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流米寺的传说

流米寺的传说

收录日期:2025-11-21 12:37:58  热度:8℃

相传明朝初年,在滹沱河畔有一个小村庄名叫宝龙庄。村里有一对贫苦的王姓夫妻,老来得子,全家欢喜万分,托人起名叫做王福,祈求孩子人生多福,大富大贵。孩子招人喜爱,平时人们都唤作福儿。

王福天资聪慧,敏而好学,异于平常的孩子。只是生在穷人家,贫苦潦倒,从小就饱经困苦生活的磨难。因为父母年迈,年纪不大的王福,早早就担负起操持家计的重担,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每天帮助家里搂草捡柴,锄禾劳作,一家人的生活就靠王福耕作二亩薄田和卖柴买米补贴家用。每天,王福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竭尽孝道,但仍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平时多有乡里接济,才渡过难关。

由于生活的磨练,王福比一般的孩子成熟老练,而且人穷志大。他渴望读书,本性好学,经常是缠着父母问这问那,刨根问底。但是,老人家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白丁。看到孩子这样,他们也是一脸的无奈。这个宝龙庄村东有一家私塾,本是一座破败的庙堂,村中富户捐助,进行了修缮,聘请了一位前朝的落魄举人到此,开馆办学,周围三乡五里的富家子弟都送到这里启蒙求学。平日里朗朗的读书声从屋中不时传出来,福儿非常羡慕。但是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学费,没有机会上学。

王福每次田间劳作路过私塾,都不禁停下脚步,伏在窗外偷听老师讲课。一来二去,时间久了,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背的滚瓜烂熟。一次,课堂上塾师提问,众生皆哑言,窗外偷听的福儿却脱口而出。塾师惊闻语声,高声问道:“窗外何人”,吓得福儿不知所措。其实塾师早知窗外偷听的福儿,非常怜惜,任由福儿偷学,一直没有点破。今天,塾师来了兴致,想试探一下福儿的学识,便把福儿叫进学堂。塾师又出一篇目,福儿又一字不差背诵一遍,对答如流。看到福儿如此聪颖,塾师非常喜爱。塾师了解到福儿的家境后,很是同情。见福儿聪明好学,才智出众,却因家境贫寒,不能上学,埋没乡里,很是可惜。便拿了主意,免去福儿束脩,教福儿读书。但是,王福家里穷得叮当响,吃了上顿没下顿,哪有精力上学呢。一天,塾师告知王福,说:“你孝敬父母,好学求知,众人皆知,佛祖神明。你每天放学后,到庙厢的灯龛边,跪拜佛祖,真心发誓,将来金榜题名,功成名就,定会造福乡里,尽孝父母。说不定会感动上苍,佛祖显灵,解你饥荒”。王福听信先生所言,来到厢房,跪拜起誓,虔诚之至。奇迹果然出现了,每日发誓后,灯龛中总有米流出,王福惊奇不已,发誓日后如求取功名,一定报恩佛祖,重修庙宇,再造金身。王福每日放学后,便把米带回家交与父母,一家人解决了温饱。从此,王福便一边埋头读书,一边帮助父母操持家计。平时王福没有钱买纸笔,孩子就用树枝在地上练字。晚上没有灯光,他就眯眼在脑海里默诵文章。经过数年寒窗苦读,“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文章写得璧坐玑驰。塾师看到王福一天一天的进步,打心里欢喜。不久,王福父母相继去世,王福孤独无依,塾师便收王福为义子。他不仅教他学问知识,还经常教他做人的道理。王福不负恩师期望,潜心求学,学有所成。终于有一天,老先生和福儿讲:“福儿已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为师为父老矣,现修书一封,并附学资,助儿到县学再访名师,另求圣贤。来日秋试,求取功名,将来考取仕途,不要忘记父老乡亲,造福乡里”。王福感激不尽,叩别恩师,离开故土,童试入县学,埋头苦学,如饥似渴。可谓冬寒抱冰、夏热握火、攻苦食俭、寒窗数载,历尽了艰辛困苦。几年过来,王福已是饱谙经史,腹载五车,学识大有长进,更加炉火纯青。

洪武十八年八月,王福秋闱桂榜,喜中解元。来年春闱,又中会元。殿试金榜题名,赐一甲探花,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次年补缺知县回归乡里。

