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新聊斋之金井

新聊斋之金井

收录日期:2025-11-20 17:29:07  热度:10℃

冯义和妻子过着普通人的日子。一日,冯义的家中突然出现一口井。风衣和妻子都感觉非常奇怪。不过他们倒也感到高兴,因为平日里家里吃水都是去村头公用的井上去挑水,怪费劲的,如今自己的家中突然有了井,这样就可以从自己家里井里打水喝了。于是,二人就拿来水桶。冯义用绳子把水桶送到井下,他晃了两三下,水桶就被灌满了水。冯义双手交换着把水桶拔了上来。这时,妻子好像发现了水桶里有什么东西。

“相公,你看,这水桶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娘子说到。

冯义一听,好奇的向水桶里看了看,他发现水桶里果然好像有什么东西。于是,冯义就提着水桶到了屋里,然后把水桶里的水倒进水缸,最后剩下那个从井里打捞上来的东西。冯义拿起水桶里的东西,把它放在自己眼前仔细打量着。这时,妻子突然喊了句:

“金子!”

冯义也很惊讶,他还用自己的牙咬了咬那长条的东西,他也既惊喜、又惊讶的说到:

“果然是金子,金子。”

“是呀。”娘子也很兴奋

从井里能打捞上金子来,实在是出乎他们两个人的意外。于是,他们突发奇想,想再从那井里又打上一桶水来,结果又打捞上一块金子来。这可把这两个人给高兴坏了。没想到自己家里竟然能出现这样一口能出产金子的宝井来。当他们打第四桶水上来时,却没发现有金子。接着他们又打了第五桶水,第六桶,第七桶----,但是金子没有再出现。冯义不死心,他相信那井里一定还有更多的宝贝。他于是打算要到井下去看一下。他把拴水桶的绳子从水桶上解下来,把绳子的一头拴在里井口不远的一棵榆树上,自己抓着绳子的另一头,下了井。冯义的娘子在井口下面看着下去的相公。冯义抓着绳子到了井下,他触摸到了井水,他感觉这井水好像有点奇怪,自己的身体浸泡到了水里,可是却像是在空气中一样。于是,冯义继续向水里下沉下去,直至将自己的头淹没到了水里,冯义发现自己在那井水里和在地面上并无两样,他在那井里能呼吸,能看见,能听见。他发现井下是个很华丽的宫殿。这时,一位白胡子的老者迎了上来。

“欢迎公子到我这里来做客。”那老者说。

“老先生,你是何人?为何生活在这井下呢?”冯义好奇的问道。

“老夫是这井里的蛙神呢,”那老者说,“我本是在天宫的荷塘里的一只青蛙。我在天上已经修炼多年,可是难成正果。玉皇大帝说,我如果想真正修成正果,还需要周济一个品行端正之人。我于是来到人间。我见你为人正直,家又贫穷,所以才在你家的院中变出一口井来,我于是就把你变成我周济的对象。因此,我变出了金子,然后让你从这井水里打捞上去。你方才用水桶打捞上去的金子正是老者所赐啊。”

“啊,原来如此啊。那多谢老先生了。”

“帮助别人,也是我修炼的一部分啊。但是,我帮助的人人必须要为人正直,富贵不能淫。如果我所帮助的人变成品德败坏之人,不但被帮助的人会受到惩罚,就连我也会受到牵连的,玉皇大帝会治我的罪的。请公子可要记住我的话啊。”

“晚辈,记住了。”冯义回答。

“我告诉你一个口令,以后你在井口对着井口喊一句这样的口令,便可打捞上金子了。”

“什么口令?”

“以德为先。”那蛙神说到,“财不可多得,而且不可得财忘义。切记!切记!”

“晚生一定谨记。”冯义回答说。

冯义告辞了蛙神之后,就从井下的水面露出了身子。他在井下喊着:“娘子,我要上去了。”于是,冯义顺着绳子爬了上去。等他爬到井口上面时,他发现,很多人在他的院中。原来,冯义的娘子以为冯义在井下这么长时间没上来,以为冯义在井下出什么事了,她于是叫来一些乡亲,准备队冯义进行营救。冯义知道了院子里乡亲们的来意后,连说自己安然无恙,然后请乡亲们回了家。

