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深入骨髓的爱

深入骨髓的爱

收录日期:2025-11-20 15:33:37  热度:11℃

那时,一向健康的父亲感觉到身体不适,几天后,病情加重,全身乏力,经医生检查后才知道,父亲患了白血病。

陳羽杨没有想到父亲会得这个病。她是父亲最小的女儿,父亲今年62岁了,中年得女,她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父爱深入骨髓,让她终生难忘。想到躺在医院的父亲,她的情绪低落,上课无精打采的。她每天都在思考,怎样才能让父亲免受病痛的折磨呢?她在网上查了资料,父亲这种病需要骨髓移植,亲人之间的骨髓相似,容易匹配。

父母商量好了,让哥哥和叔叔去医院做检查,看他们的骨髓是否匹配。她尚未成年,身体又瘦弱,没有打算让她去检查。陈羽杨知道这个决定后,耍起了小脾气,嚷着要去医院检查。母亲只好同意了。

检查结果出来了,叔叔和哥哥跟父亲的匹配点最少,她最匹配,6个点匹配5个,是最合适的移植人选。但她的体重只有44公斤,按照规定,骨髓干细胞移植要求体重最低为50公斤,还有不小的差距。

父亲很固执,他宁愿经受病痛的煎熬也不想让女儿为他做骨髓移植,她还未成年,担心会有危险。她就做父亲的工作,说捐献骨髓对捐献者危害不大,还从网上下载了资料,拿给父亲看,终于说服了父亲。

接下来,她开始制定增肥计划。以前,她不喜欢吃鸡蛋、香蕉、肥肉,吃饭就一小碗。现在,她一天要吃4餐,皱着眉头将肥肉吞下去。她狼吞虎咽地进食,前几天没有什么异样。几天后,她尝到了苦头,看到菜就反感,没有一点胃口,但一想到要救父亲,她就坚持了下去,她主动吃大鱼大肉,还用油汤泡饭。

母亲给她安排伙食,如果买回来素菜她会说母亲,她说要吃肉,肉越多越好,这样体重才增加得快一些。看着她那样懂事,母亲既欣慰又心疼,将肥肉多煮一下,因为她吃肥肉时闭着眼睛,放进嘴里后,直接吞下去。在学校午餐时,她让食堂的阿姨给她打肥肉,盛上一大盒饭。平时,她很少吃肉。不光食堂阿姨,同学都非常好奇,她的变化那么大。她没有说出家里的事,只是说,长得太瘦了,多吃点,长胖些。学习上,她跟往常没有两样,作业都能按时完成。

当她找老师请假去医院做检查时,老师才知道她要为父亲捐髓。老师非常感动,她才14岁,却用瘦弱的肩膀挑起拯救家庭的重任,号召同学们向她学习。

开始几天,体重秤上的数字变化不大。她增大了进食量,直到体重达到49。7公斤。这十来斤的体重,她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体重达标后,她跟母亲一起到协和医院复查体检,身体各项指标均到达移植的标准,等待最后的手术。

每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子女,每个子女也都爱父亲,那是与生俱来的深入骨髓的爱。增肥救父,是陈羽杨对父亲的爱最佳的表达方式。

猜你喜欢

  • 一个朋友在路上

    甘共苦自以为不是个特别怀旧的人,却总是会在某种特别的氛围中,想起某些特别的人,以及与其有关的一些深刻或是已经忘却了的事 想起阿杜,是在我应邀去台湾省电台主持一档摇滚音乐节目的那天。当DJ小姐缓缓地将音量键推高,张楚那不羁的声音便

  • 友谊飘飘的日子--写给我最好的哥们

    飘着小雨的夜里,我写下这个题目。任思绪在无边的空气中回旋,让年轻的往事再一次将我包围。孤单的心流浪在冷清的街道上,想象着心中的另一个天空。现在的长沙还在下着雨吗?曾有的故事一幕幕在眼前翻过,四年岁月里留下的点点滴滴是那样的繁琐,睡在我上铺的

  • 她留在那一年的冬天

    19年前,我和英子家住在同一条胡同里,我们俩又在同一所小学的同一个班里。虽然她是班长,我是出了名的调皮鬼,但这并没有妨碍我们天天玩在一起。那是一个冬天的下午,天阴沉沉的。虽然到了课外活动时间,但是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出去,教室里

  • 没有送别的道别

    今晚,你走了,没有送别,没有祝福,只留下大学生活那些美丽而又奈的回忆。曾经信誓旦旦地对你说,你走的时候我一定会去送你,即使不是送到火车站也会送你到校门口。你说不用了,有那份心就好了。我说不行我会去送的。你说你没骗我吧,我说没有。然而

  • 青春同行,风雨共渡

    再回首,我与他已并肩走过三年的岁月,当我在这样一个月华星辉的夜晚静静回忆与他兼程的旅途,感动与温馨如潮水般齐漫上心头,温暖地弥散他决对属于那种制造并播洒阳光的朋友,与他在一起时,纵然我心头有千丝万缕的悲伤与怅惘,当看到他那张洋溢欢乐与欢乐的

  • 朋友你在笑吗

    在我醉梦如痴中对找和回味着真挚的友情——朋友。那温馨的风把她从人群引来相识。也许是缘份,我们各从天边相聚到同一专业,记得高一那会,她是个性格孤僻的女孩子,很少有人能接近她,或许是因为她一心专于学习忽略

  • 想念是一种美丽的感动

    许多年前,我为了事业,不得不离乡背井,到一个远离家乡三百多华里的山区城市攻读学业。由于学业繁忙紧张,渐渐忽略了给东西南北的朋友写信。学期结束后,我放假回到家乡,一踏进家门,母亲便说:你有好多信!是不是在学校里没给你那些朋友写

  • 朋友是怎样流失的

    回想一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是否有许多曾亲密无间的朋友被我们深埋在记忆深处而久未联系?是否曾在不经意间,逐渐淡忘了朋友?今天,就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追问自己,朋友是怎样流失的?电话簿里,生意伙伴挤走了朋友受访人:季先生年龄:42岁职