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吃吃喝喝两大师

吃吃喝喝两大师

收录日期:2025-11-20 18:16:52  热度:9℃

吃吃喝喝两大师

林语堂是著名的作家、文学大师;张大千是著名的美术家、国画大师。两人虽在不同的艺术领域耕耘,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美食,都是出了名的美食家。两位大师交情颇深,尤其是在国外生活期间,偶有相见更是亲热无比,必然共享佳肴,同饮美酒。所以,他们不仅有情缘,更有食缘,下面讲述的是两位美食家一次因缘际会的故事。

不久,张大千从欧洲回来,在纽约有名的中国菜馆四海楼宴请林语堂一家。纽约四海楼是香港船王董浩云于1963年出资开办的一家大饭店,主理厨政者乃四川人娄海云。他原是张大千的家厨,张大千好友董浩云知道娄在美食烹饪家张大千的指点下,厨艺已不同凡响,决定招聘过来做四海楼的厨师长。好友相求,张大千自然全力支持。此后,张大千每次来纽约,总是在四海楼宴请宾朋,有时甚至亲自下厨烹制一两道“大千菜”飨客。这次张大千点了四海楼的招牌菜鲟鳇大翅,林语堂第一次吃这种来自南非的鱼翅,细细品味,顿觉其味之美妙不可言;还有一道是张大千创制的“大千菜”——“川腰花”,也令林语堂及家人赞口不绝;另一款酒蒸鸭,同样清香可口,个个都吃得来齿颊留香、朵颐大快。林语堂更是连连赞叹:“不错!不错!大有上海‘小有天’的风味!”

“玉堂(林语堂的原名),你还记不记得?‘小有天’进门扶梯上去,迎面就是一副郑孝胥的对联:道道非常道,天天小有天。甚雅隽!”

“且说话,莫垂涎,须知纽约别有天!”林语堂机智地答道。

他们还谈到了齐白石,张大千说:“白石成为大画家是打出来的。”林语堂不解其意,急忙问是怎么回事。张大千喝了一口花雕,慢条斯理地说道,齐白石年轻时是个木匠,雕花刻匾远近闻名,后来不知何故吃了官司,被法庭重罚两百大板。齐白石被打得皮开肉绽,从湖南逃往广西,开始学画,从此走上了绘画生涯。

“真的吗?下次见到他要好好说一顿了!”幽默大师无处不风趣,这句话把一桌人说得哈哈大笑,他们都知道,白石老人1957年就作古了。

猜你喜欢

  • 爱的至高点

    郝晓雷研究生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称心的工作,他想接着读博士,想不到母亲苏亚南强烈反对。为此母子几乎反目,郝晓雷突然觉得对母亲不大理解了,从小到大母亲一直叫他以学业为重,可是现在突然不再支持他,令他十分不解。两个人一直为此事僵持,郝晓雷索性搬

  • 来一斤母爱

    对我从小就纵容迁就的你,是不是也很无奈孙宇说,他从小就不是个乖孩子。上小学那会儿,他调皮,爱撒野,还不肯吃亏,偶尔被同学欺负,也一定要让在同一所小学教书的妈妈替自己出头。到了青春期,他越来越叛逆,会为一些琐碎小事跟妈妈闹个天翻地覆,还坚决不

  • 那个最疼我的人,我爱你

    妈妈以前是宠林初心的,和其他妈妈宠孩子没什么两样,有时候宠得过分了些,爸爸就提意见,说:“小心别把她惯坏了。”妈妈还是不管不顾地宠。可这些天,妈妈简直像换了个人,无端发脾气,还让她学这学那。以前的初心什么家务都不会做,这几天硬是学会了一些。

  • 十八岁的儿童节

    1周五一早我接到妈妈的电话:“今天忙吗?中午可不可以回家吃饭啊?”我想了想说:“今天有些忙,中午可能不行……不过晚上会回来。”我感觉到妈在那边松了口气,脸上似乎也浮起了笑容:“那晚上等你回来一起吃饭。”两人又说了些闲话,然后挂了电话。妈这么

  • 阳光照,葵花笑

    小花打来电话时,如果,我能放下手头的工作,立刻踏上火车回到她身边该多好!那样,她就不用从早到晚,一遍又一遍地问,“小葵回来了吗?”那样,她就不会盼星星盼月亮地空等了一个星期,临了,也没能看上我一眼…… 她是我的乳娘。小花是乳娘的女儿,我们

  • 母亲的包裹

    这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父母在南方的一个大城市工作,两个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惟一的儿子顺利考上北京大学,并且学的是最好的专业。对于他们,生活是那么完美。转眼男孩上大二了。随着学识一同增进的,还有男孩完美的品格、健壮的体魄和得体的举止。亲

  • 不让妈妈的味道失传

    上周,跟爱人一起去拜访她的一位高中女同学,这位女同学是一位女强人,现在是一家上百名员工公司的老总,为了表示对我们夫妇的欢迎,她特意专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亲自在家为我们下厨做菜,并神秘地称:“你们有口福了,能够吃到我妈的祖传私房菜——蜜汁红

  • 抱紧啊,千万不能松手

    她一直觉得母亲不喜欢她,不然,为什么还会想生一个弟弟呢? 父亲在省城打工,家里就只有她们两个人,母亲的肚子越来越大了,然而每当母亲叫她帮忙做事时,她总是装着没有听见,宁愿溜到门外小树下玩。 那棵小树就在她家的窗下,是她出生那年种下的,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