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做人与凿井

做人与凿井

收录日期:2025-11-20 13:14:43  热度:10℃

做人与凿井

文章

很久了,一封远方朋友的来信一直摆在我的床头。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都会悄悄地捧起它,就如同捧起一面镜子,使我认真地检讨自己的所作所为。

朋友的信是这样写的:

“常有人叹息生活忙乱,负担过重。由于太贪多、太求全或太急切反而使自己顾此失彼。”

“许多人在除了忙自己的分内该忙的事情之外,更是忙些不该忙的。如忙应酬,忙着为了满足物质享用或虚荣而赚钱,忙着奔走钻营去求地位,对自己着手的工作易于失去兴趣,因而时常见异思迁。”

“忙乱的人是在凿浅井。”

“不要因为自己被人拉去做这做那,就以为这是表现自己才能或拓展事业的大好机会。因为他是在被人拖着凿浅井,东凿一点,西凿一点,每一口井都没有凿到水源。这不是能干,而是生命和财力的浪费。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在有生之年,把握住自己真正的志趣与才能所在,专一地做下去,才可能有所成就。它需要一种锲而不舍、全神贯注的追求。”

朋友的话平实而又尖锐,句句都点在我的神经末梢上,令我如坐针毡!不是吗?朋友见面,同学聚会,同事聊天谈得最多的除了忙还是忙,怎一个“忙”字了得!不知道哪一天想起来,给千里之外的母亲打个电话,话没开口,反倒是母亲来安慰我:“我知道你忙,可别忙坏了身体!”

那么,我们在“忙”着做什么呢?

凿浅井!

一个形象而贴切的比喻!

记得读高中时,一次语文考试,作文为看图谈感想,画的就是两个凿井人。一个浅尝辄止,在松软的土地上留下几个浅浅的“牛脚印”后落荒而去,嘴里嘟哝着说:“这里没水!”一个持之以恒,虽汗湿衣衫仍挖井不止,终于在坚硬的岩石地上打出了清泉,成功的喜悦荡漾在脸上。依稀还记得当时作文的内容,抨击前者之不恒,赞赏后者之坚定,大有以前者为鉴,以后者为荣之决心。

然而,10多年过去了,自己竟也挖了不少“牛脚印”。在读到朋友的来信之前,我常常以“注重过程而不必注重结果”聊以自慰,把青春的灿烂缩小成萤火虫般的亮点,把流星的一时辉煌当成星际奇观。

一切都显示出了浮躁的心态,而浮躁是最易在青年人中流行的传染病,很多时候我们是乐于或甘于被别人拉着去凿浅井的,因为这是一种时尚。

当一个人浮躁得有些焦渴时,他会醒悟过来而去凿深井。因为只有深井才有内涵。

有人由于太贪多、求全或太急切反而使自己顾此失彼。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在有生之年,把握住自己真正的志趣与才能所在,专一地做下去,才可能有所成就。它需要一种锲而不舍、全神贯注的追求。当一个人浮躁得有些焦渴时,他会醒悟过来而去凿深井,因为只有深井才有内涵。(卢宁)

猜你喜欢

  • 金龟助战

    东海有个神龟,因私自给梁山百姓布云行雨,被点化为一块石头,贬到梁山,罚他在人间受罪千年,再回东海。这天,东海龙王正在龙宫饮酒,忽然觉得龙宫有些晃悠,站起来,摇了摇头,神志清楚,没有喝醉,忙唤值日巡海的虾兵去,看看是怎么回事。虾兵一会儿回来报

  • 晒粮场的传说

    梁山寨西北角有一片平坦光滑的场地,相传就是当年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晒粮场。据说在这儿晒得粮食不生虫,不发霉。至今附近的老百姓还都在这里晒粮。说起晒粮场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 梁山泊英雄破了东平、东昌两城,得了很多粮草运回了山寨。山上的大仓满、

  • 鏊子山的传说

    很久以前,梁山的大小山头都是光秃秃的,老百姓砍点柴烧也挺难。梁山西北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娘俩儿,还有刚娶来的一个媳妇。婆婆好吃懒做,有馍馍不吃窝窝,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媳妇很勤快,白天干活,夜里纺棉,养了鸡、又养鸭。不几年,日子过得红火起来

  • 梁山“义酒”的传说

    自打梁山义军杀贪官,除恶霸,在梁山寨上树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梁山周围的老百姓便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这一年,快到重阳节了,杏花村酿酒的王林老汉打算给山寨的义军送点礼物表表心意,送啥好呢?他找了几个老哥们,商量来商量去,也没想出

  • 梁山“脚印石”

    梁山不但风景如画,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山上有一块不惹人注目的石头,石头中央有一片象脚印的痕迹。这个脚印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梁山它夜里偷长。被山神爷知道后,山神非常生气,但没有办法,只好去天宫请神通广大的二郎神。只见他驾起一朵祥云直奔向天宫。来

  • 宋江祖籍何地

    宋史称水泊梁山义军首领宋江为"淮南盗"。宋江倒底是郓城水堡宋庄人氏呢,还是淮南人呢?要知道宋江祖籍何处,还得从宋江曾祖父捕鱼讲起哩。安徽淮安府淮河南岸,有个宋家涯小村。常言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 顾大嫂除暴安良

    梁山一带对顾大嫂深有感情,说她不仅刚直不阿、豪爽侠义,而且待人宽厚热情,一副古道热肠。顾大嫂闺名平稳”,自幼尚武好斗,十五六岁时,已出落成一位体态丰满的姑娘:身高腿长,走路微微起尘雾;肩宽胸阔,行动呼呼生急风。体胖肢壮,一摇一摆

  • 武松独臂擒方腊

    杭州失守,方腊率部退守睦州。宋江挥师紧追不舍,水陆掩至,不日便直逼乌龙岭下。一日,方腊独自出北门察看地形,信步来到一个人呼乌龙桥的去处。相传,这一带地方的乌龙庙、万松林,乃及这乌龙桥,都曾流传过不少传说,其中尤以乌龙王”的传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