自从冯义从蛙神那儿得了口令之后,他从井下捞上来不少金子,他家里的日子也是大有改善。冯义走在大街上变得趾高气扬,自信心也是变得十足。可是他仍然觉得自己还是不够高贵。要想让自己高贵,只有去走仕途的道路。由于自己以前没读过太多的书,于是,冯义想到了用自己手里的金子去打开仕途的道路。

这一年,正赶上乡里举行乡试。冯义于是就想起了要打起了主考官的生意。他经过多方的打听,得知了一个叫吴贵山的人是这次乡试的主考官。冯义就找到了冯义的家。在吴贵山的家门口,门子将他拦住。冯义说要见吴大人,门子却告诉他吴大人正在接见别的客人,请他在外面等候。冯义在外面等了大半天,忽然听门子说,这位公子,请进去吧。门子领着进了吴贵山的书房。

“冯义见过吴大人。”冯义双手作揖并说到。

“请问,你来我府上,有何事啊?”吴贵山装腔作势的说。其实,那几天很多有钱的人都曾找过吴贵山,想借这次乡试的机会来用金钱买通仕途之路。吴贵山见冯义来到他的府中求见,他对冯义的来意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吴贵山接着说,“来这边坐。”

吴贵山就请冯义坐了下来。吴贵山不说话,他在等冯义将自己的来意说出来。可是此时,冯义却对自己的来意不好意思开口,不知道该如何说好。

“冯公子,最近乡里要举行乡试了,冯公子会参加乡试否?”吴贵山故意提示冯义。

“在下不才,小时候家里穷,没读过几年书,哪有什么资格参加那乡试。”冯义勉强的笑着说。

“我看冯公子倒是有学识之人,如果参加考试,准能考中。”

“吴大人见笑了。”

“只是,这考试前,冯公子要多多复习啊,要多多付出,付出才会有收获啊。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吴贵山放低了声音说到。

“明白。”冯义说到。

冯义从袖口拿出几块从井里打捞上来的金子,双手奉到吴贵山的面前。吴贵山拿过金子一看,那金子的质量是上乘的,以前并未见过。他甚是喜欢那金块。

“这金子是你家的传家之宝吧?”吴贵山问道。

“正是。”冯义回答说,“如果大人不嫌弃,我还可以再取几件来。”

“那怎么还意思呢。”吴贵山笑着说到。

“明日我再给你大人送一些这样的金块来。”

说完,冯义就告辞离开吴府。冯义回到家后,又对着那井口喊了口令,结果他又打捞上几块金子来。第二天,冯义又将那金子送到了吴府。过了一些天,冯义参加了乡试。在张榜的那天,冯义看到自己果然高中。而一些勤学苦读的考生却崔头丧气。冯义靠着他的金子通过乡试的形式打开了仕途的道路。他最后当上了当地的县令。当了县令之后,各种贿赂和应酬也是数不胜数,他已经根本不用到家里那口井里去打捞金子了,他甚至忘了井里能打捞上金子这件事情,更忘了井下还有个蛙神,也忘了蛙神当时告诉过他的忠告。从此,冯义用人唯亲,把很多知识分子排除在外,在断案时不主持正义,他的眼睛已经变成了一双势利眼。

冯义当了县令的第三年,县里发生严重的旱情。朝廷迅速发来赈灾粮。冯义却把赈灾粮贩卖到其他县,从而造成成百上千人死去。灾民有代表就去了京城去告御状,皇上亲自加了他们。灾民的代表告诉皇上,他们并没有得到救灾粮。皇上于是派遣一名刚正廉洁的钦差前往冯义所在的县去调查赈灾粮的事情。冯义接待了这位钦差。冯义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于是他就想用金钱贿赂那位钦差。只可惜这次他的这话总招数失去了作用,那位钦差对他的贿赂断然拒绝。最后,钦差经过调查取证,掌握了冯义侵吞赈灾粮款的证据以及他行贿受贿的违法行为,并且将这些证据上报给了皇上。皇上立刻下旨,将冯义革职查办,并没收其全部财产。

冯义被革职为民了。革职已经是对他最大的恩惠了。他又回到了他那个原来的家。虽然,他的家在他当了那个县令之后,重新修的深似侯门,可是他的房屋离职前的东西已经全部被没收了。他和自己的娘子坐在院子里,无奈的发呆。他们的生活完了,他们觉得好绝望。冯义此时想要跳井自杀,他一下子扎进了那口井里。等他掉进井里后,他像是第一次进那口井一样,下去后安然无恙。而且他又见到了那位蛙神。

“冯公子。”蛙神朝他走了过来。

冯义看着老神仙,心里愧疚的跪在了老神仙的面前。

“我曾经告诉过你,财不易多得,更要取之有道。”蛙神遗憾的说着,“如今你已经犯了错误,可要铭记啊。当初我因为想修成正果,才用金子资助了你,如今我也要受牵连,玉皇大帝要治我的罪。哎!后来,我向玉皇大帝祈求说要将你教化转好,将功补过。你是否愿意转好,从此不要再被金钱蒙蔽了你的心灵?”

