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仁爱养老院

仁爱养老院

收录日期:2025-11-20 23:06:22  热度:11℃

每每想到十年前的一幕,老何总是满面惊恐,那天的情景历历在目,老何就算死了带到棺材里都忘不了。他经常从噩梦中满头大汗的惊醒,因为他又看到那具扭曲的不成型的尸体,“轰”的一声,整具尸体砸了下来,面带不甘,早已失神的瞳孔就那么直愣愣的盯着电梯顶……

十年前的那天,阳光明媚,老何照例来到该市最有名的仁爱养老院看望这边的老朋友。老何这个时候已经66岁了,却身体硬朗,走起路来熠熠生辉,加上老伴走的太早,子女又不在身边,只是偶尔回来下,所以他就每周来到仁爱养老院陪这里的老朋友聊聊天,打发打发时间。

仁爱养老院坐落在浅丘起伏,地势广阔,林木葱郁,环境幽静的半山腰上。它是个私人养老院,这里设备齐全,却不以盈利为主,每个过了65岁的老人都可以申请入住,前提是子女不孝,不愿意赡养老人。与其说这里是养老院,还不如说是老人收容所。该仁爱养老院的孙总凭着仁爱养老院顺利成为该市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多次受到省、市的表彰。也因此,孙总在该市的其他生意做的顺风顺水,一度成为该市的经济支柱。

仁爱养老院共有6楼,一楼是老人活动中心,二楼是医疗场所,三楼、四楼则是老人们的房间,而五楼、六楼曾经是孙总的另一家公司的办公室,这两年,为了不影响老人的休养,所以关闭了,也不曾再利用起来。养老院占地面积广,倒也可以容下200多个老人。这些老人,基本都是子女不愿意赡养,就花了为数不多的钱,把老人送到这里,从此,生死各安天命。

老何这天有点累,可能是因为昨天晚上没休息好的缘故吧,到了这个年龄,或多或少,都有些睡眠质量的问题。所以一向走楼梯的他今天选择了坐电梯去四楼他老朋友住的楼层。由于养老院不高的缘故,所以电梯一向都是空置的,像现在,就只有老何一个。不懂为什么,老何今天心不在焉,也许是最近子女工作上不顺心的缘故让他也心里犯堵。所以他一下子按错了电梯层数,直上六楼,等老何发现的时候,电梯已达六楼。

电梯门缓缓地打开了,却是暗压压的一片,老何的目光随着电梯门的打开呆滞掉了。眼前出现的是一具扭曲的不成型的人体,或许已经不能称为人了,只能称为尸体了,就那么“轰”的一声砸了下来。他面带不甘,早已扩散的瞳孔直愣愣的瞪着电梯顶,还泛发着尸体独有的臭味,熏得老何想呕。老何想逃,但是电梯外面却是道铁栅栏,电梯与铁栅栏之间的距离都很难容得下一人侧身站立。看来这铁栅栏是孙总关掉五楼、六楼的时候特地做的,防止有人上来。而尸体的下半身还在电梯外面,电梯门关不上,老何也下不去。

老何只能通过电梯中的电话与地面管理室联系,这个时候电梯在六楼,上面的人下不去,下面的人也上不来。只有老何把整具尸体搬到电梯里来,才能让电梯下去。老何忍着心中的那股恐惧之情,哆嗦的将尸体搬进电梯,直下一楼。

楼下管理人员、警察等一干人员早已等候多时。电梯门一打开,马上有人冲进去,把瘫软在地的老何扶了出去。而那具尸体也很快的被送去司法机构进行尸检。

根据尸体肌肉的松弛程度等判断,死者已死亡七天以上,死亡原因是长期未进食,另外死者全身有多处划痕,应该是死前挣扎过度所致。

很快,死者的身份被确认,为本市一名60岁的老人,和老何一样,也喜欢在固定的时间里去养老院探望老朋友,却不懂什么原因命丧养老院。在死者的子女证实下,死者半个月前出家门就一直未归,子女只当死者在哪个朋友家留宿,也未去认真找寻,却怎想,这一别,就是一世。

