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战神王翦

战神王翦

收录日期:2025-11-20 14:53:06  热度:9℃

王翦,秦人,司马迁对其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昨天上网查查关于他的资料,喜欢他的说司马迁有什么资格评价他、还有说他是战国第一名将、还有说没有他就没有秦始皇的一统六合,不喜欢他的呢,有说他不过是在窃取白起的功劳、还有说他常胜不过是因为秦国的强大而不是他多么会打仗、还有的说他没有做到一个臣子应该做的,对他进行客观地评价很少见到,所以相比之下、我还是赞同太史公的评论的,当然网上那些朋友的评价也对,但是太片面性,如果把两者糅合在一起,我想才是对这位名将最大的欣慰。

王翦到底会不会打仗,我的答案是:会,他不但会、而且打仗的本事不弱于战国任何人,我最讨厌把名将搞个排名、有啥好排的,把白起排在韩信之前或者在韩信之后,你的依据是什么?他们在当时都是无可替代的,李靖替代不了霍去病,岳飞也代替不了戚继光,不是说他们的本事差,他们存在就有他们存在的意义,他们有那个时代的使命,以前看一个笑话说、一个纨绔子弟去看戏、一时突发奇想,要看秦琼战关羽,我就觉得那些搞排名的就是那个纨绔子弟,我不主张他们有上下之分,好的方面我们都要学习,其不好的一面无论是谁我们都要引以为鉴。这个问题后来想了想似乎是个白痴问题,不会打仗能坐得秦始皇统一六国最大的功臣吗?也对,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发出这个疑问的人也有一定的道理,当时秦是最强大的国家,军队自然也是最精悍的,打败其他国家的军队也是理所当然,这与他们的统帅有没有一定的军事才能没有多么重要的关系,再者说王翦在南征北战中也没有特别突出的战争艺术,可以说是循规蹈矩,给人的感觉就是随便一个将领统帅这支虎狼之师都能做到王翦那样,那究竟是不是这样呢?假设他没有那么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从他知兵、用兵来看,至少是个贤将,只不过他很少用奇,不是他不会用奇、用奇是要冒险的、那是孤注一掷的表现,而以秦国当时的国力完全可以用正来碾压六国,若在那种情况下用奇,会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万一秀砸了,他王翦担待不起,所以王翦在那个时候用最稳当、看似最笨的方法是他最正确的选择。

太史公对王翦在战场上的表现的评价是无可争议的,存在争议的是王翦后来的评价,我个人是赞同的,但是司马迁的评价是相当儒家的,我的思想多半也是相当儒家的,我自己对王翦后期的做法的感想以及那些不赞同人的理由大致说一下,王翦后来解甲归田了,但他的儿子孙子还在朝当官,且官场是只要人不死你就还有影响力、还有政治参与权,所以王翦并不是真的想解甲归田,他是想保身,所以大家最大的争议是王翦的这种保身手段对不对。手段对,就像春秋吴国的范蠡,他就是在帮助越王打败吴王以后远离朝廷,做他自由自在的陶朱公去了,范蠡的这种保身手段没问题,那就奇怪了,怎么同样的手段换一个人就存在不同的说法呢,除了看手段,还要看其他方面。

第一要看当时的君王,虽然范蠡从事的那个越王不是什么好鸟、且他也看出来了,但是越王在对国家治理上是没问题的,照他那个方法治理下去,国家是可以长治久安的,越王就是在功臣问题上太不是人了。秦始皇则不一样,他在对功臣问题上做的还不错,虽然可能会抑制你,但他不大可能会除掉你,他最大的问题是国家的治理上,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用的还是商鞅变法的那一套,而商鞅的那一套是用来帮助弱国富国强兵的,用在治理大一统的帝国就行不通了,所以秦国是要改变国家管理制度的,制度不变,不管你曾经多么强大,你终究会以最快的速度消失的。我的结论保身你是要看君主犯得是什么错误,要是像越王一样犯得是个人错误,你是可以、正确的,如果像秦始皇一样犯的是国家错误,这个时候你是要站出来纠正他的,并且要死谏,我个人是喜欢儒家忠孝仁义那一套的,我的忠是国家,不是哪个人或者哪个组织。

