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新中国第一个富翁

新中国第一个富翁

收录日期:2025-11-20 16:41:15  热度:9℃

新中国第一个富翁

1952年,张果喜出生在江西省余江县一个普通农民家中。

余江县在中国曾经很出名,因为毛泽东主席专门写过两首诗,赞扬余江县人民消灭了为害数百年的血吸虫。可是,只用几年时间就送走了血吸虫这个“瘟神”的余江人,花了多出几倍的时间,也没能送走“穷神”。

张果喜在贫困中度过了他的童年。他两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他读完了小学,刚刚升入初中,“文化大革命”的狂潮席卷了余江县,学校里已经无书可读。15岁的张果喜只好到余江县邓家埠农具修造社木工车间去当学徒。

第一次发工资的日子,厂里却连一分钱也没有!血气方刚的张果喜找到父亲,要把家里的房子卖了。那房子还是土地改革时分给他们家的,已经住过张家祖孙三代人。人家当了厂长,忙着给自家盖房子,张果喜这个厂长却急着卖自家的房子!然而,通情达理的父亲,知道儿子的难处,还是同意了。房子卖了1400元,张果喜全部拿到了厂里,这成了他们最初的本钱。

单靠这点钱,发工资也发不了几回。木器厂必须找到能挣钱的活干。可附近农村里,就是有点活计,又能做出多少钱?张果喜必须另找出路。

他想到了上海。那个大世界中,或者能找到他们做的活呢!张果喜和他的伙伴,4个人带了200元钱,闯进了大上海。因为怕被扒手扒去这笔“巨款”,他们躲进厕所里,每人分50元藏在贴身口袋里。晚上舍不得住旅馆,就蜷缩在第一百货公司的屋檐下打盹。他们打听到,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大厦坐落在九江路。九江可是江西的地名呀!他们感到了几分亲切,也更增加了几分希望。

九江路没有辜负他们。在工艺品进出口公司陈列样品的大厅里,张果喜看上了一种樟木雕花套箱。套箱是由两个或三个大小不一的箱子组合而成的,每个箱子都是单独的工艺品,套在一起又天衣无缝;箱子的四沿堆花叠朵,外壁层层相映着龙凤梅竹,十分精美。当他听说每件套箱的收购价是300元时,简直觉得这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300元啊,他们四个人千里迢迢来闯上海,全部盘缠也才不过200元呀!他决定接下这批活。

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接待员,听说他们是余江县来的,是“毛主席表扬过的地方”,显得特别热情,信任地答应了张果喜提出的承做50套出口樟木雕花套箱的请求,并当场签订了合同。张果喜歪歪扭扭的名字,第一次与1.5万元巨款连在了一起!

张果喜是个有心人,他对伙伴们的木工技艺心中有数,知道要做这样精细的活计还有难度,所以先在上海艺术雕刻厂学了一个星期的木雕技术,把看到的一切都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临走时,他从上海艺术雕刻厂的废纸堆里,拣回了几张雕花图样,又顺手牵羊地带走了一只报废的“老虎脚”。回到余江的当天夜里,他就召开全厂职工大会。

干,是一定要干的。但怎样才能干好呢?张果喜把全厂的碎木料全部清理出来,分成三十几堆,全厂职工每人一堆,让大家照着样品上的花鸟去练雕刻。接着,他把工人带到有“木雕之乡”美称的浙汀省东阳县,向东阳县的老师傅学习;又把东阳的老师傅请到余江来教……就这样,张果喜和他的伙伴们如期交出了高质量的樟木雕花套箱。他们独具一格的“云龙套箱”,轰动了1974年广交会。

张果喜决心要吃工艺雕刻这碗饭了。他给每一位雕刻工发了画笔、画板,要求每人每天一张素描,由他过目,评分。他挤出经费,让雕刻工外出“游山玩水”,接受美的熏陶。于是,各种题材、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雕刻艺术,都汇聚到这个小厂里,争奇斗妍。厂里的产品也更加五彩缤纷。

1979年秋天,张果喜第二次闯进大上海。同样在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样品陈列厅里,他看中了比雕花套箱值钱得多的佛龛。

这是专门出口日本的高档工艺品。日本国民家家必备的“三大件”,就是轿车、别墅、佛龛。佛龛用来供奉释迦牟尼,虽然大小只有几尺见方,结构却像一座袖珍宫殿样复杂。成百上千造型各异的部件,只要有一块不合规格或稍有变形,到最后就组装不起来。因为工艺要求太高,许多厂家都不敢问津,但张果喜却看中了它用料不多而价格昂贵,差不多是木头变黄金的生意!

张果喜签了合同,带着样品回到厂里,一连20天泡在车间里,和工人们一起揣摩、仿制,终于取得了成功。张果喜抱住住了一棵“摇钱树”,第二年,他的企业创外汇100万日元,其中65万日元是佛龛收入;1981年,他们创外汇156万日元,佛龛收入超过100万日元!

为了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张果喜对于产品的质量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有一次,一个工人在雕刻佛龛横梁上一左一右两条龙时,左边的龙须比右边的龙须短了两厘米,张果喜竟生气地摔断了那根价值几百元的横梁。他说:“宁可自己受损失,也不能砸了厂里的招牌!”

