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忏悔的罪魂

忏悔的罪魂

收录日期:2025-11-20 17:42:06  热度:9℃

赵六保八岁上死了父母,跟他罗锅大爷一起生活。赵六保他罗锅大爷只有半人高,前鸡胸后罗锅,是个老光棍儿。老罗锅一个残疾身子,在生产队做不了重活儿,只能做些看场院、看菜园子之类的轻活儿,挣的工分儿少得可怜,喂不饱爷俩的肚子。每到过年,别人家都在割肉包饺子,这爷俩却一人拖一根棍子沿街要饭。讨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能要一布袋馍,晒成馍干儿,够爷俩吃两个月的。

要饭也有要饭的窍门儿,得善于察颜观色揣摸人的心思,还得嘴甜会说好听话儿。赵六保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怎样讨人喜欢。

赵六保成年后,罗锅大爷不想让孩子一辈子当条可怜的拱地虫,一次次去求村支书,想让村上给个当兵或招工的指标。可这些好事儿哪能轮得上他家?

后来村里倒是真给了赵六保一个招工指标,是个挖煤的工作。别人家的大人嫌这工作有危险,不让孩子去,才轮到了他赵六保。按罗锅大爷的心思,并不想让孩子去干这危险的活儿,可赵六保却一定要去,他对罗锅大爷说:“我好歹也是个高中毕业,我不会挖一辈子煤的。”

赵六保只在井下挖了三个月煤,就利用他能说会道善于察颜观色揣摩人心理的手段,在矿团支部当了一名干事,不久又升到了矿团支部书记。后来矿上又推荐他上了大学。

赵六保大学毕业后分在了市团委工作,后来升到市团委书记。他二十八岁上结的婚,娶的是市领导的女儿。

罗锅大爷这个半截人没敢去参加侄子的婚礼。他在家邀了一帮老哥们喝酒庆祝。买了十斤猪肉,煮熟后切成巴掌大的肉块,使筷子挑着吃。酒是赵六保这个当官侄子孝敬他的好酒。罗锅大爷做梦都没想到侄子会有今天,他喝得大醉,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不住嘴地嘟囔着:“这回算是攀上皇亲国戚了,这算是攀上皇亲国戚了……”

正是滴水成冰的隆冬三九天,罗锅大爷酒喝得太多心热,后半夜赤身裸体滚下了炕,醉沉的人没有感觉,被活活冻死了。

罗锅大爷是死后第三天才被他的老兄弟们发现的。赵六保得信儿赶回来时,见自家的小土屋四处漏风,水缸里结着四指厚的冰,罗锅大爷的尸身躺在土炕上,像一个十多岁的小孩子那么长。因发现的太迟,老人的耳朵竟被老鼠啃去一只,脸颊上还被老鼠啃出一个洞,露着白森森的骨头。因没个女人拾掇,老人的黑棉袄黑棉裤脏污不堪,破洞处露着棉花。

隔壁三奶在给罗锅大爷换寿衣。罗锅大爷喊三奶嫂子,善良的三奶多年来没少给这爷俩缝补浆洗,应该说:三奶是这爷俩的恩人。三奶用温水给罗锅大爷擦着身子,不住嘴地埋怨罗锅大爷:“从来都是鸡吃谷、猪吃糠,罗锅子你个老天爷封就的穷命头,敢那样地胡吃海喝,你没那个命,受不住啊!”

赵六保木呆呆地看着这一切,像个木头人一般。三奶对赵六保说:“孩子,你罗锅大爷他苦了一辈子,拉扯大你不容易啊!你哭他两声吧。”

赵六保没哭,仍是那副木呆呆的样子,像个傻子。乡亲们把罗锅大爷的尸身放进棺材里,将合上棺盖时,赵六保两手扒着棺材帮,嗷地一声哭了出来。这个衣冠楚楚的官员哭得像个可怜的孩子,赵六保的泪水像决堤的洪水,痛彻心肺地哭着,数念着:“我就你一个亲人哪!我不是人……”

帮忙的乡亲们看着这场景,无不心酸落泪。老人们怕哭坏赵六保,纷纷上来解劝,可怎么劝得住?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罗锅大爷一个残疾人拉扯大赵六保,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难,他赵六保是最清楚的人了。

改革开放初期,政府提出了干部年轻化、知识化。赵六保虽是个“工农兵”大学生,可正值人材短缺,百废待兴之际,所以赵六保的仕途简直就如坐火箭般,青云直上。他从团市委书记调入一所大学任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后来升至副校长。这期间,他拿到了博士学位。后来又升至省教育厅任副厅长。

当然,赵六保的升迁并不像我说的这么容易,那种明里暗里的手段,只有当事人才最清楚。不可否认的是:赵六保的一路顺风顺水,和他小时候要饭的历练大有干系。

今年的麦收时节,村里突然传出一个小道消息:赵六保因贪污受贿,被判刑了。正当人们将信将疑时,很快从电视上得到了证实:本省新闻联播里报道了这个案子,赵六保因多年负责教育经费的投放,贪污受贿总额达一千余万,被判极刑。几百年村里没出过赵六保这么大的官,最后落个炮子敲头的下场,村里乡亲们惋惜呀,七嘴八舌地议论:这孩子真是疯了,你贪恁多钱干啥?能花完吗?