第二要看当事人的做法,对比的那个人还是范蠡,范蠡怎么做的,他是彻底的、一丝不苟的去执行他的归隐计划的,你看后来的越国的政坛上是没有他的足迹的,记住他后来是陶朱公,做生意的,所以要我说范蠡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我们只要学习他的事迹,就可以不用学什么成功学、为人处事学等,反观王翦是怎么执行的,他是不彻底的,他的子孙后来在朝做官,我们能说他没发挥作用吗?他也不能做彻底,他没那个能力做彻底,他最好的做法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人说,你是不是太残忍了,我不残忍,为什么这么说,我怎么不叫与王翦同时代的路人乙、路人甲这么做,因为他有那个职责,既然当初选择了,就应该为你的选择买单,怎么能让你名垂千古的时候出来了,你的目的达成了就选择归隐了,天下有那么好的事,就像现在的人既然选择当一个明星,那你就应该有做人们表率的准备,就应该有一个模范带头的作用,那有人说了,明星也是人,他凭什么要做到表率的作用,不因为别的,他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做到他应该做的,他的作用不仅仅是娱乐大家,更多的是给大家带来正能量,而不是告诉我们他们在吸毒、在嫖娼,做不到一个好的表率,那是活该被骂的,又不想被骂,那当初就别选择做明星,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哪有。

第三是要看国家的,这个问题在第一条中有涉及到,为了避免重复,请参考第一条。

总得来说王翦是值得肯定的,是值得借鉴的,也是值得引以为鉴的,他对我们最大的启迪不是他的战功与功劳,以及他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武功,那些东西离我们升斗小民太远,他在灭楚时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有时为了保全自己,是要损失一点我们最珍贵的东西的,有所失、才会有所得,失去是为了的到更多。

猜你喜欢

  • 周迅:一个老女孩的内心独白

    “我就是一个女孩,从来就没有完成向女人的转变。我洒脱来去,不问江湖,让暴风雨来得再猛烈些吧!”对于近几年自己的衣着风格和自己饰演的角色,周迅以优雅二字概括之。就像她在《画皮2》中饰演的小唯一样,她柔情似水,却又坚硬执著,不但男孩子喜欢,连女

  • 王宝强婚姻心经:巧当城市媳妇和农村爸妈的

    说起王宝强,人们会自然想起那个扮演“傻根”、“许三多”、“顺溜”等形象的憨傻青年。估计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已成为一线明星的草根小子,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众所周知,王宝强来自河北邢台农村,父母都是极其朴实的农民。而他的妻子马蓉则是一个主持专

  • 谢晋和他的儿女们

    2008年10月17日,电影大师谢晋在老家上虞仙逝。他是巨星,一生传奇,一生坎坷;他是慈祥的父亲,为命运多舛的孩子们倾注了无限心血,也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和哀愁。含泪的追寻 生命只为电影燃烧年轻时的谢晋魁梧高大,喜爱运动,爱打抱不平。在江安国立

  • “布衣”张中行

    在北京大学的燕园,曾经住着四位老先生,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人称“燕园四老”。“四老”中金克木、邓广铭二位老先生仙逝较早,张中行先生于2006年2月2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7岁,季羡林先生也于2009年7月11日去世。张中行原名张

  • “悍妇”周韵:我怎样降服硬汉老公姜文

    尽管在《十月围城》里饰演了温润如水的阿纯,但这种范儿绝对是假象。因为虽然已经结婚5年,并育有两子,但周韵压根没有做贤妻良母的觉悟。体现在生活中,她是姜文家很彪悍的太太,而那些家长里短的个性段子,也极具特色。所以戏里戏外一贯以“硬汉”形象出现

  • 杨坤:快感是做出来的

    娱乐圈有这么一句很励志的话——苦不苦,累不累,想想杨坤老前辈。他北漂十余年,搬了50多次家。为了养活自己,他做过很多不为人知的工作——木工、电工、送水工、搬运工、汽修工……林林总总20余种。就在这样的艰难求生中,杨坤练出了一身好手艺。而且,

  • 专访漂亮女“飞模”,勇敢者的T台在天空

    一提起模特,人们自然而然会想起T型台上那婀娜多姿光彩夺目的美女,但是今天,我们要带你去见识的却是另一种模特——飞模。飞模顾名思义就是从事空中展示服装秀的模特,他们的舞台不是T台,而是高楼大厦的外墙!在欧美,这是一种时尚、新潮的职业,而在中国

  • 从一夜成名到无限可能,为什么是李宇春

    李宇春的人生轨迹经常被视作“奇迹”——从—个懵懂、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的小女孩,一跃成为众人瞩目的巨星,这其中,似乎掺杂了太多的偶然。一6年前,一个叫宁财神的网络达人扬言:“李宇春要是能有出息,我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红烧吃掉。”两年后,有人催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