“我愿意,我愿意。”冯义说着,“可我那还有脸再接受您老人家的馈赠呢?”冯义眼泪纵横的说着。

“浪子回头金不换。如果你愿意重新做人,我愿意再次祝你一臂之力。”

说完,蛙神从身上掏出一块金子,塞给了冯义。

“这是我最后一次帮助你了。请不要再让我失望了。”

蛙神说完后,手臂向上一挥。冯义一下子从井里飞到了地面。他的娘子在井口以为冯义已经跳井死了,所以在井口已经哭成了泪人。此时,她看到冯义一下子从井里飞出来,吓得坐在地上,哭声也停止了,嗓音沙哑的问冯义:

“你是人是鬼?”

“我当然是人了,是井下的老神仙把我给救了。”冯义说到。

两人拥抱在了一起。

“从此我们认真做人,凭良心做人,过平淡的日子。好吗?”妻子乞求说。

“好。”冯义坚定地说到。

猜你喜欢

  • 掷地金声的故事

    晋朝人孙绰十分博学,擅长写文章。他在浙江会稽一带住了十多年,游览了浙江的山山水水。一次,他写成一篇《游天台山赋》,描写浙江天台山的自然风光。他对这篇文章非常得意,就把它拿给朋友范启看,并说:你试着把它扔到地上,一定能发出钟磬那样响亮的声音来

  • 推心置腹的故事

    西汉末年,王莽起义,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公元23年初,刘玄被立为天子,刘秀任偏将军。王莽多次派兵攻打刘玄。在这些战斗中,刘秀屡立战功,被刘玄封为萧王”。同时,刘秀与另一英雄王郎也曾在今河北省邯郸中南部的滹沱河、滏阳河流城征战多年。

  • 捷足先得的故事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尚炯笑着说:‘自然是捷足者先得之。’”【成语故事】公元前197年,汉高祖刘邦带兵攻打巨鹿郡郡守陈豕希,韩信因为与陈关系好加上削爵有情绪就没去。刘邦的妻子吕后听信谗言,让萧

  • 挂羊头卖狗肉的故事

    春秋有一段时期,齐国女人流行着男装,给国家的运作带来了许多麻烦。于是齐灵公下了一道圣旨:凡是被发现穿男装的女人,一律剥光衣服示众,还要惩罚她家里的男人。够严重的处罚吧,可是每当官兵上街巡逻,那些女人顶多是惊叫着跑开,女人穿男装的现象丝毫没有

  • 拔山举鼎的故事

    【故事】:项羽,名籍,少年时代,项羽不喜欢读书写字,改学击剑,也不肯好好学。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学写字只要能记记姓名就够了。击剑是对付个把人的,也不值得学,我要学习抵敌万人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他很高兴,但也只求略知大

  • 抱瓮灌畦的故事

    释义:抱着水瓮舀水浇灌田地,比喻安于拙陋的纯朴生活。后用于讽喻安于拙劣、不求改进的落后保守思想。典故: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时见一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用力很多,收效很少,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说如那样做,为人就

  • 投鞭断流的故事

    东晋初年,前秦的势力日趋强大,苻坚即位后一心想消灭东晋统一全国,他在朝会上就亲征问题听取大臣们的意见。秘书监朱彤坚决支持,而左仆射权翼说晋有长江天险,不能进攻。苻坚说我们百万雄师把马鞭投到长江里就可以把长江断流 。

  • 惊弓之鸟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个杰出的弓箭手,叫做更赢。他的射箭本领在当时可称是举世无双。有一天,他和魏王并肩站着,天空中忽然飞过一群鸿雁。更赢很自信的对魏王说:我可以用弓声就把飞鸟给打下来。”魏王很怀疑。正在那是,一只孤雁很低很慢的飞过。鸣声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