事后经过刑警的实地侦查与分析,死者的死因也浮出水面。

半个月前,他与往常一样,坐着电梯去到他朋友的楼层。但是不小心按错了楼层,到了六楼,电梯停下后,他看到了铁栅栏,因为好奇心作祟,他踏出了电梯,但是这个时候电梯门却关上了。于是,死者就被卡死在电梯与铁栅栏的缝隙之间,进退不得。期间,他也试着去按墙壁上的电梯召唤键。但由于身体卡的过紧,按键又过远,所以无法按到。他一直扭动着身躯试图靠近按键,但徒劳无功,这就造成了尸体扭曲的情景。最后,由于多日未进食,再加上体力消耗过大,最终惨死。如果老何没有阴差阳错的上六楼,尸体还指不定什么时候被发现。

养老院因为此事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些影响,但由于该养老院不以盈利为主,所以一段时间后,它恢复了往日的景象。

老何经过这件事后,元气大伤,鲜有再去养老院看望老朋友了。身体每况日下,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度过了十年。

最近这段时间,老何觉得自己的身体越发的不行,精神也越发浑沌起来,晚上被噩梦惊醒的次数越来越多。子女工作忙,不常在身边,老何喜静,也不愿意雇佣保姆照顾自己。最终他做了个决定,入住仁爱养老院,那个让他噩梦缠身的地方。子女们未对老何的决定提出任何疑议,只是表示,会按期去看老何的,不让他觉得孤单。

就这样,老何顺利入住养老院。

当天晚上,老何的房间里面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呵呵,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你还是来了”这是神秘客人的声音。

“我是主动来的,又不是我子女送我来的。”老何的声音略显倔强。

“那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子女能常伴你左右,天天的孝顺你,你又何必来这个地方呢?”对方气势很盛。

“要不是为了我子女着想,我早就把你做的事情抖落出去,还用的着来这边吗?”

“可怜天下父母心呀,可是你子女又怎么能体会的到呢?”

“不要说我了,你还不是一样,为了留足够的财产给你那不成器的儿子,做了这么多的伤天害理的事情,可是你的儿子又怎能理解呢。唉……”老何一声长叹!

那人沉默了,站了一会儿,就走了。

来人正是孙总,仁爱养老院的老板。

其实仁爱养老院并不像世人看到的那样的慈善,它明里是养老院,背地里却是国内最大的人体器官交易场之一,而人体器官的来源就是那些被家人遗弃的老人。老人们进入养老院,虽然衣食无忧,但每天被注射会慢性死亡的药物。进入养老院的老人,最多可活一年,就无声无息的死亡。五楼、六楼为一个设施雄厚的手术室,在这里死去的老人的一些有用的器官被取下,流入器官贩卖市场,养老院因此盈利。被取了器官的老人的遗体,由于长期被子女淡忘,也就没什么人过问他们的死因,养老院就直接将缺了器官的尸体送去火葬场,甚至卖给医学院做实验。

十年前在做笔录的时候,老何向警察隐瞒了一个事情。当天他将那具尸体搬进电梯的时候,他看到一个人影在电梯门外一晃而过,那个时候他还以为是自己因为神经紧张,花了眼。谁知到了晚上孙总忽然造访他家,并请求他别向警察说出他看到人影的事情。

孙总告诉老何,这个养老院是他毕生的精力所在,也是他最大的经济来源。他那不争气的儿子,一点都不懂得赚钱之道,总是用自己千辛万苦赚来的钱救济他人。仁爱养老院就是儿子想建的,却怎想,孙总用来从事非法勾当。孙总只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拼命赚钱,到自己百年之后儿子也不用那么辛苦。虽然他知道这是溺爱,但是没办法,他已经习惯了为儿子包办一切。

孙总说,当今社会,不孝事件屡见不鲜,很多家庭都把老人当成包袱,都巴不得有那么一个地方能够收留老人,所以只要世间不孝事件一天存在,他的养老院也就一天不会倒闭。名为养老院,实为人体器官交易所的仁爱无疑成了孙总盈利最丰的场地。如果老何那天没有上来,根本就无人知道六楼会有铁栅栏的存在。那个身影是孙总的一个亲信的,正准备过来将那具尸体处理掉的,没想到晚了一步,还被老何看到了。当然,孙总再三申明,死者真的是死于卡死,而非自己他杀。孙总答应老何,只要他保守这个秘密,就为老何的子女找个收入丰厚的工作。这时的老何也为子女的工作着急,为了儿女的前程,他答应了孙总的条件,并信誓旦旦到自己子女孝顺,一定不会将自己弄到养老院的。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老何近十年来一直寝食难安,总觉得对不起那些含冤而死的老人们,他的内心也一直为那些不明不白死去的老人叫屈。所以今天他来到了这里,也许是为忏悔而来吧。

三天后的夜晚,养老院燃起了一场熊熊烈火,火势蔓延得很快,等消防人员赶到之际,六层的养老院,已基本夷为废墟。养老院中的200多个老人,包括老何,无一幸免。只有几个为数不多的值班人员逃了出来,据他们回忆,火是同时在三楼四楼中的好些个房间里面燃起的,根本就不知道是谁放的火。或许真相只有那些死去的老人知道吧!

