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从沙漠中走出的奇迹

从沙漠中走出的奇迹

收录日期:2025-11-20 05:38:21  热度:10℃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有一个小村庄,处于沙漠的腹地,常年干旱。刮风的时候,卷起的黄沙铺天盖地。水,成了当地人朝思暮想的期盼,先人为这个村子取了一个和水有关的名字:泊江海。然而,期盼终于未能变成现实。由于沙漠的面积不断扩大,当地人不得不离开家园。沙进人退,在泊江海早已不是新鲜事。

如今那里却变成了一个木材生产基地。奇迹,是如何产生的呢?

为了防风固沙,人们想尽办法。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政府号召老百姓种沙柳。沙柳是可以生长在盐碱地的极少数沙漠植物之一,杨树、柳树等大径木砍伐掉以后,三五年之内再也长不起来,而沙柳则在第三年及时平茬。把长大的沙柳砍掉,之后不用再管它,新的沙柳就能很快长出来。

沙柳还可以用来发电。通过分析,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沙柳含的热量和一般煤的发热量居然是一样的,而且好多次煤还不如沙柳,沙柳简直就是可以不断开采的绿色煤田。今年初,当地建起了以沙生灌木为原料的我国沙漠里第一个生物质热电厂。离电厂不到两公里的地方,是一个甲醇化工厂,电厂每年的全部用水都来自这化工厂的工业废水;生物质发电完成以后,残余的草木灰,是制作钾肥的原料。“废物”从头到尾得到利用,而本身没有产生废物。

最大化的利用,使不起眼的沙柳不仅起到了改造沙漠的作用,还支撑起沙漠里的两个支柱产业。其实,大自然不会亏待人类,即使是沙漠,只要不缺少发现和智慧,奇迹照样能创造出来。


猜你喜欢

  • 纳言的猴子

    猴子妈妈快要生宝宝啦,可是它们还没有一个温暖舒适的窝,猴爸爸决定给未来的宝宝修建一个漂亮舒服的窝。它向兔子请教,兔子告诉它找一块青草丰盛的地方挖个地洞就行了。于是猴爸爸开始着手寻找合适的地块,很快它找到了合适的地方,猴子爸爸妈妈动手挖地洞

  • 温暖的坟茔

    在黑龙江松嫩平原腹地,有一个明水县,幅员大约24OO平方公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人烟不稠。明水县县城当时才有三四万人口,而下面的乡镇(当时称作人民公社)更是地广人稀。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往往都有十几甚至几十公里,自然屯与自然屯之间竟也烟火

  • 古怪家族

    家族两代人11位长辈中,6人在40岁过后逐渐失明,人数比例超过一半。是不是所有家族成员都无法回避失去光明的厄运?重庆市荣昌县峰高镇唐冲村蓝氏家族,最近十几年一直生活在恐惧中,从十几岁的孩子,到接近不惑的中年人,无一不害怕40岁后会变成盲人。

  • 猴子种瓜

    猴子听说西瓜很好吃,它就从好朋友兔子那里要来西瓜种子种上。自从种上西瓜猴子就没有睡安稳过,它除了白天无数次地查看,晚上只要醒着它就要到西瓜地转一遭。第三天它正在着急地在西瓜地转悠,兔子刚好从此经过,猴子一下窜到兔子面前抓住兔子问:“兔子,

  • 一个小故事,人生大哲理

    曾经有一对拾破烂维生的孪生兄弟,他俩盼星星盼月亮,就盼哪天能够发大财。上帝亦因他俩的每一个梦都与发财有关而大受感动。 一天,兄弟俩照旧沿街一边一人从家里出发,一路同向而去。可一条偌大的街道仿佛被上帝来了一次大扫除,连平日里最微小的破破

  • 捕快张三

    捕快张三,结婚半年。他好一杯酒,于色上寻常。他经常出外办差,三天五日不回家。媳妇正在年轻,空房难守,就和一个油头光棍勾搭上了。明来暗去,非止一日。街坊邻里,颇有察觉。水井边,大树下,时常有老太太、小媳妇咬耳朵,挤眼睛,点头,戳手,悄悄议论,

  • 斩妖剑

    清朝末年,有个在北京谋生活的湖南人唐立山,经常在东晓市收破烂。东晓市也称鬼市,卖的全是些来历不明的东西,真伪都有,传说有人花小钱买了件不起眼的东西发了大财,但更多的是上那儿淘便宜货,结果上了大当的消息。唐立山为人谨慎,加上没什么本钱,上当无

  • 上帝不会让你坐享其成

    最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我渴望力量,上帝却给我困难,让我强壮;我渴望智慧,上帝却给我问题,让我解决;我渴望勇气,上帝却给我危险,让我克服;我渴望财富,上帝却给我体力和头脑,让我劳动。是啊,上帝不会直接给你所需要的东西,上帝那里也没有现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