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不自信的助手

不自信的助手

收录日期:2025-11-20 18:21:46  热度:10℃

哈佛大学哲学系一名教授在一次课上,这样开始他的授课:众所周知,我们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但更要与真理为友”,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述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柏拉图的一名助手,故事是这样的:

风烛残年之际柏拉图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诚恳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却被柏拉图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病入膏肓的柏拉图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半年之后,柏拉图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柏拉图说到这里,很失望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这样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整个后半生都在自责。

智慧点睛

你可以敬佩别人,但绝不可忽略了自己,你也可以相信别人,但绝不可以不相信自己。每个向往成功、不甘沉沦者,都应该牢记柏拉图的这句至理名言: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在一个人的心态与性格中,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如何看待自我。如果一个人对自我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也很难谈到客观地对待外部世界。自信是在客观地认清自己的现状之后而仍保持的一种昂扬斗志。自信就是成功者必须依赖的精神潜能。

有人在研究当代世界名人成长经历后发现,这些名人对自我都有一种积极的认识和评价,表现出相当的自信。因为他们首先自信,所以才会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事业有成功的可能,所以才会坚持到底,直至达到自己的目标。

猜你喜欢

  • 选择得“正分”的生活

    有个朋友前不久刚买了新房,想着有房后的种种好处,她特别高兴。可她爱人却觉得从此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连带着工作中稍有不顺,开始焦虑、抱怨。于是朋友问我,你相不相信有天生的悲观主义者,任何事情都会习惯性地想坏的一面?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有好坏两个方

  • 淋漓尽致地生活

    你知道自己在人世间的时间有限,或许少于其他人,或许多于其他人,但绝非不朽。终有一天,你再也见不到晨曦或日暮之美;再也不能触碰亲爱的人,和他们说话;再也不能听到大自然的声音,无法聆听喜爱的乐益;再也不能漫步于蜿蜒的林间小径,驾车驰骋,泅游湖水

  • 那些道理你我都懂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前人留下的道理。那些道理你我都一匿,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依然背道而驰,比如,行孝当及时。这句话我们都懂,都知道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可是问问你自己,你在当下行孝了吗?可能你有许多借口,想趁着年轻出去闯荡

  • 人生三态

    有人用“固态·液态·气态”说事。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人生的状态是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温度在0℃以下,那么这个人的生活状态就会是冰,他的整个人生也只有他双脚站的地方那么大;假若一个人对生活和人生抱平常的心态,那么他

  • 河流里没有多余的水

    从质地上说,花瓣是什么?它比绸子还柔软,像水一样娇嫩。雨后的山坡上,如果看到一朵花,像见到一个刚睡醒的婴儿,像门口站着一个被雨淋湿的小姑娘。花瓣的质地,用语言形容不出来,而它的鲜艳,我们只好说它像花朵一样鲜艳。无论是小黄花、小白花,都纯洁鲜

  • 超越生命的临界点

    爬山爬到一定时候,会感到筋疲力尽,再也不想往上多爬一步。但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过一会儿你就会感到全身开始舒服起来,爬山的乐趣油然而生。跑步跑到一定时候,也会感到筋疲力尽,但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过一会儿你就会感到呼吸舒畅起来,两条腿也好像

  • 因为卑微,所以绽放

    人生有时会有一种卑微的感觉,不管你是生而富贵,还是生而贫困,都无法逃脱这种感觉。山外有山,任何人都有自己遥不可及的梦想。仰望苍茫、深邃的星空,任何人都会感到无可奈何的渺小。尽管这种情绪所占的比重,对于每个人都不一样,但它终究是人生的一部分。

  • 幽默的纠错

    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式上,有一个人所共知的败笔:火炬台的一根欢迎柱出现了故障,没有按照预先设定的方案竖起来,开幕式的点火仪式成了一个残缺的作品。但3月1日这天的闭幕式却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幕:闭幕式的大幕徐徐拉开,火炬台依然以“残缺”的状态搭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