曾经繁华一时的仁爱养老院就此没落,成为回忆深深的存在在该市人民的脑海里。为养老院呕心沥血一辈子的孙总也因此元气大伤,不久即别于人世,养老院的秘密也随着孙总的死去被埋葬。但是孙总的丰功伟绩永远被该市人民世代传唱,也顺利登上了该市的市志。

两年后,在原先仁爱养老院的废墟上又兴起了一座新的仁爱养老院,建筑更豪华,设施更完备,据说是孙总那不成器的儿子为纪念父亲所筑,依然是不以盈利为目的,每年还是会有很多老人被送到这里来,只是不懂这次这些老人能否真的安享晚年……

猜你喜欢

  • 三次婚姻:林彪为何最终娶叶群为妻

    1942年,林彪在回国前又找到孙维世,想作最后的努力,但他还是失败了,孙维世仍然回绝了他。这是一次没有结果的爱情,在林彪心里留下了很深的伤痛,也成为孙维世日后悲剧的根源。林彪的是非功过,历史早已作了公正的结论。作为我军历史上的十大元帅之一,

  • 欧阳修巧计救勇将

    宋仁宗时,狄青率部多次与西夏作战,西夏兵溃不成军,西夏王李元昊只好向北宋称臣。宋军班师还朝时,百姓们纷纷堵在路上,来看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狄青不断向大伙儿拱手致意。宰相陈执中进宫对宋仁宗说:“狄青已深得民心,如果不除,必成大患。”宋仁宗暗暗

  • 朱德元帅身无片伤之谜

    在战争年代,朱德被人们奉若神明,他的名字总是和飞毛腿、千里眼、刀枪不入等概念相联。朱德一生身经百战,然而他不仅大难不死,而且身无片伤,这是子弹有眼?还是苍天保佑?朱德神话的诞生1916年,朱德在纳溪战役中,率领部队浴血奋战四十多个日日夜夜,

  • 许秀才智戏麻花太监

    话说宋朝时候,山东地界,有个县里的小吏,叫黎森。这是污吏一个,整天就知道欺压老百姓,贪污衙门里的银子,看见谁家的姑娘长得俊就轻薄两句,兴起了还动动手。看见那些暂时没取得功名的秀才,最爱挖苦他们。这黎森满肚子都是些龌龊想法,心理扭曲,面由心生

  • 明朝敢性骚扰守寡皇后的太监是谁?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之常理,但是历史上有个群体,他们因为种种原因,牺牲自我,大半辈子服务在皇家大院,被人冠之以太监,公公等一系列饱含情感色彩的称谓。虽然宫中宫女众多,身边并缺少资源,但是毕竟失去了男性的主要生理特征,他们是不是一进皇宫就是

  • 宋庆龄一生最大的遗憾

    宋氏家族除宋氏三姐妹为世人所熟知外,还有宋氏三兄弟。兄弟姐妹6人中,宋庆龄排行第二。大姐宋蔼龄,1890年出生,13岁时也像父亲当年那样,只身一人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成为中国第一批赴美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回国后协助宋嘉树在孙中山身边从事秘书工

  • 史上最牛的“太监”:玩宫女睡贵妃杀皇帝

    要说大唐,有谁能做皇帝却偏偏不想做皇帝的,恐怕就要数唐敬宗李湛了。但李湛的梦想是“皇帝非我愿,但愿玩一生”,他贪玩,打马球、搏击、才是他的强项,治理国家他压根不懂。董淑妃年轻漂亮,却经常被到处寻欢的李湛晾着,时间一长,难免寂寞,正好让刘克明

  • 揭秘:陈毅的儿子和粟裕女儿的悲喜爱情故事

    他的人生,折射着共和国的历史。从他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开始,他的命运,就和共和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差点被母亲送人的孩子62岁的陈小鲁还记得父母讲的关于自己出生时的故事。母亲在怀他的时候,他已经有了两个哥哥。父母一心希望生个女孩,结果他又是个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