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智商是最不重要的素质

智商是最不重要的素质

收录日期:2025-11-20 14:31:07  热度:10℃

我来讲讲研究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我先来说什么不重要:最不重要的素质就是你的IQ(智商)。无论什么学科,物理、工程、生物、文学,我认为最不重要的是IQ。我相信是这样。

那么,什么才是重要的?

第一,时间的付出。不要以为你可以耍小聪明,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有时候我很反感有些人说“我的成功完全是靠机遇”,这一定是瞎掰。我不信有任何一个成功的科学家没有过极大的付出。清华大学生物系系主任老蒲,在美国已是赫赫有名的终身讲席教授。他在美国时这样教导学生:“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最大的诀窍是刻苦,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我知道你们不能像我一样刻苦,但我要求你们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这意味着如果一天工作8小时的话,你要工作6天以上。你不要以为你早上8点去,晃晃悠悠做点实验,晚上8点离开就可以了。它只计算你具体做实验的时间,以及你真正去查阅和实验相关文献的时间,你的吃饭时间、查阅文献之后放松的一小时,都要去除。所以,一周工作50小时是非常大的工作量。如果你能做到,你满足了我的要求,你可以在实验室待下去;如果你不能,就离开实验室。”其实老蒲说的是大实话,是一个真正有良知的科学家说出的话。我想通过这个例子告诉大家,任何人不付出时间,就一定不会成功。

第二是方法论的改变。我的博士后导师是一位独树一帜的科学家,他只比我大一岁半,很年轻。我进入他的实验室之后,慢慢意识到,真正的批判性思维、真正的方法论是如何养成的。

我在霍普金斯大学做博士生的时候,老师讲,要读《自然》,读《科学》,要广泛阅读文献,知识面要宽广。我也是这样做的。到这位导师的实验室后,有一次《自然》杂志上有一篇领域内的前沿文章,我认真读了以后就去找导师讨论,可是导师说:“这篇文章我还没有读呢,读了以后再说吧。”过了一个月后我又读了一篇文章,又想跟他讨论,谁知导师脸一红说:“这篇文章我还没有读呢。”

后来有一次我大胆地问他,你读文章吗?他说他不读。我又问,不读文章如何养成科学素养?他说,科学素养的养成和科学史有关,和重大发现的数据源有关,与科学进展到最前沿的知识没有任何关系。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只是让你在做研究的时候知道,在你的研究领域内你所处的境地是什么样的,你是否在做别人已经做过的东西,仅此而已。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多问为什么,不要简单地接受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你要挑战过去。

第三,建立批判性思维。除了方法论的改变,还包括挑战学术权威。我的博士生导师在33岁时已是正教授、系主任。他说他在晚上做梦的时候也在思考,他的每一天都充满思考。他经常说:“怀疑是科学发现的推动力。”

有一天我们开会,他看起来特别激动,说今天我给大家演示我的一个想法,希望大家帮我看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他开始写公式,满满一黑板的推演之后,一步步证明出热力学第二定律是错的。当时我们都震惊了。

后来,我在他写的公式里发现了三处错误,但我不敢提,再一想,那的确是错的,我哆哆嗦嗦地举起手,指出了一处错误。所有同学都说我错了,但是我们的小老板说:“我觉得一公讲得不错。”

在此之后,我们研究所的同事见到我便会主动跟我打招呼,这让我慢慢有了自信。这段公然鼓起勇气纠正系主任兼实验室导师的学术错误的经历,在我的科研路上给予我无限自信,至今对我仍有很大影响。

猜你喜欢

  • 药王孙思邈的故事

    药王孙思邈,隋唐时人。有《千金方》传世。民间流传的关于他的神奇故事不胜枚举。有一天,孙思邈到远处去出诊,当他经过一个村口时,正巧见几个人抬着一副棺材,匆匆地出了村子,后边还跟着几个送葬的人,情景甚是凄凉。孙思邈见棺材抬过来,便站立在路旁观看

  • 机智木匠捉弄富人

    木匠和一个富人门对门。富人经常欺负木匠。一天,木匠为了报复,悄悄把富人家的大门砸坏了。富人没看见是谁砸的,只好叫木匠来重新做一扇大门。木匠说:“做大门需要好木料。”富人拿出一堆木料,刚刚够做一扇门。富人整天在家里算帐。木匠进来问:“门做好了

  • 四大民间故事

    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讲给小朋友听。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

  • “阴兵借道”造成老北京城大爆炸

    所谓的阴兵,那就肯定不是阳间的人了。这些阴间的人押解着数量众多冤魂在夜半时分经过某一个地段,而在太阳出来之前就务必要达到目的地。话说明朝天启年间,在王恭厂火药库一带发生了相当惨烈的爆炸事故。也许您会说,在火药库附近发生爆炸事故,这不新鲜啊,

  • 同仁堂与康熙的传说故事

    相传康熙皇帝得了一种怪病,宫中御医把所有的名贵药材都用遍了,就是不见病情好转,他一怒之下停止了用药。这天,康熙独自出宫微服夜游,来到一条街上,发现有一个小药铺。此时,已是夜深人静,小药铺里却灯火通明,还听到那里传来读书声。康熙心想,宫中御医

  • “刘师阁”的传说故事

    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庙下镇东,有个刘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刘家馆。这里有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女,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备受亲邻的喜欢。随后父母相继过世,少女便随在长安做官的哥嫂来到长安定居。隋朝灭亡后,哥嫂相继谢世,独留她孤怜

  • 余裁缝巧制慈禧衣

    清朝年间,慈禧太后执掌政权,垂帘听政。她穷奢极欲,挥霍无度,却不关心民间疾苦。在她七十大寿之际,竟不惜工本,命全国各地高级裁缝进京为她精制一件万寿锦衣。很快,几百个有名的裁缝会师京都。根据祖传规矩,一齐奏请慈禧:要量体后再裁料制衣。不料慈禧

  • 雌雄剑的传说故事

    春秋时期,越国被吴王打败,越王勾践负辱在吴,卧薪尝胆,终于取得了吴王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勾践记恨在心,他一面继续讨好吴王,贡奉古木修筑姑苏台,选送绝代佳人西施给吴王,巧施美人计;一方面富国强兵,暗自铸造精良兵器。勾践为使自己有一把世上独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