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以“喂鸡”开场

以“喂鸡”开场

收录日期:2025-11-20 15:59:47  热度:11℃

喂鸡,这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却让我深深想起了童年时光。每次我回到外婆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喂鸡。那时候的我还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但是在外婆家的农村环境下,我学会了很多生活的常识和责任。

外婆家是一个小村庄,村子里的房子都是砖瓦结构,周围被一片绿油油的稻田环绕着。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我就被清脆的鸟叫声和公鸡的啼声吵醒。我一边揉着睡眼,一边穿上鞋子,准备去喂鸡。

外婆家的鸡都养在后院的鸡舍里,鸡舍是用竹子和泥土搭建而成的。我小心翼翼地打开鸡舍的门,一股鸡粪味迎面而来,但我像是习以为常了,没有被吓到。我朝鸡舍里望去,看到一大群鸡在地上走来走去,有的在啄食,有的在争抢食物。它们的羽毛五颜六色,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我小心地踩过去,每次都会拿着一盒鸡饲料,然后撒在地上。鸡们像是闻到了香气,立马围攻过来。它们争抢着食物,发出的叫声仿佛在对我说:“谢谢你,小主人!”。我看着它们安心地吃着,感到一阵满足感。

除了喂鸡,我还会帮外婆做一些农活。我们一起在菜地里除草、浇水、种菜。我还学着在田地里种植各种蔬菜和水果,颇有些农夫的风采。虽然这些劳作对于我来说有些辛苦,但是我从中学会了耐心和毅力。

在外婆家的每一天,我都充实而快乐。喂鸡不仅是一项简单的任务,更是我与大自然相互交融的时刻。每次喂完鸡后,我看着它们快乐地奔跑,仿佛是对我辛勤劳动的回报。我相信,这些教会我的经验将会伴随我一生,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喂鸡,给了我孩提时代一段美好的记忆,也让我受益匪浅。时光荏苒,多年过去了,我已长大成人,但是每当我想起那段在外婆家喂鸡的岁月,心中依然涌动着无尽的温暖和感激之情。喂鸡,不仅是一种乐趣,更是我成长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猜你喜欢

  • 华佗求学

    华佗名扬四海后,有一次,他发现一个自己无法治愈的病例被另一位老先生治好了,他就决定隐瞒自己的身份,到那位老先生门下去当学徒,拜师学艺。华佗到了老先生门下,虚心而勤奋地学习,一学就是三年。一天,老先生外出治病,留下华佗在屋中拣药。这时,来了一

  • 及第粥的由来

    广州西关是老广州的城市中心,自唐代以来就是外埠商人集居地,商品的集散地,商业贸易相当活跃,各地饮食风尚和烹饪方法促进了西关饮食业的发展。文献记载:广州西关,肉林酒海,无寒暑,无昼夜。”在这里产生了一大批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其中及

  • “八大碗”的由来

    相传八仙过海惹怒龙王,久战难胜,劳累疲惫,退踞海滩稍憩,颇觉腹中空空,饥饿难忍,便分头寻食充饥,哪知一眼望去的海滩薄地,荒无人烟。除曹国舅一人未回其余个个扫兴而归。曹国舅一人不辞劳苦,腾云驾雾,行至内地,一股奇香扑鼻,不觉垂诞三尺,立即寻香

  • 伯乐荐人

    春秋时,秦穆公是五霸之一,乃是能控制世局的杰出人物。有一次,秦穆公问伯乐:你是天下第一等相马的人,有没有可以继承你的子弟?”伯乐微笑:我的儿子一个个都是平凡庸俗的人,恐怕没有鉴赏天下良马的能耐,大概只能稍稍辨识马的好与坏罢了!因

  • 送信儿的腊八粥

    北京有句俗话:送信儿的腊八粥”,农历腊月初八家家户户喝腊八粥”,就意味着最早送来了过春节的信息。从这以后,北京民间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一般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因此,老北京人流传着

  • 团结力量大

    很久以前,有一个大富翁,他有十五个儿子,每天不是吵架就是打架,谁也不会帮助谁。富翁看到这种情形,觉得很难过,他左想右想,有什么方法能让这几个儿子相亲相爱呢?直到有一天,富翁正在吃晚饭,他一边用筷子夹菜一边就想出一个好方法来!是什么好方法呢?

  • 枣核

    枣核是一个像枣核一般大小的孩子。他即勤快又聪明,比正常的孩子还能干。但这一次,他帮乡亲们将县官抢走的牲口夺了回来,可闯下大祸了。一天早晨,气势汹汹的官兵就来抓他了。他们拿出铁链绑住枣核,枣核哈哈一笑,从铁链缝隙间灵巧地蹦了出来,对着官兵直做

  • 尧舜让位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音yáo)、舜(音shùn)和禹(音yǔ)。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那时候,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