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相送

相送

收录日期:2025-11-20 19:12:14  热度:6℃

少小离家,几十年里,父母与我便有无数次的相送。但是,那两次父亲送我的场景,却让我长久地怀想镌刻于心。

我上了火车,趴在窗前向家人招手告别。这时,火车启动了,车厢里响起哭声。可能父亲看见我掉泪了,在火车加速的瞬间,父亲突然跟着火车跑了起来,声嘶力竭地喊:不要哭,不要哭!火车开得越快,父亲跑得也越快,一直对着车窗喊:坚强一点!像压抑过久的情感迸发,他的声音亮而撕裂,引来很多送别者的目光。终于,我座位的车窗穿过了站台。我回头,看见父亲在站台边停住了,喘着气,手中拿着帽子,头发被风吹得乱起。40多年后,当我想起站台上那一幕时,很多图像已经模糊,但父亲奔跑时皱着眉、急切而又无助的表情却占据了整个脑际。

那年,父亲48岁,我18岁。可是,我觉得父亲已经是那么的苍老了。

父亲是一个钢犟的人,年轻时,为了挽救一个亲人的生命,遵着“割股煎汤”可治肺痨的古方,在自己左臂上用剪刀决然割下一大块皮肉,血如注喷射,送医院抢救,留下紫青色的疤如碗口大。对我,却成了最纤柔、最耐心的守护者。从小到大,我身上任何部位的叮咬、碰破,他都会摘下圆框眼镜,两眼贴近皮肤,看个仔细,即使我厌烦,他也笑眯眯地哄我。现在,他把儿子送去北大荒,经受风雪冰霜的吹打,他一定会在梦中看到儿子身上的伤疤。

多少年来,我一直想问父亲,他送别我们回家后的情形,也想问他当时的感受。但是,总觉得时间还长,等合适的机会再问。直到他患上阿尔茨海默病,我才突然悔悟,这个问话,已经永远不会有应答了。

多年前我患重病,没敢告诉父母。那时,父亲的症状还不深。但每次回家探望,见到的父亲,已经都是漠然的表情,有时也有莫名的微笑,他无从认识自己从小倾心溺爱的儿子了。

可是,有一次,我坐在他身边,他突然支吾着说话,正在我疑惑之时,他又说:有困难找我。听得千真万确!而且,瞬间的表情十分肯定,似乎只有他能帮我解决问题。说完便又沉寂了。

我难以相信,一个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会有这样的瞬间清醒。三姐说,可能她们在客厅议论我病情时,父亲听了进去。而突发的精神刺激,会使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清醒的短暂时刻。

我向父亲告别时,父亲从藤椅上慢慢地起身,执意要送我到楼下。但是,他哪里走得了步,是一寸一寸地移着往前挪。我让他在房门口留步,他大概也挪不动了,让人撩起房门的布帘子,颤栗着抬起手与我告别,嘴唇抖动着,却发不出声。我见他的眼睛里满是忧愁、爱怜、不舍、无奈。我不敢再看父亲一眼,转过身,急急地离去。

以后,再见父亲时,他又没有了任何表情。站在他面前,仍然认不出我。直至他躺倒在医院的病床上,昏睡。

我知道,这是父亲对我最后的送别。他的儿子,已经在他的记忆中飘散得太远太远,再也看不见了。

从站台上的狂奔到混沌中的移步,父亲,您的两次送子之痛,也在你的心魂中飘离了吗?我不再心存询问,但它却沉沉地落在了我的心底,深藏在了那个最柔软的地方……

猜你喜欢

  • 走出去才有路

    现在满大街的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不就是因为放不下架子吗?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大学毕业半年后,仍旧没有找到工作的我,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了家乡的小城。父母难以掩饰他们的失望和沮丧,那被岁月侵蚀的容颜上又多了一丝忧伤。母亲整日唉声叹气,爸爸

  • 一个低学历青年的生命突围

    我一直告诉自己,家境艰难更要自强。几年来,上街卖报、擦皮鞋、做广告员、做记者,到高校搞宣传、再到学校研究所做调研,到基层当警卫,为了求学求知,一路走来,我只求上进,从不怨天尤人。我出生于西部农村,家境贫寒。1999年,我初中毕业后考上了陕西

  • 一罐可乐和生活的较量

    2002年夏天,青岛那个午后,海贝和她的母亲站在青岛一大学门前谈判。母亲说,回日照。”海贝说:去北京。”母亲说:回日照。”海贝说去北京!”塞在裤兜的手里,紧紧握着一张青岛到北京的硬座车票。母亲

  • 另一扇梦想门

    每年5月,是英国著名的圣劳伦斯美术学院的入学考试时间。来到这里的考生,都怀揣着一个关于绘画的彩色梦想,而圣劳伦斯则是他们梦想得以实现的重要桥梁。在画室里,作为考官的教授们从一端走到另一端,随时给这些孩子的作品打着分数。第一天素描考试结束,大

  • “沙发冲浪”:体验在地球村做客的温情

    沙发冲浪”不只是一个沙发那么简单——我们要准备好的,是对陌生人的信任,毫无条件的信任,并且毫无疑虑地给予利益,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我在北京当地主”北京奥运期间,我在自己的沙发上,先后接

  • 卖啥偏不吆喝啥

    美国克里彼特公司专门经营邮购鼻毛剪的业务,按理说只靠邮购鼻毛剪,克里彼特公司是赚不了多少钱的,更谈不上有什么影响。但克里彼特公司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而且赢利颇丰,十分令人瞩目。那么这家公司的秘密武器是什么呢?原来,克里彼特公司经常在发行量大

  • 跌倒了,暂且趴下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凭着一股子闯劲儿,他从乡下来到了城市。他不甘心只做一个打工者,就凑了有限的一点钱,组建了一家规模很小的建筑装修公司。虽然接的都是一些简易工房建筑、家庭装修之类的小单子,但毕竟自己的公司总算有了起色。几年下来,他的公司规

  • 有些苦微不足道

    她是个小有名气的影视明星,正在接受电视专访。面对主持人的各种提问,她对答如流。从儿时的梦想到如今的成功,从个人情感到生活状况,从演艺技巧到个人感悟,从影迷粉丝到感恩之意,她谈得有条不紊、颇为生动。当主持人提及也许每个成功的背后都付出了人们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