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迟到的初恋

迟到的初恋

收录日期:2025-11-20 10:44:52  热度:7℃

在我还蒙昧的时候,心中就有了一个人。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在一个散落而又精致的村庄里,在一条喧哗而又宁静的小河边,一位女性闯入了我的生活。

一切都在悄悄进行。原来,早在我两岁的时候,我便被媒妁之言系上了一根红线。红线的那端是谁?我不清楚。那个人长得如何?也是个谜。我只听说她家住在离我家不远的那个村庄里,在南边。她有一个芳香的名字,与菊有关。这使我对菊花有了特别的关注。我的家乡多菊,每年到9月,星星点点的菊花便缀满了家乡的河岸,仿佛少女的笑靥,清纯而美丽。我的心事也如花而开。我会不顾时令地到河边去散步,见到黄色的菊花,我每每俯身、蹲下、端详,然后小心翼翼地采上一朵,贴近鼻子尽情地闻。

1976年,我高中毕业后回家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这时父母就开始催我“走丈母”。我们那里有一个“正月初二走丈母”的规矩。要我寻上门去找个见面的机会?太冒险了吧?不行,我得缓一缓。其实,“那个人”已在我心中晃悠了十多年,心都磨了一层皮,难道还不想见面?可一旦有人提出来,我反而变得被动起来。然而,我没有坚持多久,1978年的春节姗姗来迟。正月初二那天,我在父母的再三催促下乱了方寸。我不再说什么了,我把饼子、点心之类塞进提包,像是去開会似的上路了。

我是由人带着去的。一走进那个村庄,我的心就跳得厉害。她家住在一个高台上,带路的人拍一下我的肩膀,用手一指:“那家就是。”说完就走开了。我一个人,信心满满地走过去。“丈母娘”先认出我,引我到堂屋里坐。我不能坐,否则,一坐下就不好意思再站起来。我把拜年的礼物从包里拿出来,放在八仙桌上,然后不停地踱步。她家的姊妹多,况且,那天来她家玩的女孩子也多,眼都看花了,谁是她?我实在猜不出来。“丈母娘”来了,用手一指:“那个踢毽子的。”我把目光转过去,唰———她的脸一下子红了。我不敢多看,赶紧收回视线。我又不能不看,只是要装着漫不经心的样子,见缝插针地看,像画素描,看一下,在心里画一笔。她也看我。一不留神,我俩的目光就碰到一起,像触电似的,然后各自以电光一样的速度拐一个弯。我想喊她的名字,可几次努力都没有成功。她一会儿端来一盘糖果,一会儿递上一本杂志,接着莞尔一笑,走开了。也不知道她在忙什么。那一天,她用微笑省略了交谈。

回到家里,家里人就围上来:“怎么样?”我故意不回答。追问得急了,我就似答非答:“我怎么知道怎么样?”

几天后,她来我家,提一袋点心过来,叫作“回拜”。这下可好,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我却不知所措,唯一的是打开我的书柜。要知道,我的书柜是不对外开放的。奇怪,她也能扎进书堆里。许久,她清好一摞书,可能是喜欢的,准备带走。末了,又只拿一两本,对我说一句:“我借去看看。”我虽说是书呆子,但也是很慷慨的嘛!“拿去就是你的。”我想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两本书嘛。她也不推辞,把书装进她的提包。下午,我送她回家,经过一片树林,她在前面走得急,我在后面急急地跟,只听见脚步的声音。树林有一块坟地,出奇得静。我希望她害怕一些、胆怯一些,可她一点也不,似乎比我的胆子更大。我心事重重,她一语打破了沉寂:“可以了,就送到这里,你回去吧!”她不时回头张望,脸依旧是红红的。

1979年,我得了乙型脑膜炎,病到了说胡话的程度。那天晚上,我们村以停电为代价,用带动发电的手扶拖拉机送我到医院。我的情况非常严重。消息传开,全村60多户人家陆陆续续步行10多里路,到医院看我。这大概有送别的意思。她也来了,和她的母亲一起。她应该知道这是传染区,她已是18岁的姑娘了。她注视着我,眼里噙满泪花。我想,我若不是病了,她不敢这样看我的。这时,医生过来了,查了查我的体温,又看了看我的嘴唇,然后点头,说:“脱离危险了。”只见她眼睛一亮,马上破涕为笑,脸又红了。关于我的病情,她得到了最新消息。她满脸的笑意温暖了我的目光,还有我的心情。邻床看护小伙子的老大娘看了她,脱口说了一句:“这姑娘笑得真好看!”我一听,差点从床上跳起来。

