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百川归海

百川归海

收录日期:2025-11-21 15:21:57  热度:6℃

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袭父封为淮南王。他爱好读书鼓琴,才思敏捷,曾召集宾客和懂得天文、医学、历算、占卜等数千人,共同编写了一部数十万字的书《鸿烈》,也称《淮南子》。

《淮南子》中有一篇《泛论训》,讲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情况,它的基本观点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文章中写道:“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这篇文章曾提到以下内容:

我们的祖先早先住在山洞里和水旁边,衣着非常简陋,生活十分艰苦。后来出了几个圣人,他们带领人们建造房屋,这样人们才从山洞里走出来,住进了可以躲避风雨寒暑的房子。圣人又教人们制造农具和兵器,用来耕作和捕杀猛兽,使人们的生活比过去有了保障。后来,圣人又制礼作乐,订出各种各样的规矩,使人们有了礼节和约束。由此可见,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不是老是用一个方式生活。所以对古时候的制度,如果不再适合使用,就应该废除;而对于现在适合使用的,就应该发扬。以上的一切都说明,像千百条来自不同源头的江河,但最后都会归流入大海一样,各人做的事不同,但都是为了求得更好地治理社会,过更美好的生活。

——《淮南子·泛论训》

【求解驿站】所有江河最终都流入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百川,泛指大小江河。

【活学活用】台湾和大陆人民向往统一的心愿,如~,岂是一些跳梁小丑所能阻挡得了的。

【妙语点拨】《泛论训》宣扬了“与时俱进”的主旨。如果我们对新变化熟视无睹,总是用一个方式生活,坚持用老眼光看人,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意识问题,反映了一个人的事业心和胆识问题。

在为人处事过程中,我们应该与时俱进,以便进一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促进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对于那些不可救药的落伍者,除了批评外,还要痛打“落水狗”,防止这种人危害国家和社会。

【近义】大势所趋、众望所归、殊途同归

【反义】分道扬镳

猜你喜欢

  • 有理想的小草

    有一株小草,它想成为一颗大树,而且是一株受人敬仰的大树。这个伟大的理想,在它还只是一颗草籽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听妈妈唱着好听的童谣的时候就已经偷偷的萌芽了。就在草籽正在考虑该为这个伟大的理想实施什么计划的时候,一只小鸟飞来了,它一眼看见了这颗

  • 和平御梅香

    瑞雪纷飞,红梅吐艳,齐威王的御珑宫廷里新建成的香梅和平御园内宫人穿梭,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御园正中的龙凤台上端坐着齐威王和王后,两旁的金辅道上则坐着文武百官和外国来使,如此隆重的仪式是为了向马其顿帝国的客人赠送一对无价之宝——海马龙,海马凤

  • 瑰宝奇缘

    公主献计公元733年,唐开元年二十一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都城长安一派繁华景象,当时丝绸之路已经开通,有大批的欧洲、中东人通过丝绸之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当时这些人中有传教士、商人,当然也包括一些为躲避战乱疾苦的苦难者,罗斯皮尔就是其中

  • 赶山鞭

    话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让全国百姓打井、平坟、开荒、种地,不巧的是山多地少,不管怎么开荒种地,粮食总是不够吃的。这事可愁坏了秦始皇,实在没办法只好四处寻策。这时,有个太监想到了民间流传“赶山鞭。”如果能将这神鞭逼出来,把山都赶到东海里去,

  • 街头艺人

    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我们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不同于一般的靠争取他人的怜悯来要钱,亦不同于一般的艺人,一出来就有成百上千个记者、公司追随。他们是生活在城市的最卑微的,却又很坚强的民间艺人,他们在城市的繁华处,显得那么如此与众不同,格格不入

  • 辽东大侠

    王杰是威远镖局的镖师,他做事干练精明,很快便博得了别人羡慕的美誉,传言王杰是威远镖局的镖师。他做事干练精明,很快便博得了别人羡慕的美誉。他胸中诡计多端,藏有丘壑,擅长于揣测土匪的心思,再加上引人称颂讴歌的神风刀法,颇让人津津乐道。年纪只有三

  • 主仆情

    在晏城提到燕家,那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燕家是晏城首屈一指的大户,全城有一小半的门面都是燕家的,因此燕家的家主燕三鑫也被称为燕半城。可惜的是燕家八代单传,燕三鑫到五十岁时才喜获一子。燕三鑫欣喜若狂,自是将儿子看作掌上明珠,百般疼爱娇惯,真

  • 心墙

    林函雨是一个警察,她有一个业余爱好兼职业,周末的下午,她会在时光广场为别人画人像。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在广场中央她摆好画具,坐在一个小板凳上看着人来人往的广场,她想起最近她负责的一桩命案,一个男人在一个小巷子里被杀,杀人动机不明,没留下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