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别人的东西不能要

别人的东西不能要

收录日期:2025-11-20 12:17:11  热度:10℃

别人的东西不能要,这是我们孩提时代接受的最初教育。

为什么大人首先要教会孩子懂得这个道理呢?

不能要别人的东西,首先是出于礼貌、自尊,不侵占他人的物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必须持守。

长大以后,不要别人的东西体现的是自立。古人讲自力更生,意思就是靠自己的力量改变更新自己的生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对于社会有益,有用的人,才能受人尊重。

这些都是我们做人的初衷和底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变化,人的初衷有时会遗忘,人的底线常常被突破。

检讨一下我们日常的言行,再追溯这些言行之下的潜意识,我们会有惊人的发现。

日常交谈中,特别是酒桌之上,人都会有意无意地说起和自己沾得上边的人物,无论名人还是大款,特别是大官。这种假他人以自高的心态,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但如果发展到言之必谈,毫无自觉的地步,那就是病了。

要知道,这不但不能抬高自己,反而显露出了自己的虚弱。这种心态的本质就是对他人财富的一种觊觎,是自欺欺人。自欺可悲,欺人可耻。这种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非常普遍,人们常常失于警惕,长此以往,不但可笑也很可怕。

另一种日常表现是,人总想跟比自己有钱、有名、有地位的人混。这也是一种忘记做人初衷的表现。且不说自古富人不大方,有钱人更爱钱,你的企图多半会落空。就算沾上了便宜,往往也是以损失尊严、丧失平等为代价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最好和自己同一阶层的人交往,特别是日常生活。任何削尖脑袋的高攀,都是对个人自尊、自信的损害。

人活着,首先要自爱,否则不会幸福。你可以有追求,但未达到目的前,不要奢望提前消费。不然你可能会活成别人的一个笑话。

一辈子健康成长不容易,跟树木一样,总会生出旁枝异杈,但不要忘记了常常修剪。

别人的东西再好也是别人的,你有你自己的。

少看别人的,多想自己的,你才会有真幸福。

猜你喜欢

  • 青蛙与蝎子

    蝎子想去它朋友毒蛇的家里,可是半路上有一条河,蝎子又不会游泳。蝎子在河边转来转去看见一只青蛙在河里。于是,蝎子恳求青蛙将自己背过河去。可青蛙执意不肯。青蛙说:“假如你在我背上蜇我一下,我不就没命了么?”蝎子说:“那我自己掉进河里不也没命了么

  • 布店的短木尺

    从前,有一家布店的老板,一直用一把比正规的尺要短一点点的木尺卖布。有一天,他突然良心发现,决定做个正经商人,把那把短木尺换了。可是他却又想看看到底别的布店是如何经营的。于是,他来到另外一个布店里,趁对方生意忙乱时,用自己所带的一根小带子偷偷

  • 戏剧家和小女孩

    著名戏剧家萧伯纳应邀到俄国访问。一天闲暇时他漫步在莫斯科街头,遇到一位可爱的小女孩,一时兴起,便高兴地与她玩起游戏。这一老一少玩的十分高兴,到了分手的时候,萧伯纳得意的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跟你玩游戏的可是鼎鼎大名的萧伯纳。”谁

  • 小乌龟

    小男孩八岁生日那天,爷爷送给他一只可爱的小乌龟。他在兴奋之余,很想和乌龟一起玩耍,但乌龟在陌生的环境里,把头脚全缩进了壳里,一动也不动。小男孩拿着铅笔去捅它,它还是纹丝不动,小男孩又着急,可又不知所措。爷爷看到小男孩这样便走过来说:“来,我

  • 上帝偷肋骨

    一位罗马皇帝对智者拉比说:“你的上帝是个贼,因为《圣经》上写着,‘耶和华使亚当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拉比的女儿对父亲说:“让我来回答他。”于是她对皇帝说:“皇上,请给我派个官员来查一桩案子。”罗马皇帝问:“出了什么事情?

  • 99一族

    有位国王,天下尽在手中,但他还是不满意,总觉得缺点什么。一天,他听到御膳房有个厨子在快乐地唱歌,便问厨子为何如此快乐。厨子答道:“陛下,我虽然只是个厨子,但我一直尽我所能让妻儿快乐,我们所需不多,头顶有间草屋,肚里不缺暖食,便够了。”厨子退

  • 用筷子看品性

    一天,与一位朋友吃饭,恰好父亲来看我,我便接父亲过来一起吃。吃过饭后,回家路上,父亲说:“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我愕然,问父亲原因。父亲说:“虽然我对他不甚了解,但是我注意到他夹菜时总是用筷子把盘子底部的莱翻上来,捡自己喜欢的菜吃,像是把筷

  • 舟与水

    舟在水上,扬帆远航。水载着舟,一路同行。望见前方有明堡,舟便知道需绕行。察觉水下有暗礁,舟也自会巧妙避开。一条大鱼,竟想将舟顶翻。舟便用自己坚硬的躯壳予以回击。大鱼败下阵去。一排浮木,迎面径直撞来舟迅速调转方向让向一边,亦安然无恙。舟在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