有一次,一个日本客商来到厂里,对张果喜说,他们的产品运到日本后散了架,断了梁;并且提出索赔的要求。张果喜不动声色,把日本客商带到包装车间,看佛龛的装箱过程,然后再带到仓库,让他任意挑出一箱进行测试。

工人将客商挑出包装好的木箱高举到离地两米,砰地一声摔到水泥地上,接着又再摔了一次,然后打开木箱,请客商检查箱内的佛龛。日本客商看到,尽管包装箱已被震裂,箱内的佛龛一丝一毫都没损坏!他不禁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事隔不久,在东京的一次酒会上,张果喜遇见了这位商人。他故意走过去说:“这次我来日本,打算去贵公司复查损坏的佛龛,以便赔偿!”

那日本商人连忙赔笑说:“张先生太认真了!损坏的佛龛,不是贵厂的产品,是其它国家的产品。”

祝酒时,日本商人问:“张先生,请问你是在哪个学府深造的?”

张果喜开玩笑说:“我的博士的干活!”

日本商人感慨地说:“你这么年轻就成为博士,真不简单!”

张果喜告诉他:“在我的家乡,是把木匠师傅称作‘博士’的,我初中没毕业就去当木匠,19岁满师,人家叫我博士已经十几年了!”

就是凭着过硬的质量,余江县工艺雕刻厂的产品,战胜了资历深、技艺高的韩国和台港对手,几乎垄断了日本的佛龛市场!

张果喜充分地利用着天时地利。由于订货量的逐年增加,他果断地在同业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先后在浙江、江西、上海、江苏建立起32个分厂,生产人数达到4000多人。1988年,当海南省刚刚被确立为经济大特区时,张果喜当即带领人马赴三亚考察,投资1500万元,组建了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接着又在深圳组建了宏达工艺有限公司,成为他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纽带和窗口。外国报纸把他的企业称作“建在稻田上的帝国”,说他“如今已是经营家具、房地产和股票的国际公司的大老板,他的10层公司总部就矗立在稻田里,他在这个偏僻的小县城发了家,成为已拥有数千万美元资产的企业家……除在中国3个城市开设办事处外,还在日本、加拿大和德国建立了办事处,果喜集团已成为国际贸易总公司!”

多年以来,张果喜获得了许多荣誉:全国优秀企业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管理科学院国际企业研究所董事会推选他为副董事长。他还连续当选为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猜你喜欢

  • 十阿哥的生母是谁?她受宠吗?

    《步步惊心》九位参与夺嫡之争的阿哥中,大概只有十阿哥胤?爱上若曦是没有考虑利益等各方面的。十阿哥较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祀年纪小,所以在爱上若曦的时候,才能那么纯粹,只想要将最好的东西给她。可惜的是,若曦最终纠缠在四阿哥和八阿哥之间。幸运的是

  • 朱元璋小女儿宝庆公主简介 宝庆公主的驸马

    朱元璋从微末起义,一路南征北战,最终建立大明王朝,统一中国。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素以铁血著称。在很多人的眼中,朱元璋也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朱元璋微末起义,并非靠他一人成就大明江山。但是在功成名就之后,他却大杀功臣。历史上著名的蓝玉案和

  • 孝惠章皇后简介 为何说她福寿双全?

    博尔济吉特氏是清初非常著名的姓氏,不仅出了一个孝庄文太后,顺治帝的前两任皇后都为博尔济吉特氏。第一任废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孝庄太后的侄女,顺治帝年幼之时,由多尔衮为他定下亲事。因为是多尔衮定下的,所以顺治帝对废皇后十分排斥,帝后感情不睦。顺

  • 经典寓言

    献祭瘟疫使大批的野兽死亡。狮子召集了会议,他对大家说:“朋友们,上天震怒了,神在等候祭品,我们应该找出罪恶最大的家伙来献祭,以求神的宽恕。”接着,他开始讲述自己的罪恶:“我吞吃过许多羊,有时甚至把牧人也吃掉了。”“哦,陛下,”狐狸道:“把羊

  • 等你回家

    陪一个父亲,去800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兴兴的。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天空蓝得很高远。做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棵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

  • 30多岁才懂父亲

    我在一个家教很严的家庭里长大,父亲陆天明在外人眼里很温和,但对我从小就很严格。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回到家就扎进书房看书、写作,很少与我交流。父亲与我沟通的次数屈指可数,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

  • 下辈子我一定好好爱你

    女人原本不疯,那年女人22岁,挺年轻的。有人说她长得很一般。女人在那年爱上了一个男人,男人23岁,看上去有点忧郁,很有才华。是许多年轻女孩心中情人的标准。女人恰好和男人在一起上班工作,中午休息的时候,同事们喜欢打牌,女人不爱玩牌,但女人总给

  • 说真话的勇气

    有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者把一个鸡蛋用布包起来拎到小镇广场,招呼周围的人說:“我们来一场比赛,不论是谁,只要猜出布里包的是什么,我就把里面的东西送给他!”人们交换一下目光,非常好奇又迷惑,问道:“我们怎么能知道呢?没人长了双透视眼。”老者坚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