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叶赛宁:捧撒心灵珍珠的诗人

叶赛宁:捧撒心灵珍珠的诗人

收录日期:2025-11-20 15:45:25  热度:10℃

叶赛宁生在乡村,是大自然赐予他灵感,哺育他成为诗人。幼时同舅舅夜牧,到河畔饮马。月光洒下一片银辉,月亮静静浮在水面。马儿饮水时像要将水中月吞下,而月儿又从马嘴里滑出……看到这幅神奇画面,他高兴得跳起来,后来便写出“马儿将月亮一饮而尽”的诗句。

叶赛宁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首都彼得堡。在布洛克等名家的提携下,他的诗陆续见诸报端,成为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1916年世界大战,叶赛宁应征入伍。上级让他写歌颂沙皇的诗,正如他所言:“我的心不会说谎。”他因不肯从命而受到惩处。二月革命爆发,他脱离军队,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1917年叶赛宁同拉伊赫结婚,两个月后迎来十月革命。他怀着狂喜写下许多歌颂革命的诗篇。当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俩同许多年轻人一样,精神饱满地工作。这是他最幸福的时期,写出许多惊人诗句:“天空是一口大钟,月亮是它的钟舌。我的母亲是祖国,我是布尔什维克。”“举起粗壮的手臂,摘下太阳当作金色的大鼓。”

叶赛宁歌颂革命,但并不理解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当时苏维埃政权面临巨大困难,严峻现实粉碎了诗人的浪漫幻想。诗人十分苦恼:“历史正经历着一个扼杀活人个性的痛苦年代,正推行着远非我所想象的那种社会主义。我的心灵疲倦极了,没有任何语言能表达我此刻的痛苦。”

叶赛宁开始酗酒,甚至打架斗殴。拉伊赫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他。

1921年饮誉全欧的舞蹈家邓肯来莫斯科创办舞蹈学校。叶赛宁慕名前去拜访,两人一见钟情。

1922年新婚的叶赛宁和邓肯飞抵柏林。不久两人之间产生裂痕。感情易变,是叶赛宁的致命弱点。他曾狂热爱过邓肯,可是共同生活后,这位迷人的舞蹈女神在他眼里逐渐失去魅力。不久便结束了同她的罗曼史。

在异国,叶赛宁的思乡之情却与日俱增,他拼命喝酒,以酒浇愁。在巴黎他出版了一部诗集,并构思诗剧《恶棍的国度》,创作这部诗剧的动机是参观了纽约交易所产生的。

回国后,叶赛宁通过西方社会同苏联的对比,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只有在国外我才彻底明白这个道理,为把世界从绝望的市侩风气中拯救出来,俄国革命做出了多么伟大的贡献。”

出国旅行成了叶赛宁思想转变的重要契机。一度沉沦的诗人从精神危机中得到解脱,开始悔恨过去的放荡:“在蓝空飞翔时,亲爱的小鸟,请转告父老们,说我已不再堕落。”

1924年,叶赛宁创作了一系列书信体抒情诗,有《给母亲的信》、《给一位女子的信》等。运用书信体裁,真诚坦率地倾诉衷肠—这是叶赛宁的创举。

《给一位女子的信》是致拉伊赫的。拉伊赫带着孩子嫁给著名导演梅耶荷德。叶赛宁非常怀念她和那双可爱的儿女,他悔恨交加,经常默默流泪。在这首诗中,他写出自己今日的新生,并对前妻充满真挚的祝愿。真诚是叶赛宁的最大特点。阿·托尔斯泰称赞他的诗“像用双手从心中捧出撒向四处的一颗颗珍珠”。

的确,他总是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将自己的一切感受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甚至连一些无人知晓的个人隐私也坦率地公之于世,然而不幸的是他的一片真情没有得到一些人的谅解,他们认定他是个酒鬼、流氓和颓废派。

1925年叶赛宁写了一组以冬为背景的诗,这是他的绝笔作。一次酒醉,他侮辱了某大人物,对方扬言要起诉。妹妹劝他住进医院,因病人可不受审,他只好同意。

住院不久他便擅自离开,带着全部手稿、书籍和对新生活的计划迁往列宁格勒。几天后,在一次抑郁症发作时,年轻才子自缢身亡。也有人说诗人不是自杀而是他杀,其死因仍是个谜。

猜你喜欢

  • 红旗下的朋友

    我是在看到那个故事后才萌生养鸽子的念头的。故事说1940年德国占领巴黎后,有个爱养鸽子的孩子没有逃走,他的父亲已牺牲在战场上,家中只剩下他和祖父,还有那一大群鸽子。每天傍晚他都用一面红旗在房顶上赶鸽子,让鸽子在天上飞翔。平时他用白布条赶鸽子

  • 欧阳风之死

    大学3年,有一件事的阴影陪我一直到现在。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困惑、迷惘、茫然、不知所措,常常让我对生命、朋友、感情、乃至自己产生怀疑。 我们寝室里哥们8个,欧阳风是老五。长得中等身材,浓眉大眼的,回忆起来好像从没听他说过老家是哪里的,因

  • 我那些亲爱的同学们

    1981年夏天,我和我们济南市四区三县的一部分应届初中毕业生在翻越了预选和中考两大关之后考入了山东省历城师范。于是,我们成了亲密无间的同学。 这是我们母校自恢复中考以来第一次招收初中毕业生,当我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那个坐落在顿丘庄西北半山冈上

  • 我的野蛮朋友

    我们相处了6年之久,要不是它后来处心积虑处处和我过不去,我们还会是朋友。 我的野蛮朋友是一只漂亮的猫,出生一周后来到我家。它通身一片金黄色,只有脸部交杂着黄、黑、白的条纹,极像老虎的脸,我们称它“虎子”。 虎子曾是我的好朋友,每天下班回来,

  • 我和陈是高一时的同学,那时我身高一米四九,一张娃娃脸,十分狂傲。至于陈,开学不久,他就成了女生讨论的焦点。陈那时的块头与容貌就已与现在相差无几,而当时古天乐还没出名,更没晒黑,所以后来我们都说,古天乐长得真像陈呀。陈不爱说话,也不爱看书,喜

  • 遥远的扎西

    遥远的扎西 扎西 今夜的梦为你甜蜜 为什么你总是穿行在茫茫草原 你快来温暖我冰凉的记忆 相遇是这样容易 那是佛祖眷顾 我们服从天意 可为什么重逢是这样艰难 需要翻过多少雪山 经过多少风雨 扎西,我已经向佛祖祈祷过 给我们一段长长的缘吧 别再

  • 我和波波

    和波波相识是在高四。 当我面无表情地端着老爸从卖掉的书中又找出的课本走进三十四班的教室时,我明白了我必须复读的命运。便顺其自然的开始了我在这个学校的第四个年头。 我讨厌坐在教室里,那里有一种悲哀,失望,愤怒,甚至有点发霉的味道让我心痛。每个

  • 千里共明月

    16岁那年,我背着一包简简单单的行囊,带着家人的殷殷嘱咐,生平第一次离开家乡到数千里之遥的另一个省份去读书。 那时家里的情况很糟,母亲患病长时间住在医院里,父亲是一个普通工人,又要上班,又要照看着家,实在抽不出身,便把我托给同县一个和我考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