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孙中山到死也不愿承认的那些红颜知己

孙中山到死也不愿承认的那些红颜知己

收录日期:2025-11-20 19:22:00  热度:9℃

孙中山一生和女人的关系,在国民党钦定的传记中,只承认两位,一位是卢夫人(卢慕贞)、一位是宋夫人(宋庆龄),其他一概给一手遮天了。这种“为尊者讳”、“为亲者讳”。其实是很封建的思想,自为反封建的革命党所不取。

其实孙中山生命中的女人,除了卢慕贞、宋庆龄及陈粹芬,外传还有浅田春、大月熏、宋霭龄与梅子。

台湾监委周阳山与作家平路的“国父天真说”吵得沸沸扬扬,日前更有媒体开始探讨孙中山生命中的女人,在明确的考据上有3位,不过,还有外传的4个女人,分别是浅田春、大月熏、宋霭龄与梅子。

据台湾《今日新闻》的报道,犬养毅是曾担任日本第29任首相,他庇护过孙中山与蒋介石等,在宫崎寅藏在《孙逸仙其仁如天》曾记载一段故事。犬养毅问孙中山最喜欢什么?孙中山回答“革命”,全养毅说,“您喜欢革命,这是谁都知道的,除此而外,您最喜欢什么?”,于是孙中山回答“女人”,犬养毅听了拍手叫好,又再追问其次呢?孙文则说“书”,全养毅对孙中山说,“这是很老实的说法,我以为您最喜欢的是看书,结果您却把女人排在看书前面”。

然而孙中山31岁时,在横滨华侨恩炳臣先生的家中,因急需找一位贴身女佣,条件是年轻、美貌、品行端庄、有能力,还要会讲英语,这个人就是年仅15岁的浅田春,于是两人就有了情感。

接着大月熏因家中失火,全家寄住在孙中山横滨寓所的二楼因而相识,后来孙中山透过翻译温炳臣向其父大月素堂提亲,当时以女儿年幼被拒,最后在38岁与16岁的大月熏正式成亲,但3个月后孙中山回中国后就再也没见面,后来大月熏产下一名女儿,取名为文子,后改为富美子。

另外,宋家三姊妹的宋霭龄,还曾当过孙中山的秘书,日本就直言他们有情人关系,有一说法认为宋霭龄与宋庆龄姐妹为了孙文针锋相对,但是后来姐姐主动退让嫁给孔祥熙。二次革命时,孙中山再度流亡日本,住在友人梅屋庄吉家,后来喜欢上梅屋家女儿梅子,但梅子以孙中山身边有宋霭龄为由拒绝。

猜你喜欢

  • 义成公主的生平简介 义成公主是怎么死的?

    义成公主并不是真正的隋朝公主,她只是隋朝宗室女,但她确是隋朝灭亡以后唯一一个有血性敢和唐太宗李世民叫嚣的皇室成员,隋炀帝的亲孙子杨政道都做不到!义成公主对隋朝的感情太深了,大隋朝就像是她的信仰,深深烙印在她的血液中,她的一生都在为隋朝奉献,

  • 吴王阖闾为何以万人陪葬爱女?公主为何选择

    历史上受宠的公主不少,汉之馆陶长公主,唐之太平公主等等。但要说到受宠公主始祖,怎么也离不开春秋的滕玉公主。滕玉公主来头不小,父亲是春秋五霸的吴王阖闾。滕玉公主也叫胜玉公主,是吴王阖闾最小的女儿,也是最受宠的一个。她死的时候大约十四五岁的样子

  • 李泰有没有想过当太子?李泰和兄长李承乾为

    李泰,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唐高宗李治同胞,母亲为大唐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在李世民这个宠儿狂魔这儿,李泰也是最受宠的行列,史称宠冠诸王。人物档案姓名:李泰字:惠褒、青雀谥号:恭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唐朝出生时间:公元620年去世时间:公

  • 张良刺杀秦始皇的帮手仓海君是什么人?他的

    每个人年少时或多或少都做过一些冲动的事,据说留侯张良的智商远在诸葛亮之上,就是这样的名人年少时也冲动过,竟然天真的以为凭他和一个大力士两个人便能刺杀秦始皇!这就是历史上闻名遐迩的古博浪沙张良刺秦事件。当时很多六国余孽都想刺杀秦始皇,像是剑术

  • 魏尚的生平简介 魏尚和郅都有什么关系?

    在古代,匈奴就是每一任皇帝最为头疼的问题,他们是入侵者的代名词,好几千年都在做着称霸中原的美梦,因此中原和匈奴之间大战小战不断。好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们还不惧怕匈奴,打不过的时候还能找外援呢!到了秦始皇时期,秦国武将两大世家王翦家族和蒙

  • 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的生平简介 汉宣帝刘询为

    杨恽,字子幼,其母为司马迁之女,他则是司马迁的亲外孙。我们知道,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败降一事向汉武帝辩解求情而遭受了宫刑的处罚,他是为了写《史记》才忍住了受辱自杀的念头,然而《史记》当中记载的很多事都是皇族禁忌,是不能大白于天下的。司马迁生前作

  • 北宋词人张先简介 张先与苏轼对诗

    文人风流,最开始说的是文人潇洒不羁,不惧礼教的生活态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渐渐变了味,开始与情和色挂钩。狎妓取乐是风流,广纳小妾是风流,甚至与良家女子幽会私情也是风流故事。张先是北宋著名词人,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在他的诗词中,反映士大夫

  • 中原大战双方阵营 中原大战阎锡山失败原因

    东北军被收编之后,北洋政府完全瓦解,国民政府在形式上一统中国。为什么说是形式上呢?因为当时的国民政府,实际上还是几大军阀组成的,大家并不是真的齐心协力。北洋政府瓦解之后,原先几个因为讨伐北洋政府而达成一致的政治势力,开始因为权力而走向了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