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绝招

绝招

收录日期:2025-11-20 16:28:27  热度:10℃

一进五月,田主任就为桑葚的事犯愁,可开了几次会,都没人拿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他那脸阴得快要下雨了。

眼看着都到饭点儿了,大家还是一言不发,再坐下去也没意思,田主任就一挥手,让大家先散了。大家都如释重负般地走了。清洁工小于姑娘赶忙进来打扫卫生。

一见田主任满脸愁容,小于就问道:“主任,你遇到啥愁事了?脸那么阴,让人害怕啊。”田主任看着她无忧无虑的样子,就苦笑着说:“还不是为那些桑葚的事!唉,可愁死我啦。也没人真替我上心啊。”

小于一愣:“桑葚?桑葚怎么啦?”

田主任就跟她说,公园西侧有个景区,名叫织卷,描绘古代养蚕缫丝织绸的情景,其中的几十株桑树,是从清代流传下来的,现在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逢到五月,会结出满树的桑葚,游客摘着吃,就惹出了大麻烦。

小于更迷惑了:“游客摘桑葚吃,怎么就惹出麻烦了呢?”

田主任苦笑着说,曾经有个游客爬到树上去摘,结果掉下来摔伤了;还有游客吃了刚打完杀虫剂的桑葚中毒了……而且,每年五月过后,桑树都被游客们破坏得体无完肤。有人反映到网上,他已经几次挨上面批评了。

小于不屑地说:“派人看住了,不许摘!”

田主任说,这是他最先想到的法子。他让工人看护,每棵树下一个人,可架不住游客太多,那树又矮,伸手就能够到,看不过来啊。

小于说:“那就罚款。逮到一个,重罚一个。”

田主任白了她一眼说,公园没有罚款权。

小于转着眼珠儿想了想,又说,那就给树上喷杀虫剂,看他们还吃。田主任又说,试过了,还贴了告示,可是收效甚微,部分游客照样摘。小于忽然狠巴巴地说:“搞成采摘园,两百块钱一斤,还给他们准备梯子,让他们摘去!”

田主任愣愣地看着她:“你说什么?”

小于狠狠地说:“他们不是有钱吗?就让他们吃去!”

田主任眼睛一亮,忽然拍手说道:“这个想法好,可以试试!”

很快,公园就在织卷景区的门口立起了一块大招牌:古桑开放,欢迎采摘。两斤起摘,一百一斤!旁边专门有人发梯子和篮子,每棵古桑树下,还有人协助你采摘。但奇怪的是,游客都离那些桑树远远的,就怕桑葚会掉到脑袋上!

田主任悄悄来看,效果出奇地好。采摘的人很少,桑树上挂满了黑紫紫的桑葚,枝杈也没有被折断的现象,看上去很美。很多人都在旁边拍照。他旁边站着一对母子。那孩子也就六七岁的样子,对他妈妈说:“妈妈,我想吃桑葚。那桑葚看着就好吃。”他妈妈说:“你没看价钱吗?一百一斤,一摘还就得两斤,两百块钱呢。外面才卖多少?十块钱一斤。走,妈带你买去。”妈妈扯起孩子,走了。田主任不觉地笑了。

田主任给小于发了一千块钱奖金。

小于接过奖金,没谢田主任,却跟田主任说,她要请几天假,回家一趟。田主任忙着问她为什么。小于这才说,她家里开了一个草莓采摘园。这个时候,草莓正该成熟了,她爱吃草莓啊,放假回家去,就想到园里去摘草莓吃。谁知,她妈竟不让她去摘,说那草莓金贵呀,得留给那些采摘客呢。她气得要死,都没过夜就跑回来了。现在她拿到钱,就想回去拍给她妈,然后大摇大摆地进采摘园去摘草莓吃。

田主任忽然明白了小于怎么会想出这个主意!

猜你喜欢

  • 让成功开“口”

    最近,听了两位义乌人的故事,在他们身上折射出许多人生哲理。第一位义乌人名叫楼仲平,他靠生产饮用吸管起家。当初,生产一根吸管的利润仅8毫钱(一分钱的8%),可他靠着这8毫钱的利润,构筑起了自己人生成功的大厦。目前,他拥有的义乌双童日用品有限公

  • 做一个“笨”老板

    工业园区内有一家日资食品厂,生产日式糕点和冷藏食品。一天,在包装车间,一个穿着白衬衫、戴着眼镜的中年人,跟一个刚进厂的工人聊天。中年人问:“你是刚进厂的吧?”工人点点头。中年人又问:“我非常想知道,你第一次走进车间的时候,第一感觉里面有什么

  • 秦人弃珠

    据说珍珠具有明目、美容的神奇效用,在深处内地的秦国极其罕见,因此价格非常昂贵。而在盛产珍珠的楚国,价格却便宜得多。秦国一位富商决定去楚国采购一些珍珠回秦国销售。到了楚国,这位富商并没有急于购买,而是先考察各家珍珠的质量和价格。他发现,尽管这

  • 以车养车好轻松

    发现广告新领域28岁的李昕筠从武汉某商业银行辞职后,用多年的积蓄做了两件事:买车和开服饰店。车子买了,才知道养车有多贵:保险费、养路费、汽油费、维修费……一年后,为了节省开支,李昕筠把自己的“雪佛莱”租给了租赁公司。一天,李昕筠在大街上碰到

  • 命运中的一元钱

    十多年前的一个春天,一个幻想着发财的农村小伙儿,来到深圳找工作,所带的盘缠都用完了,他所希望的那种既轻松又高薪的工作依然没有着落,他不得不露宿街头。一天晚上,他蜷缩在人行道上打盹儿,他的形象落魄而邋遢,与露宿街头的乞丐很有几分相似。一个过路

  • 早晚都是我媳妇儿

    老黄是我大学的师长,对我进行过无数次诱惑让我跟他“私奔”,我总是瞥他一眼说,你要是刘德华我还真得考虑考虑,但你和地瓜差不多,我真没兴趣和你“私奔”。那咱俩合伙做买卖吧,老黄说,买卖不成仁义在,再说男女搭配干活儿不累,你赚点儿外快有什么不好?

  • 4点饭馆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专营特色小吃的饭馆,名字叫“四个点”,橱窗上的解释是:环境好点、菜好吃点、您常来点、我高兴点。谈起成功的秘诀,店主人一语道破天机。他说,做出的菜的味道其实和刚开始开业的时候是一模一样的,什么也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经营的策略

  • 有一条通途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5岁时就失去了父亲,14岁时便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涯。他在农场干过杂活,当过电车售票员,但都很不开心。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但军旅生活也并不顺心。服役期满后,他开了个铁匠铺,但不久就倒闭了。随后,他在南方铁路公司当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