村长接到赵六保的一封信,信中,赵六保希望家乡父老乡亲们能将他受刑后的尸身收敛,将他的戴罪之身运回老家,埋在罗锅大爷脚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赵六保的遗言中充满痛与悔。纯朴善良的乡亲们没有嫌弃他,老村长雇了一辆拖拉机,买了一口白茬棺材,从省城将赵六保的尸身运回了村子。

送葬队伍走到罗锅大爷坟前时,突然,平地一个大旋风,刚刚收割过麦子的田野里,卷起麦秸黄尘,遮天蔽日,使抬棺的汉子睁不开眼,迈不动步。众人只得将棺木放下。顿时,抬棺的、送葬的、跟着看热闹的众人屏息敛声,大气儿都不敢出,明知这旋风来得太怪,却没一个敢吱声儿。

大家歇息许久,看看晴天白日毒太阳,觉得刚才可能只是碰巧了。有人喝一声“起”,大家重新抬起了棺木,可抬棺的乡亲刚一动步,平空里呼地一声,又是一个大旋风,刹时间黄尘弥漫,烟雾四起,风势阴沉凶猛,明显透着诡异。抬棺中有胆子小的,哇地一声叫,扔下抬杠,逃出去老远。

村长和几个主事的老人聚在一起,低声商量。这事明摆着:一定是罗锅大爷的阴魂觉得赵六保罪孽深重,拒绝他入祖坟。

大家商量的最后结果,是请罗锅大爷昔时的邻居三奶来,让三奶劝劝阴间的罗锅大爷,让老人的鬼魂同意赵六保的尸身入坟。当年,三奶没少给这一老一少做针线活儿,罗锅大爷最听三奶的话。

三奶此时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老人家虽然腿脚不灵便,脑子却不糊涂。老人家被众人用一只罗圈椅抬到罗锅大爷坟前,三奶指点着罗锅大爷的坟头,高声喝骂:“好你个龟孙罗锅子,这时候知道丢人了!常言说:‘子不教,父之过’。他爹娘死得早,你就是他实际上的爹。你没教育好子侄,是你老罗锅子没本事。现在他回家了,你就该把他带在你身边,正正经经地教育他,他是你的孩子,你得操心哪!”

主事老者一声大喝:“起!”棺木重新抬起,稳稳地放入了墓穴。

今年春,修高速铁路要通过赵家祖坟,罗锅大爷和赵六保的坟都要搬迁。挖开赵六保的坟墓时,围观的乡邻惊愕不已:赵六保的骨殖呈跪伏状,对着将他养大成人的罗锅大爷。

猜你喜欢

  • 周瑜赤壁布火阵

    周瑜赤壁布火阵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与政治家,他名叫周瑜。他有着非凡的智慧和决策能力,被誉为“赤壁之音”。他才华横溢,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令人赞叹的传奇故事。据说,在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中,周瑜曾运用一项绝妙的计策,布下了著名的“

  • 商人弦高救国

    商人弦高救国,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一个令人惊叹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古代的国家,国家正陷入战乱之中,百姓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人们渴望一个能拯救国家的英雄出现,他们期待着一个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年轻的商人弦高出现了。他是

  • 蔡伦发明造纸术

    在古代的中国,有一位名叫蔡伦的聪明人,他对世界充满好奇,并一直探索着各种奇妙的事物。公元105年的一个夏天,蔡伦偶然发现了一种古老的纸张,它非常坚韧而且平滑,可以写字。这让蔡伦深受启发,决心研究纸张的制作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试验和不断的改

  • 孙氏兄弟踞江东

    孙氏兄弟踞江东江东,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区,历史上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而在江东之地,有一对兄弟,他们以其出色的才华和卓越的军事能力,征战沙场,最终踞江东,成为这片土地的主宰。这对兄弟名叫孙坚和孙策。孙坚是他们兄弟中的老大,他生性勇猛且机智过

  • 乾隆帝六下江南

    乾隆帝六下江南乾隆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朝皇帝之一,其统治时期被称为乾隆盛世。他在位期间,积极进行改革开放,推动国家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乾隆帝崇尚文化艺术,对江南地区的景色和文化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次亲临江南地区,亲自体验这片美

  • 蒲松龄说狐聊鬼

    蒲松龄说狐聊鬼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狐和鬼一直是那些神秘而引人入胜的角色。他们时常出现在诸多传说和故事中,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惊喜与想象。而蒲松龄,作为一个文学家和故事专家,以其独特的眼光和才华,汇集了许多令人着迷的故事,其中就包括狐和鬼的故事。

  • 葛成痛打税使

    葛成痛打税使葛成是一个名声在外的税务专家,他在这个领域中被誉为税使。无论是个人事务还是企业税务,他都能轻松驾驭,并为客户提供最优解决方案。然而,他也因此结下了不少朋友和敌人。有一天,葛成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一位名叫杨志的富商找到了他,希望

  • 朱载堉苦研乐律

    朱载堉,是一位研究音乐的杰出家族中的一员。从小他对音乐情有独钟,天赋出众的他成为了乐律领域的专家。然而,他的研究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朱载堉从小就展示出非凡的音乐才华。他能够轻松地辨别各种音符,对于音乐节奏也有独到的见解。他的老师常常赞叹他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