二种人生,那么对于一些规范的、常识性的东西,你并不一定要百分之百地认同,而要逐步拥有自己的判断,建立独立的判断系统。这样你就会慢慢建立起一种挑战模式,并开始应对挑战。创造应对创造,变化应对变化,循环往复,你就会从常规的轨道中慢慢脱离出来。

应该说,我个人的经历跟大部分人是一样的,读研究生,工作,读博士,再做生意,本来很平常。突然因为一个变故,我开始流浪、打工,然后自我折腾,开始了第二种人生。但这件事不是我设计的,是突然有这个变故,促成了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所以,我觉得大家应该把自己决策着的每一件事当成人生的起点,然后学习怎样在这个过程中应对新的挑战。

猜你喜欢

  • 一句漂亮的话

    牛津大学有一名叫凯丽的女生,来自英国一个偏远的小镇。在小镇时,她的成绩名列前茅,但到牛津后,却成为全班最差的学生。 其实,并不是凯丽悟性不高,也不是她基本知识不扎实,而是她太自卑了。 在凯丽眼里,她的同学一个个像骄傲的公主或

  • 我是笨鸟,你是矮树枝

    不被世界理解的天才 对别的孩子来说,生在一个爸爸是政府官员、妈妈是大学教授的家庭,相当于含着金钥匙。但对我却是一种压力,因为我并没有继承父母的优良基因。 两岁半时,别的孩子唐诗宋词、1到100已经张口就来,我却连10以内的数

  • 留下“形象遗产”

    都知道潘石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潘让,一个叫潘少。父母都是公众人物,但这两个孩子却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 我是我,他们是他们,别把我们搅和到一块儿!听起来很是铁面无情,这也是潘石屹一贯的态度:不想让儿子因为父亲的成功就觉得自己也跟着镀了层金

  • 那个才是我们的世界

    英国科学家从澳大利亚土著居住区,邀请来15名土著人到英国做客。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英国科学家们让这些土著人尽情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科学家们相信,经过一个月的时间,这些土著人一定会非常留恋,再也不愿意回到过去那种近似原始状态的生活了。

  • 困境是一座桥梁

    布恩是美国克利夫兰市一所中学的学生,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在布恩14岁时,他们的父母因一场车祸双亡。布恩梦想着有朝一日要考入最好的大学,用知识改变命运! 令人担心的是,当地的黑社会分子盯上了布恩,他们带着钱来到布恩的家里,告诉布恩

  • 用奶糖代替子弹

    上世纪80年代,利比里亚发生政变后,政权被反对派掌控,她与同伴们开始了顽强的抗争。一天,她带着贴身护卫维撒来到城外的村落做群众工作,突然从大树后面冒出个端着枪的小伙子,没待她看清便扣动了扳机。子弹应声而发,幸好维撒反应极快扑在她面前,她

  • 打死不给闺蜜做媒

    给闺蜜们介绍男友 现在的东西质量可真差呀,才上脚的袜子,转眼就破一个洞了。阿蜜抱怨,对面的祺祺立刻娇笑:是啊,就像你上一个男人,天雷勾动地火了才发现货不对板,幸好不是新婚之夜才验货,不然货都没处退。 阿蜜红着脸去掐祺祺,吴希

  • 赵普:安全感先于幸福感

    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赵普少时就开始颠沛流浪,从安徽黄山到池州,转合肥,客居北京,始终在走。他从小就爱挑战个高体壮的男生,对方在沙地上压扁他,问:认输不认输?一边把他的光胳膊在沙地上磨来磨去,他疼得龇牙咧嘴,就是不认输。就这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