王福衣锦还乡,看到的是残垣断壁、杂草丛生的旧庙堂,私塾也已荒废,似是而非了,不禁愕然。乡邻告诉王福,恩师已于自己求学下年逝去了。当时恩师临终托付乡邻,不要将其故去之事告诉王福,免其分心学业。恩师遗留一物,托乡邻交给王福。随即,邻里老者拿出一个落满灰尘的升(粮食量具),讲述了当年恩师为了王福求学,借佛祖显灵之说,每天偷偷用升盛米,接济一家人生活的故事。王福知晓事情原委,长跪不起,痛哭失声。

王福上任后,践行自己的誓言,重修了庙宇,再造金身,并亲笔题名“流米寺”。并建报恩堂,将恩师留下的米升供奉于堂上,以怀念自己的恩师义父。寺庙流传至今,香火不断。王福一生为官清廉,清正无私,勤恳敬业。主政期间,筹资办学,修渠筑路,倡导农耕,造福一方,传为美谈。

猜你喜欢

  • 白娘子

    从前有一年春天,西湖四岸积雪消融,水涨船高,燕子衔泥黄鹂唱歌,花开满枝头,蝴蝶儿蜜蜂儿都出来采花密。人们纷纷从家里出来,到湖岸边踏青。 就连在断桥下修炼的两个蛇精,也把她们的蛇窝变成花红柳绿的住宅,把自己变化成年青貌美的姑娘出来游玩。那白

  • 牛郎织女

    古时候有个男孩,长到七八岁的时候,父母亲都不在了,哥哥对他说:弟弟,我们以后要自食其力了。我到田里干活,你去放牛吧! 从此男孩天天去放牛,他放的是一头大水牛,长得很威武,有一把镰刀弯角,但它性情特别温和,从来不打架。男孩喜欢吹放牛笛,笛子

  • 龙伯钓鳌

    在渤海东面,不知几亿万里的地方,有一个巨大的沟壑,名叫归墟。 归墟深不可测,是一个个巨大的无底洞。大地上,四方八面的流水全都流入归墟;天空中,银河以及其它星河的流水,也全都汇入归墟。 不知过了几千万年,归墟变成一个巨大的海洋。它的海水无

  • 吕洞宾剑斩石狮精

    从前,永平府城里有一个卖豆腐的叫王发,他做豆腐手艺好,做出的豆腐又白又嫩,街坊四邻都喜欢买他的豆腐。 有一天,突然有一个穿着一身白衣服的姑娘来到他家,彬彬有礼地跟他说:王哥,真不好意思,和你讨碗豆浆喝。王发立马答应:喝吧,喝吧。边说边拿碗

  • 女娲补天

    不周山巅,有一女子茕茕孑立。 西王母请女娲氏赴昆仑山共饮瑶池仙酿。有青鸟飞来,向她传达自家主人的邀请。 她莞尔,捏了个诀,便驾云向昆仑山飞去。 昆仑仙境。瑶池。 女娲氏为何愁眉不展?西王母放下酒樽,问道。 四方之神中的祝融和共工不

  • 蜘蛛织网

    在牛牯山下的靓牛村有一片菜园,那是牛郎与织女开垦的菜地。菜地种满了佳瓜鲜蔬,自然,菜花瓜蕾此凋彼开,艳映菜园不绝,招来蜂蝶飞舞,虫蝗饱嗉。那牛郎朝耕暮种,织女昼织夜纺,菜园照料无暇,只在摘种浇施方到园圃一趟,余时无空管理。那虫蜂便日夜为非作

  • 后羿射日

    呱呱这样的哭声已经是第三次了,也就是说,天帝的第七个儿子、第八个儿子、第九个儿子、第十个儿子、第十一个儿子、第十二个儿子诞生了。 女娲娘娘不得不又一次干涉天帝的朝政,她说:天帝啊,咱天庭实行计划生育已经有些年头了,最近脑袋被驴踢了还是咋地

  • 梦回乡村

    父亲告诉我,老家的房子就要拆了。小镇,冬的寒冷冻结了空气,却依旧凝不住那弥漫在冷风中的丝丝凛香。 我从老妇人手中接过那块洒满了黄糖的糍粑,亮晶的黄糖粉末留在老妇人干燥开裂的大手上。她包着一方暗色头巾,额头上有深深的沟壑。一笑,眼角的皱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