我一直以为爱情是不需要表白的,但文字例外。一天,她翻找出我的一个笔记本,上面全是一些原始记录。最后她的目光停留在我写的一首题为《菊》的诗上:“一夜秋声落叶荒,独闻四处散菊香。堪嘉染叶唯存绿,可佩着花只喜黄。日照金苞含暖气,风摇玉体傲寒霜。诚无半点怀孤意,尽取春华富万方。”

她还说:“那回你得脑膜炎,可把我吓坏了。要是你死了,我就终身不嫁了!”

“真的吗?”我没有理由不感动。

“你看不出来?”她一脸委屈的样子。

也许是我们之间有关爱情的话说得太少太少,现在,她想翻个个儿,从头再来。

我们的初恋刚刚开始。

猜你喜欢

  • 爱情重口味

    他们是在工作中认识的。第一次见到她,他眼前一亮,忽然间明白,自己苦苦寻觅的女孩,就是她呀!他把心意说给她听,她表面矜持着,心里大笑:见到自己而眼前一亮的男孩,多的是啦!而他,像颗小星星,实在不怎么起眼!他千方百计打探她的喜好。有一天他忽然发

  • 指间沙

    张晴谈恋爱了,是女上司介绍的,这是她的第三个男友。她的第一个男友是大学时谈的,因为长得帅,被母亲张冰三天两头打电话提醒她看紧男友。张晴体谅被父亲背叛的母亲,虽不堪其扰,却没敢说什么。只是受到母亲影响,张晴越看男友跟某学姐越可疑。大闹一场后,

  • 剪花女

    一、婚庆场起风波那是民国时期。黄家的黄夫人听了亲家母托媒人带来的口信,连声称是。这门儿女婚事,是两家男人生前定下的“娃娃亲”,如今儿女长大,理当圆房成婚。便定下了黄道吉日,准备花轿上门,迎娶新娘。黄夫人是个精明能干、治家有方的女人,丈夫死后

  • 再坚持一下

    1943年,约翰逊创办了《黑人文摘》。为了扩大发行,他决定请白人们来一个“角色置换”,写出“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约翰逊诚恳地致信给罗斯福总统夫人,请她写这样一篇文章支持。罗斯福夫人回信说实在太忙,没有时间写。但约翰逊认为:她没有说她不愿意

  • 永不放弃

    我是一个黑人,这是不能改变的。当然我也没想过要改变,不过我的肤色也确实没给我多少自豪。上小学时,他们以对我进行打骂和嘲笑为乐;小学毕业后,我去我家附近的一所中学报到,可是他们告诉我他们不收黑人。我的母亲只能把我送到了更远的一所中学读书。当然

  • 默默说爱你

    我们的故事,就像是《致青春》里的林静和郑微。我和小坦是青岛人,我比她大三岁,我们的家长是同事,我俩是青梅竹马的玩伴。从小,我一直是周围孩子里最被大人看好的男生,成绩优秀,懂事,聪明,但我只跟小坦一起玩。小坦是个好看且可爱的女生,圆脸,白净,

  • 当全世界都说不

    美国著名牧师亨利·沃德·比彻在上小学时,有一堂课令他终生难忘。老师点名要他在全班同学面前背诵课文,但是他刚背了几句,老师就厉声喊道:“错!”他连忙从头再来,老师再次吼道:“不对!”于是他羞愧地住了口。老师又点了另一个男生的名,他刚背了几句,

  • 10美分的回报

    马莎·贝丽是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罗马市的贝丽学校的创始人。20世纪初的美国虽然已经有了不少知名的私立学校,但公立学校却还是凤毛麟角。身为教师的贝丽深知教育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为了让穷人的孩子也能有学上,她决定自己筹资在当地兴建一所公立学校。贝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